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傾力援助20年,怎麼就援助出了一個仇敵?

我國傾力援助20年,怎麼就援助出了一個仇敵?

原標題:我國傾力援助20年,怎麼就援助出了一個仇敵?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也應該是如此。最典型我國援助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傾力幫助我國,這才是這句話在國家層面的典範。但是多數情況下,這句話在國家的體現都是相反的,最典型下面這個我國傾力援助20年的國家,為何最後援助成了仇敵,而且是至今反對我國。


在1961年,當時的我國跟蘇聯交惡,進而蘇聯發動華約和東歐國家對我國的封鎖和孤立。使得當時我國既受到西方國家的制裁,又受到蘇聯的打擊,可以說是國際空間狹窄,非常具有危機感。而此時在東歐,有一個小國也跟蘇聯交惡。



這個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國土面積只有2.8萬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多數為穆斯林人口,是在當時歐洲唯一的穆斯林國家。在赫魯曉夫上台後,一直跟隨斯大林的阿爾巴尼亞跟蘇聯鬧掰,此時阿爾巴尼亞正在進行第三個五年計劃。


沒有了蘇聯的支持,阿爾巴尼亞舉步維艱,此時一向看不上我國的它,開始跟中國找到共同點。於是開始跟我國親近,從此時開始,我國為了國際空間的考慮和制衡蘇聯的問題,因此,開始傾力援助阿爾巴尼亞。



在60年代初,當時我國也非常困難,但是還是每年給阿爾巴尼亞10萬噸糧食。此後每年派遣大量的工人幫助阿爾巴尼亞建設工廠、橋樑、鐵路,還有碉堡,當時長期在阿爾巴尼亞支援的中國專家和工人多達幾千人。也正是從1960年開始,我國用了20年傾力援助阿爾巴尼亞,前前後後花了百億,當時那可是天文數字。



一般情況來看,這麼大力的援助,被援助國那是要心存感激的,更加加強兩國關係的,就如巴基斯坦那樣。剛開始也確實如此,阿爾巴尼亞不斷推動發起讓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在聯合國也是為我國搖旗吶喊,關係還是不錯的。


但是,到了70年代,我國跟美國關係正常化,阿爾巴尼亞開始走上批評反對我國的道路,不斷批評我國跟帝國主義的美國建交。其最高領導人霍查甚至直接寫信給我國,要求我國不要跟美國建交,但是我國沒有同意。到此時,雖然阿爾巴尼亞還沒有徹底翻臉,但是其實已經開始疏遠了。



而且在國際上開始指責我國的政策,如我國跟日本建交,跟西方國家關係正常化,對越自衛反擊戰等。對此,當時的我國在70年代末,徹底斷絕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阿爾巴尼亞逮捕了我國援助的幾千名幹部和技術專家。


從這開始這個我國傾力援助20年的國家,徹底成為反對我國的先鋒。直到現在,阿爾巴尼亞街頭到處還有我國的援助項目,但是這個國家到現在還處處針對我國,完全援助出了一個仇敵,對此,到現在也不明白。


而且越南也是如此,美國入侵越南的20年,我國也是無數援助,但是之後越南利用這個援助來打我國,這些真的讓人無法理解。跟現代很多家庭,「慈母多敗兒」的結局是一樣的,也許我們太仁慈,結果換來的只有仇敵,沒有感激。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的精彩文章:

如果中東石油枯竭了,那麼君主制度還能維持么?
此人26歲繼承父位當上國王,上台後差點肢解中國,49歲全家被槍斃

TAG:還原歷史背後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