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育教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很有用

教育教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很有用

■2018「邁向未來的新時代學校教育」之小學篇·現代學校管理

《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明確指出,「教育質量評價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並要求由「學生的品德發展水平、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五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形成了20個關鍵指標,希望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髮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切實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同時在全國30個實驗區開展了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而如何運用綜合評價結果,成為當今應引起重視的一個課題。

教育教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很有用

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都在思考: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需要具備哪些核心素養或者關鍵技能?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些素養和技能?

相應地,建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體現核心素養多樣化、多形態的測評工具和教育質量評價與反饋系統,成為世界各國或經濟體推進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抓手。

運用綜合評價結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由於教育內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國,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使得實施素質教育困難重重。雖然國家曾多次為實施素質教育專門印發文件,結果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並發布的核心素養模型,是有益的學術探索。而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中的「學生的品德、學業、身心發展水平和興趣特長養成」四個方面16個關鍵指標,可以視為我國官方版的核心素養框架。

我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是分級負責、以縣為主,因此考核評價基礎教育學校的許可權主要是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區縣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都會對所轄學校教育工作進行考核評估。如果區縣沒有開展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在考核學校時評價教育質量的數據就只有學業考試成績和升學率。這就是為什麼現實中評價學校教育質量時,全國各地都只是用學業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的原因,因為只有這些數據可用。然而,這又是要徹底扭轉的。因此,只有當區縣「把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作為評價考核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據」時,問題才會真正得到解決。

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針對學校情況,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分項給出評價結論並提出改進建議,而不是簡單地對學校教育質量進行總體性的等級評價。學校是根據監測評價結果,制定本校教育質量改進提升工作方案;方案中有明確的、切實可行的學生培養目標和階段性質量提升目標,以及科學、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或教育教學整改方案,並抓好方案落實;在改進過程中,學校對照本校培養目標或階段性質量提升目標,不斷進行反饋矯正,充分發揮自評自改的主體作用。

綜合評價結果可以提升學生學業發展水平

一是發現低學業成就的學生,及時進行幫助。在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中,有一個關鍵指標是「潛能發展」。在評價實踐中,學習潛能測驗和學業成績測驗一起使用,用來發現低成就學生即學習潛能測驗得分高而學習成績低的學生,綜合分析其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差異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指導,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這在歐美國家以及我國香港、台灣的中小學校,已使用得相當廣泛,並起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大陸地區,學習潛能測驗的編製和使用還處於初始發展階段。學習潛能發揮不充分、學習成績低於其學習能力應有的學習成績水平的學生比例不低。在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A市的測評中發現,小學五年級學生低學業成就的檢出率為41%—50%,初二年級學生的檢出率為31%—60%;在B市(非實驗區)的測評中發現,高二年級理科和文科學生分別平均有46.2%和46.5%的人學習成績低於其學習潛能應有的學習成績水平。

二是通過學習潛能測評尋找「最近發展區」和「教學聯結點」,精準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成績提升。「最近發展區」是指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針對每個人的最近發展區,提供恰當的幫助就能將學業成績提升到潛在發展水平,而如果沒有提供及時的幫助,潛在的能力就無從生長。從教育的角度看,比學生實際已有水平簡單的問題無需教導;在學生潛在水平以上的問題,你無論如何教育也沒有意義,因為他是無法達到這個層次的。每個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如何找出來尚無答案,但通過學習潛能測驗,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運用統計技術方法,可以找到學生有很大可能實現的學習成績提升空間,可以視作該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再結合教學內容,就能夠找到教學與發展的那個聯結點在哪裡。在此基礎上,精準實施因材施教,學生的潛能被喚醒,學習成績就會明顯提升。我們的初步實驗發現,約70%—90%的學生成績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找到提升學生非學業指標發展水平的新路

可以按照「實施評價、報告解讀、發現優勢與診斷短板、學校制定改進提升目標和工作方案、督促改進提升、再次評價」循環往複的方式,逐步提升學生在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非學業指標方面的表現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例如,作為實驗區的某市,其所轄的某縣鶴山鎮北街小學等5所小學校,針對測評結果開發了適合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強化學生養成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體驗活動。該縣參加兩次評價的5所小學校(每年1次),在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創新意識、情緒行為調控等非學業評價指標上的平均得分率由75.66、69.50、58.63、79.60、67.69,分別提升到79.60、75.50、61.50、82.50、69.60。又如作為實驗區的某市,其所轄的某區一所初中名校,在以往單純的學業成績監測評價中一直處於優越的地位,但在質量綜合評價中發現其學生學習負擔很重,公民素養、情緒行為調控等指標明顯弱於同檔次學校。於是,學校確定了減負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在校自由活動時間都要超過3小時,80%的學生作業時間嚴控在2小時以內,從而使70%的學生平均睡眠時間保持9小時以上。學校確定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目標是:公民素養、學習方法與技能、情緒行為調控追趕上同類優質學校的平均值。為達成目標,該校增加了學生文體活動,改革課堂教學,改革了學校質量評價政策。

在一些實驗區,學校建立了質量內控機制,區縣嘗試使用增值性評價。隨著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的深入推進,單純以學業考試成績衡量教育質量的現狀正逐步被改變,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逐漸成為一些實驗區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工作的重要目標。影響學生一生的核心素養如公民素養、創造能力、實踐能力、情緒行為調控能力、交流溝通合作等社會情感技能正在被學校關注,素質教育的難題正在破解。

(作者 秦建平 系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辦公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18年09月12日第7版 版名:校長周刊·校長大會特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