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前面談古論金和大家說到,金泰和元年(南宋嘉泰元年,1201),合答斤、塔塔爾等10部會盟於犍河(也作堅河,今根河),共立札木合為古兒汗(亦作「菊兒汗」、「闊兒汗」、「葛兒汗」,即「強大的汗」、「所有各部落之汗」、「諸汗之汗」、「汗中之汗」或「大汗」的意思,西遼皇帝和部分蒙古首領以此為號),並聯合起來舉兵攻打鐵木真。

在會盟的10個部落中,除了上述合答斤、塔塔爾等之外,鐵木真岳父所在的弘吉剌部、衛拉特部都在之內,他們之所以願意蠲除成見、協力一致,是因為鐵木真逐漸壯大引發了他們的唇亡齒寒之感。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札木合不但是盟主,還能任命部落之長,可以說有一個政權的雛形

根據《多桑蒙古史》的記載,盟會嚴格來說有2次,第一次,10部部長和札木合一起共同舉刀,斬殺了一馬、一牛、一羊、一犬、一山羊,並盟誓曰:

天地共同見證我們的盟約,茲以諸牲之血為誓,如果未來誰背棄盟約,有如這些牲畜。

盟誓之後,札木合集結各部兵力,進行聯合作戰的演習,事實上,各部推選札木合為古兒汗,就是因為札木合作為聯軍統帥,需要有一個以資號令的名號。

推舉札木合為古兒汗是在第2次盟誓之時,諸部部長都「舉足踢岸,揮刀砍林」,然後盟誓曰:


凡是我們的同盟,有泄露我們這次進兵的謀劃的,就會像河岸那樣被摧毀,像山林那樣被砍伐。

之後,泰亦赤兀部、篾兒乞諸部、塔塔兒部從北面,其餘諸部組成札木合的主力軍團從東面,向南向西挺進向鐵木真發動攻擊。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闊亦田之戰示意地圖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十三翼之戰後,鐵木真從容部署,先後宰割塔塔爾等部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泰亦赤兀部長塔兒忽台等都願意居於札木合之下,札木合的雄才大略也可見一斑

此時的鐵木真已經得到其岳父弘吉剌部人特薛禪(孛兒帖的父親)的密告,知曉了札木合聯軍再三盟誓要求保密的軍事計劃,鐵木真和克烈部部長王罕分別集結大軍,順著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北岸,徐徐向東北前進。途中,火魯喇思人豁黑歹又前來通報信息,於是鐵木真和王罕分別督率大軍向東急進。

一般認為,王罕接到鐵木真的通知立刻率部由土兀剌河黑林大營出發,並與鐵木真會師於克魯倫河東岸闊迭額·阿剌勒的地方。兩軍會師後,順而下,向闊亦田方向進軍,迎戰札木合聯軍。鐵木真王罕聯軍先期到達了闊亦田。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闊亦田是蒙古語寒冷的意思

闊亦田古戰場的地望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蒙古國學者認為其位於今蒙古國肯特省白音阿迪日嘎(Bayan Adarga)蘇木西南,斡難河南岸30公里名叫輝騰草原(Hui ten tal )的地方,北緯48°18′,東經110°55′;我國元史學者韓儒林教授根據王國維先生所著《金界壕考》推論認為可能在中蒙邊界哈拉哈河上游附近的一處寒冷的山地;而亦有學者根據考古發掘、實地考察,結合文獻研究,得出新的研究結論,認為此「闊亦田」在今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海拉爾河北岸支流莫爾根河之北的輝騰山及其附近輝騰村一帶,其地寒涼,在根河南岸金北邊界壕(金嶺北長城最東段)以南60里。

據記載,鐵木真軍的先鋒是阿勒壇、忽察兒、答里台;而王罕派出桑昆(王罕的兒子)、札合敢不(王罕的弟弟)、必勒格別乞為先鋒,他們各自分別在額捏堅·歸列禿山、徹克徹列山、赤忽兒忽山設置了前哨。

傍晚,聯軍設在赤忽兒忽山的前哨發現札木合聯軍的先鋒部隊,前哨部隊上前問道:「來者是誰?」札木合聯軍先鋒回答說:「是忙豁勒部阿兀出·把阿禿兒、乃曼部不亦魯黑汗、蔑兒乞惕部脫黑脫阿之子忽圖、斡亦剌惕部忽都合別乞的前哨部隊。」

鐵木真、王罕的先鋒說:「那好,天色已晚,咱們明天再交戰吧」。說完,各自退回大營。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第二天一早,兩方聯軍在闊亦田擺開了對陣的架勢。

正待接觸之時,天空忽然烏雲密布,隨即電閃雷鳴,剎那間,狂風驟起,大雨瓢潑,據說還夾雜著冰雹雪花(一說是出現了一場大暴風),奇怪的是風雨雪雹好像認人一樣,沒有降到鐵木真、王罕聯軍的陣地,卻向札木合聯軍的陣地侵襲而來。札木合聯軍因為蒙古人固有的迷信,認為「天神護佑鐵木真而不護佑我們」,鬥志頓時怯餒,紛紛驅策馬匹,快速逃離闊亦田戰場。

其實,當時鐵木真的軍隊也開始後退,突然發現敵人匆忙後退,立馬見機行事,反身追擊,正在無序逃生的札木合聯軍遇到追兵,彷彿雪上加霜,更是全軍開始潰散。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鐵木真把難題留給了自己

此時鐵木真表現出極高的戰略水平,他派遣使者通報王罕,讓克烈部也因為風雨雪雹後退的軍隊回師追擊札木合聯軍主力,自己則約束部隊,準備迎擊此時位置已經在西北方面自己側後的泰亦赤兀部軍隊。

我們知道,王罕和鐵木真的聯合中,王罕貪於奪取戰利品,所以讓他去追擊落跑的札木合聯軍這樣吃豆腐的戰事,王罕十分樂意,而鐵木真自己留下啃硬骨頭,看似對己方不利,卻是鍛煉隊伍,提升實力的妙著。

鐵木真對抗泰亦赤兀部軍隊並非單純原地等待,他派遣諸將遠出大迂迴包抄泰亦赤兀部,自己率領本陣在正面牽制敵人,他被哲別(者別)射中頸部,就是在這一次戰鬥中,這一箭幾乎要了鐵木真的性命——哲別是蒙古別速惕部人,別速惕部在此役中與泰亦赤兀部在一起對抗鐵木真,哲別當時是泰亦赤兀部一個首領禿答的部屬。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哲別原名只兒豁阿歹,哲別鐵木真給他起的名字,是箭的意思,後成為蒙古帝國的一代名將

嚴格來說,鐵木真中箭也是廣義的闊亦田之戰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札木合聯軍的倉促後退,實在是錯失了一個戰勝的大好良機。

札木合正以孤注一擲的心態準備與王罕軍隊決戰,聽聞西方自己的各個盟友都被鐵木真逐次擊破,頓時灰心喪氣,不顧友軍,率領本部急忙撤退。根據蒙古史料,札木合率軍逃向額爾古納河的老營的途中,還順道搶奪了那些支持他稱「古兒汗」的百姓包括弘吉剌等部的牲畜財物,十分的不講究,但是這也可能是敗者為寇的厚誣,暫且不表。

最後,札木合向王罕投降,札木合聯盟中的各部族也紛紛向王罕投降,王罕接受札木合的投降,以及裹挾札木合聯盟各部的部眾財產西去自己的根本重地,使得鐵木真大為不滿。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王汗(?-1203)是克烈部末代可汗,原名脫斡鄰勒,金朝封他為"王",故被稱為"王罕"。

關於札木合在王罕這裡的情形,《元史·太祖本紀》有這樣一段描寫:


初,帝與汪罕合軍攻乃蠻,約明日戰,札木合言於汪罕曰:「我於君是白翎雀,他人是鴻雁耳。」白翎雀寒暑常在北方,鴻雁遇寒則南飛就暖耳。意謂帝心不可保也。

蒙古語詞中的「白翎雀」其實就是蒙古百靈(Mongolian Sky Lark),是一種不隨季節變化而遷徙的留鳥,因飛翔之時可以從下面看到其翅膀下的白色長羽而得名「白翎雀」;而鴻雁是一種冬天在南方夏天在北方的候鳥,札木合在王罕面前進的讒言,是以長留某地的白翎雀自比彰顯自己的忠貞,而以南來北往的鴻雁暗指鐵木真會叛服無常。

而在《多桑蒙古史》中,這番話卻變成鐵木真自比冬夏皆居住在北地的沙漠中的白翎雀,而將王罕的其他臣僚比作冬近則南飛的鴻雁。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可以理解為札木合和鐵木真之間間接的心理戰和宣傳戰。

鐵木真一方面派人責問札木合,暗示王罕對自己可以凶終隙末,札木合這個新義子王罕也不會長久恩待;另一方面又設法離間依附王罕的失勢的各部部長,王罕本就不喜這些人,此時更生疑心,札木合等面臨王罕的猜忌和威脅,只好西投乃蠻部。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乃蠻部是當時蒙古高原西部勢力最強大的游牧民族

當鐵木真打敗乃蠻部,與自己的這位生死安答兼宿敵札木合最後相遇之時,鐵木真曾經這麼說:


如今咱倆又相會了,咱倆仍還相伴為友吧?(以前)咱倆互相依靠,都是大車的一條轅,你卻產生了分離的念頭。如今咱倆可以在一起,互相提醒忘記的事。熟睡不醒時,可以互相喚醒。(前些年)你雖離我而行,終究還是我的有吉慶的安答(義兄弟)。每當生死存亡之際,你還是很關心我。離我而行時,每當爭戰之日,你也很關心我。如果要問,那是什麼時候?那是我與王汗交戰於合剌合勒只惕沙磧的時候,你曾派人把你與王汗說的話告訴我,提醒我,這是你的功勞。(在納忽山崖與乃蠻作戰時,承你宣揚我軍的威武,)用譬喻方式對乃蠻人口誅舌伐,危言恫嚇,使他們心驚膽戰,(未戰先敗,)這也是你的功勞。

竟有後人據此認為札木合是鐵木真的卧底間諜,這無疑是過度解讀了,札木合作為一個有謀略的豪傑,對鐵木真又非常了解,所以向乃蠻部的太陽汗陳述鐵木真軍隊的優勢,無奈太陽汗爛泥扶不上牆,反而被嚇得夠嗆,但要說是札木合是在長鐵木真的志氣滅太陽汗威風,也是無從說起的,而鐵木真此番貌似溫情的話語,其實也在暗示我的眼線無處不在,你幹了什麼我都清楚。

札木合對自己的命運已經十分清楚,於是這麼回答:


……如今大汗安答你降恩,仍願與我作友伴。但我以前當與你作友伴時,不曾與你作友伴,如今安答你已平定全國,兼并鄰部,汗位已歸屬於你,天下已定,我與你作友伴又有何用?(我若不死,)只怕會使安答你夜裡睡不安穩,白天不能安心,只怕會成為你衣領上的虱子,衣襟內的刺。……在這一生中,安答你與我二人的名聲,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地,人人皆知。安答你有賢明的母親,生下你這位豪傑,你有能幹的弟弟們,你的友伴皆為英豪,你有七十三個戰馬(般的豪傑),因此我被安答你所打敗。而我自幼就失去了父母,又無兄弟,妻子是個長舌婆,友伴沒有可依靠的,因此被天命有歸的安答你所打敗。安答你降恩吧,令我速死,以安安答你的心。安答你降恩處死我吧,但願不流血而死去就好。我死之後,請將我的屍骨埋葬在高地,我將長久保佑你的子子孫孫。我是你的旁支親族所生,被出自旺族的安答你的威靈所屈服。我所說的話請別忘了,你們可早晚想著商議。如今請賜我速死。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薩滿教認為不流血而死可以防止死者靈魂流出,是一種高貴死法

札木合很明白,鐵木真再說得充滿感情,真正的心態是卿不死孤不得安,屬於自己的只有死亡這一個結局。

鐵木真於是「無奈」下令將札木合不流血處死,並加以厚葬,不得暴露其屍骨撇棄於野。

札木合遂被以裝入袋中使之窒息的方式處死(一說用複雜的繩索縊死),這種不流血處死是根據蒙古人當時的信仰最尊貴的死刑方式。


安答,這個草原只有一個人能夠成為擁有四方、至高無上的大汗,既然長生天選擇了你,那麼我的生命也就不需要存續下去了。

安答,我們永遠是安答,因此我不會成為你麾下的弟弟、伴當、勇士、駿馬、忠犬。

從「諸汗之汗」到「不流血而死」:札木合的盛極而衰和最後的結局

札木合去世時41歲,是年成吉思汗43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金 的精彩文章:

生死安答成宿敵:鐵木真和札木合往事考及十三翼之戰的誰勝誰負
這個劉備同宗,仕途一再站錯隊又耽於享樂,卻終成名垂青史大英雄

TAG:談古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