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帝國開國第一經理人 三傑之首

東漢帝國開國第一經理人 三傑之首

其一,蕭何堪稱古今第一經理人。最初是他對劉邦有知遇之恩,功勛卓著但為人低調,立場堅定而不惜出賣韓信,為了自保而甘願自污,最終得以善終。

其二,毛澤東稱劉邦是「最厲害的皇帝」。除了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劉邦的成功秘訣就在對知識分子暨謀士的高度尊重上,簡直是從諫如流的代名詞。

▌ 從優秀經理人角度看蕭何

蕭何為漢朝立下不世之功而位極人臣,更難得的是能在歷史上罕見地得以善終。

(一)敢做敢為,扶持劉邦抓住機遇做老大。

當初蕭何在沛縣政府做秘書時便胸懷大志,與亭長劉邦、屠夫樊噲、獄掾曹參、車夫夏侯嬰和吹鼓手周勃等人結成鐵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蕭何積極動員縣令召回犯事避難的劉邦。當地民眾殺掉昏庸縣令迎接劉邦進城後,選舉出德高望重的十位鄉賢主政。

此時,蕭何極力動員劉邦挺身而出,但劉邦卻瞻前顧後。蕭何便設計用抓鬮方式選老大,結果不出意外地劉邦「中彩」,蕭何急忙把其他9張紙條全部吞進肚裡——因為每張紙條寫的都是劉邦。

(二)治國有方,為老闆爭天下提供可靠大後方。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劉邦的評價中肯至極,但蕭何為何力壓張良、韓信而高居榜首呢?

劉邦攻克秦都咸陽後,大家忙著搶奪珠寶、美女,蕭何卻爭分奪秒地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與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贏得楚漢戰爭並安邦治國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楚漢相爭長達四年,蕭何一直留守關中,不僅把後方治理得井井有條,還源源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所以世人評價:項羽百戰百勝,但最後一敗塗地而自刎烏江;劉邦屢敗屢戰,得以最後一擊致命、笑傲江湖,蕭何就是勝負手。

(三)立場堅定,不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初「月下追韓信」,是蕭何不厭其煩地拍胸脯向劉邦推薦帥才。眾所周知,沒有蕭何,無名之輩韓信就沒有大展雄圖的歷史機遇,劉邦也就無從戰勝西楚霸王。

而天下初定之後,政治覺悟有限的韓信自覺、不自覺地捲入了叛亂。又是蕭何與呂后設計,並親自跑到韓信家裡拍胸脯動員他來宮中開會,結果戰神一去不歸。

蕭何不夠朋友,但絕對是以老闆的根本利益為重,堪成古今第一經理人。

實際上,老闆並非對蕭何絕對放心。楚漢相爭期間,劉邦常年帥兵在外征戰,卻派人到後方慰問蕭何。激靈一下的蕭何明白過來,馬上將自己的至親家屬20多人派赴前線參軍。

治理漢中既久,蕭何勤儉愛民、舉重若輕的聲望日隆,此時他卻接受門客建議,做出欺壓百姓、侵佔民產之事。得到群眾舉報的劉邦哈哈大笑,蕭何就這樣及時化解了個人政治風險。

當然,老辣如蕭何也有「犯糊塗」的時候。他因上疏劉邦將享樂狩獵的皇家上林苑向民間開放而觸了霉頭,被「雙規」一段時間。

總體來看,位極人臣的蕭何食邑萬戶,老闆甚至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劉邦去世後,年邁體衰的蕭何繼續輔助惠帝兩年。繼任者蕭規曹隨,可謂空間絕後的善終。

地球人都知道,張良出家修行才得以樂逍遙,韓信游移不定則送了命。

▌ 從成功老闆角度看劉邦

秦時十里為一亭,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不過是個比村長級別略高的基層幹部。遊手好閒的劉邦成就兩漢四百年基業,「高富帥」的項羽兵敗垓下,以下幾點不無啟發。

(一)格局、情商與戰略規劃。

貴族出身的項羽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使命,目標實現後滿足於自封西楚霸王、堅持衣錦還鄉,毫無治理天下的戰略思想。

劉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威名,長途跋涉去投奔卻生不逢時。在咸陽附近巧遇秦始皇浩浩蕩蕩地出巡,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是」。

當初,劉邦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中途不斷有人逃跑,劉邦乾脆趁著夜色把役徒們都放了。部分壯士願意隨他起事,於是有了劉邦斬白蛇起義。

此時劉邦已48歲,不論是與前半場與暴秦作戰,還是後半場對抗強楚,劉邦經常是輸得一塌糊塗。但他能伸能屈、屢敗屢戰,深知生存就是勝利、機遇就是成功;而且重視安撫民心、依法治國,因為正義的力量才能長久。

劉邦滅秦進入咸陽宮時,也曾迷戀起紙醉金迷的帝王生活來。謀士張良提醒他莫蹈前車之鑒,他才恍然大悟。

(二)打勝仗靠武將,成大業靠謀士。

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項羽剛愎自用,僅有的謀士「亞父」范增最終也揮淚而別。

基層幹部劉邦也討厭空談。對凡是頭戴儒生帽子來見的人,他會立馬將其帽子摘下來在裡邊撒尿。但對有真才實學的謀士,劉邦卻是謙恭有加、信任有加。一部劉邦創業史,簡直就是一部從善如流、尊重知識的歷史。

酈食其初見劉邦時,正由兩位美女洗腳的劉邦傲慢得很。酈生一席話如醍醐灌頂,劉邦馬上起身下拜,將其延請上座,並採納其攻取陳留的計策。

蕭何三番五次地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不耐煩地說那就給他個官做。蕭何堅持說要大將軍才行,劉邦說那就下文封吧。蕭何說不行,要鄭重其事地搞個拜將儀式,劉邦說OK。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稱帝。他原定都於洛陽,後採納婁敬建議而遷都咸陽以東的長安。公元前199年新皇宮竣工,劉邦批評蕭何搞得過於奢侈豪華。蕭何回答:百業待興,政府工程能安排就業、拉升GDP;而且標準高一些,後代就不再折騰了。劉邦說有道理。

(三)仗義疏財易,股權分享難。

韓信評價項羽兩大軟肋,一是逞匹夫之勇,二是具婦人之仁而不捨得利益分享。

在外征戰的韓信功勛日隆,派人回來要劉邦給個假王名份,劉邦隨口大罵混帳。旁邊的陳平暗踹他一腳,劉邦馬上改口:大丈夫要封就封真王,要什麼假王?韓信於是破天荒地得封齊王。

滅掉項羽後,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改封韓信為楚王、封彭越為梁王。隨即,二人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及長沙王吳芮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遺憾的是,後來韓信等開國功臣們紛紛身首異處,劉邦為此白馬盟誓「非劉姓不得封王」。更遺憾的是,劉邦後封的九大劉姓王,半個世紀後也都灰飛煙滅了。

打江山時大家是合伙人,坐江山時卻成了一姓的家天下。封建時代老闆與經理人的關係可謂死結,關鍵在於根本利益難以協調和讓步。

曉木再來講講蕭何的一代背鍋俠歷程,曉木覺得蕭何是漢初最能為劉邦背黑鍋的人。

不過劉邦用三傑論、功人功狗、強封首功為他洗白了。由於蕭何背的鍋都比較隱秘,且恰到好處的最終轉化為成績,加上漢朝逐漸穩定強盛,蕭何作為開創時代的當時行政第一人,歷史美譽度逐漸淡化並掩蓋了他的背鍋事迹,史料便大都是讚賞視角,不逆向思維一下很難發現蕭何身上其實摞著數口大鍋。

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蕭何一路背鍋的辛酸史...

第一鍋

有一段記載:項羽分封各路諸侯,違約將劉邦的關中王改貶為漢王后,劉邦在封前,恨得想跟項羽拚命。

當時劉邦的班子成員,基本還是沛縣鄉黨集團的草台班子。項羽把他們全部趕到遠離關東平原和家鄉的漢中和巴蜀,可想當時那幫沛縣將領的群情激奮。劉邦要跟項羽拼,也是因為下邊的將領和士卒不願意去漢蜀。

從劉邦的角度講,劉邦在輿論之下是不能直接認慫的,否則會有主帥貪圖安逸之嫌,傷害自己的威嚴和將士士氣。蕭何作為沛縣集團的文官核心人物,這個時候出來和稀泥,勸劉邦安心做漢王,多少是逆著軍心來的。從後來漢軍不斷有人從漢中逃離即可看出。當時蕭何就這麼硬氣...

結合著蕭何一流的明哲保身之技來看,他能這麼硬,明顯是知道劉邦本人的底線,這無非是劉邦順著軍心罵娘喊殺,蕭何逆著軍心給劉邦一個台階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護住了劉邦的顏面。

但是可想,那些思鄉心切的將領聽到蕭何這番竟是天命論的勸諫入漢,心中該是一種什麼滋味...這是蕭何第一次顯現出背鍋的潛力。

第二鍋

蕭何的又一件背鍋力作,就是推薦韓信。對於蕭何推薦韓信這一事件,我個人總覺得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首先呢,韓信在項羽跟前做的是郎中。郎中雖然是小官,但也是近侍。說明項羽覺得韓信是可以留在身邊的。韓信給項羽又出過不少計策,但是項羽都不採用。

以項羽的性格和軍事才能,如果沒有發現韓信的能力,一個侍從門衛,如果敢隨意給主帥獻計策,而且計策很差勁,還不止一次的獻策,以項羽性格的正常主帥會怎麼做?

而且,這麼一個侍從,與核心將領鍾離眛竟是好朋友,可見韓信在項營,即使不出名,沒能建功,也絕對不是被埋在人堆里的那種。以項羽在軍事能力上的自負來看,是故意不採納他的計謀,但大概心領神會,所以並未為難他。

再看韓信在項羽分封天下後,主動投效劉邦後的經歷。韓信投了劉邦,本來只做個接待來客的小官。犯了事,快要被斬時,被夏侯嬰救下。夏侯嬰很佩服他的才學,於是就推薦給劉邦,劉邦卻沒覺得他多有才能,讓他做了治粟都尉。

治粟都尉與糧食有關,所以與蕭何應是上下級,打交道非常多。這等於是把他扔給了蕭何。於是蕭何也發現了韓信的驚天才能,推薦給劉邦,劉邦還是看不上韓信。

直到蕭何月下追韓信,讓劉邦必須給韓信封個大將軍才算是人盡其才。蕭何在劉邦面前怎麼又這麼硬氣了?更詭異的是,劉邦居然勉勉強強,無所謂得就答應了...大將軍,把軍權分出去給一個自己看不上的人,居然就這麼看蕭何情面,隨便答應了...

無論劉邦在滅秦之前是否接觸過韓信,至少明面上劉邦第一次直接接觸韓信,應當是夏侯嬰推薦韓信那次。從這裡來看,我覺得又是一出紅白臉遊戲了。

首先,劉邦把韓信安置到蕭何直接管轄的業務系統下,蕭何又一反低調常態,死保力薦韓信。要知道,滅秦戰爭,楚漢戰爭,剪除異姓王戰爭,劉邦一直都是該集團首要軍事統帥...即使劉邦沒有項羽韓信在軍事上那麼天才,起碼也是當世第二梯隊的軍事專家了...

知兵的是劉邦,善於發掘人才的也是劉邦,怎麼夏侯嬰、蕭何都能知道韓信的才能舉世無雙,唯獨最應該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劉邦,反而像被豬油蒙了心和眼呢?「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蕭何都講明了,能跟劉邦商量軍事事務的,只有韓信一個人,劉邦怎麼就一直都看不上韓信呢?

原因大約在於,「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劉邦這件看似雲淡風輕的決定,其實是頂住極大的來自沛縣軍事集團的壓力。而且韓信還是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伙,小劉邦都二十幾歲,人心不服啊。

但是,如果這件事是蕭何力推,漢王僅為安撫和留住蕭何才做的,劉邦所面臨的壓力,無疑小很多。事實上也是如此...沛縣那些草莽屠狗將軍家裡的老娘們兒,估計也不會去堵漢王劉三哥的大門了...頂多沛縣鄉黨們心裡暗罵蕭何你個殺千刀的,吃裡扒外的東西...

若果真如此,蕭何與劉邦這暗地裡的配合,簡直是藝術級的權謀教材...蕭何這一黑鍋,絕對是經典之鍋。但為什麼後來就不像是黑鍋了呢?因為韓信太生猛,後來成神了,黑鍋反成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成了蕭何的成績。可惜,我們面對史料,只能揣度它的不合理,無法再明確第一歷史的真相了...

第三鍋

這第三鍋,就是楚漢戰爭的兵源供給,是蕭何的職責與能力所在。劉項的楚漢戰爭,可以說就是最開始劉邦偷了彭城,小得意了一次之後,一直被項羽追著打,敗多勝少,屢敗屢戰。劉邦在這場競技遊戲技術比拼中,每次把兵打精光了,治理後方的蕭何就把新兵給他續上,一次又一次...

這期間,韓信也被劉邦偷過一次兵,做過一次冤大頭,之後韓信就氣得不聽劉邦話了...可見蕭丞相這被劉邦予取予求的冤大頭...都習慣了...明明是劉邦技不如人,敗光家當,蕭何卻要提著褲腰帶和腦袋給他擦屁股。要知道,連那些老弱病殘都不得不強征入伍時,關中人民眼裡的蕭何是到處抓壯丁啊。

這才叫最大最長期的黑鍋,蕭何默默地扛在肩上,甚至還要把自己家裡所有男丁送到前線給劉邦當人質,讓劉邦放心的作...

第四鍋

劉邦感念蕭何的默默貢獻和背鍋。強行給蕭何首封最多的食邑。武將們終於爆發了。老子們槍林彈雨的打仗,憑什麼坐在辦公室吹空調的蕭何受封最多?

劉邦說:「你們是撲獵物的獵犬,人家蕭何是指揮打獵的獵人,而且人家把全家男丁都送我這,把寶都押我身上了,你們嘰歪個什麼?」群臣心想了句媽賣批,我們是狗,就他是人,於是不敢再多說...

等功臣英雄排座次,劉邦又把蕭何排第一,將領又爆發了。劉邦又以蕭何是保全大後方,不斷提供兵源稅源,才支持屢敗屢戰的劉邦支撐到勝利,這是萬世之大功,不是殺人之小功,又強行給蕭何保住第一的排名。

同時又加封替蕭何說話的鄂秋,扇了群臣的臉...這其實是蕭何長期背鍋與劉邦長期愧疚之下的必然結果...

可為什麼說這是第四口黑鍋呢?除了劉邦把蕭何擱在火上烤了一番,惹得他成為眾矢之的外,他還多了給蕭何加了口小鍋——「乃益封何二千戶,以嘗繇咸陽時何送我獨贏錢二也」。這什麼意思?

劉邦對群臣說:「那年在沛縣,你們給我隨份子錢,都統一給了我三錢,就人家蕭何偷偷又給我多塞了兩錢...」我們很有代入感的去想一下這件事,就知道蕭何當時聽了劉邦這話,在心裡肯定壓了一句媽賣批~

劉邦長年把大後方行政撂給蕭何,其實多少是不放心的。同為豐沛集團出身的蕭何,和武將們存有一定程度的離心離德,對於劉邦來說, 未必是壞事...於是,劉邦報恩也不忘強化蕭何的招黑體質。

第五鍋

劉邦:現在天下還很亂,成敗最終歸誰還不一定,你 TM 修這麼華麗的皇宮作死啊?!

蕭何:現在天下正亂,老百姓耐力強,苦一苦建個壯麗的皇宮,以彰顯皇上的威儀,以後也就不用再反覆擴建了。

劉邦聽了很高興,心想:朕的家之所以這麼奢侈豪華,朕是無辜的...大漢黑鍋,找蕭何...

當時的關中人民很鬱悶,蕭丞相治下,怎麼徭役和所謂暴秦無二呢?

第六鍋

韓信被誘入長樂宮暗殺,又是蕭何親自去請他...之前蕭何頂住豐沛集團的壓力舉薦韓信,那是背吃裡扒外的黑鍋。可是韓信牛逼啊,最終成為不世出的戰神,一代名將,成為聲威赫赫的諸侯王。

樊噲見到已經被貶為淮陰侯的韓信,還撲通跪下一口一個大王,可見其威信之高。本來蕭何月下追韓信(落魄的韓信)已經是美談,這下可好,殺韓信(神壇上的韓信)的任務也落他身上了。於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誅殺名將的劊子手黑鍋,舍蕭何其誰?蕭何從韓信身上得了一個識人薦才的美名,最後落得一個賣友殺才的惡名。當時全天下韓信的擁躉,心裡怎能不怨一句蕭何呢?

曾經的黑鍋好不容易洗白,誰想最後又刷黑。這正應了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怎麼得的好處,就怎麼吐出來。

第七鍋

這鍋背著背著,就不夠用了,都要開始自己造鍋了...

蕭何自污,是明哲保身的經典範例...本來勤儉愛民的蕭何,不惜故意侵佔民利以自黑,降低民望以討安於劉邦,可見黑鍋功力已如臻化境。一代背鍋俠,絕對不是吹的。

第八鍋

蕭何黑鍋背夠了,覺得得干點事了。想讓劉邦把皇家上林苑的空地分給百姓耕田。沒成想,劉邦大怒,覺得你蕭何不想背鍋當壞人唱白臉了,開始用皇帝的財物收買人心了,直接把蕭何給下獄了。

最後劉邦想通了,又把蕭何給放了。蕭何邁著老步,戰戰兢兢給劉邦請罪,誰知道劉邦反而說:「老蕭啊,別這樣,你為民請命,我不允許還把你給下獄了,就當是我做回暴君形象,為你增添些賢相風采吧...」臨死前的劉邦,似乎老淚縱橫地握住蕭何的手,終於唯一且最後表示了一次:老哥哥,黑鍋你背的太多了,這次我背一回吧...

第九鍋

蕭何終於也病重了,也要撒手人寰追隨劉邦而去了...惠帝親臨府邸,問蕭何:「您走了誰能代替您?」估計蕭何心裡一愣,想:「這話你媽不是問過先帝了嗎?還追問的很詳盡,怎麼又問我?那我是說真話還是假話?我是說認為的話還是敷衍的話?能說到皇帝心坎里嗎?我說錯將來會被牽連嗎?」

蕭何或許一瞬間腦海里閃現了很多...他敏感的意識到,這個回答,不僅可能答不對,搞不好將來子孫和自己的聲名還會受政治牽連...

於是,這第九鍋,將死的蕭何決定不背了...「知臣莫如主。」這是多模稜兩可又圓滑地拒絕回答啊...你說誰就誰吧,愛誰誰吧,反正都是皇帝你自己先說的...

一代名相,背鍋俠,蕭何,就這麼結束了自己波瀾不驚的一生黑...

他被西漢歷朝皇帝不斷的懷念和想起,其子孫屢次被加封,蕭何的聲名也被歷史迅速漂白...因為沒有人能忘記,劉邦帝業之所以速成,是因為劉邦只管打天下。

漢朝真正意義上第一位治理天下的文治開創者,其實是劉邦的皇權分身——蕭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木曰兮歷史系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有骨氣的三位帝王

TAG:曉木曰兮歷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