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皇后之寶,通高10cm,紐高6cm,印面14×14cm,重1800g。

金質,交龍紐,附系黃色綬帶,滿漢文篆書。

清朝對皇后之寶有嚴格的規定,據《大清會典》載:「皇后金寶,清、漢文玉筯篆,交龍紐,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兩。寶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寶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櫝繪鳳文。」製作亦有嚴格的程序,首先由禮部依據成例奏報皇帝,然後由造辦處製成印樣,手寫寶文,呈皇帝御覽。皇帝欽定後,再由禮部發印樣於鑄印局,鑄印局官會同內務府官於造辦處祭爐監造。鑄造完畢後交廣儲司銀庫以待鐫字。鐫字時,由欽天監選擇吉期,禮部奏報批複,屆時把寶印送至內閣,在內閣大堂行禮後,按內閣翰林院預先撰發的寶文鐫刻,竣工後,收存內閣大庫,待行禮時提用。最後再由工部辦理製造寶盝、印池等一應物件。

皇后之寶作為皇后身份的證據,只有在舉行了相應的冊封禮之後才有效。經過冊封程序後,寶璽便被置於皇后宮中,以證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二十五寶璽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方御用國寶的總稱。

乾隆以前,御寶一般沒有規定確切的數目。乾隆初年,可稱為國家御寶之印璽已達二十九種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關文獻的記載失實,用途不明,認識錯誤甚多,造成混亂狀況。針對這種情況,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對前代皇帝御寶重新考證排次,將其總數定為二十五方,並詳細規定了各自的使用範圍。這二十五方御寶分別為: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皇帝之寶二方、天子之寶、皇帝尊親之寶、皇帝親親之寶、皇帝行寶、皇帝信寶、天子行寶、天子信寶、敬天勤民之寶、制誥之寶、敕命之寶、垂訓之寶、命德之寶、欽文之璽、表章經史之寶、巡狩天下之寶、討罪安民之寶、制馭六師之寶、敕正萬邦之寶、敕正萬民之寶、廣運之寶。重新排定後的二十五寶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的各個方面。

乾隆十一年釐定之御寶的寶文,除青玉「皇帝之寶」為滿文篆書外,其餘全部為滿文本字和漢文篆書兩種文字。乾隆十三年,創製滿文篆法。為使御寶上的滿漢文字書體協調,乾隆皇帝特頒旨:除「大清受命之寶」、「皇帝奉天之寶」、「大清嗣天子寶」、青玉「皇帝之寶」四寶因在清入關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輕易」外,餘二十一寶一律改鐫,將其中的滿文本字全部改用篆書,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二十五寶。

二十五寶璽平時密藏於紫禁城交泰殿的寶盝中,一寶一盝。寶盝為兩重,皆木質,製作精美。寶盝置木几上,外罩綉龍紋的黃緞罩,分列於御座左右。

二十五寶璽質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紐有交龍、盤龍、蹲龍型制,雕制精美,同時也是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典章文物。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璽,清乾隆,6.8X6.8cm。

乾隆三年(1738年),民夫在江蘇寶應縣界首疏通河道時,挖得一方玉璽,立即引起地方官的高度重視,由原任直隸延慶州知州郭浩,呈送江南河道總督高斌,高斌進獻給乾隆帝。乾隆帝由材質確定這方傳國璽並非玉質,進而確認這方玉璽並非傳說中的傳國璽。因認為該璽,「古澤可愛,其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篆法又與《輟耕綠》所摹蔡仲平本頗合,而視為完好舊器,藏之別殿」,作為古玩進行收藏。 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物品時在乾清宮西暖閣發現,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大清受命之寶」,清崇德,白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本字。面14cm見方,通高12cm,紐高8.2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位列二十五寶之首。據《交泰殿寶譜》所記為「以章皇序」之用,即表明清王朝受天之命統治中國的合法性。又據乾隆帝《交泰殿寶譜序後》,此寶原是太宗皇太極以來「先代相承,傳為世守」的舊物,故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得以保持原貌。其材質潔白溫潤,盤龍紐線條簡潔流暢,技藝純熟,顯示出清前期玉石雕刻的水平。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奉天法祖親賢愛民」璽,清早期,墨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璽書體。面15.6cm見方,通高9.8cm,紐高4.9cm。附系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書滿漢字「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匱」。

「盛京十寶」之一。據成書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欽定大清會典》記載,當時共有御寶二十九方,其中內宮收儲六方,內庫收儲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即為內庫收儲者之一,其製作當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天子之寶」,清早期,金質,交龍紐方形璽,滿文篆書。面11.9cm見方,通高8.3cm,紐高5.1cm。附系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書滿漢字「天子之寶匱」。

「盛京十寶」之一,用於祭祀祖先及百神。據《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崇德八年(1643)十二月二十八日遣大臣阿拜代祭清帝列祖,其祭文中鈐有「天子之寶」,所鈐極有可能就是這方寶璽,製作當在清太宗崇德時期。此寶的交龍紐及滿文篆字的印文風格也與這一時期的金質「奉天之寶」一致,是清前期十分重要的典章文物。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敕命之寶」,清早期,碧玉質,交龍紐,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1.3cm見方,通高9cm,紐高5.5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鈐誥敕」,而大部分是在敕書上鈐蓋。清代的敕書分為敕命和敕諭兩種。敕命用於敕封外藩、覃恩封贈六品以下官員及世爵有襲次者,為捲軸形式,六、七品二軸,八、九品一軸。敕諭則有敕任官員、敕諭臣民、敕封或諭告外藩之別。敕書最後都要書明頒發年月日,並加蓋「敕命之寶」。 「敕命之寶」是二十五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方。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制誥之寶」,清早期,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3cm見方,通高14.7cm,紐高8.5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諭臣僚」,但實際上多是在冊書或誥命上鈐用。按清朝定製,覃恩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則頒發誥命,誥命因發放的對象不同名稱也不同,官員本身受封稱為「誥授」,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生者稱「誥封」,死者稱「誥贈」。但不管是「誥授」,還是「誥封」、「誥贈」,都要鈐蓋「制誥之寶」。據《大清會典》記載:「凡給功臣世襲罔替誥命,分別世次敕書,由該衙門開載功績,移送內閣,交中書科繕寫,送閣用寶,仍行該衙門給發。其子孫承襲時,令該衙門將原給誥敕送閣,中書科填寫承襲人名年月,仍送閣用寶。」這裡所用之寶,絕大多數是這方「制誥之寶」,此寶是二十五寶中使用較多的一方。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皇帝尊親之寶」,清早期,白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6.8cm見方,通高6.1cm,紐高4.3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薦徽號」,主要是為前朝后妃上徽號或尊號時鈐用。據《大清會典》記載:「凡加上尊號、徽號,冊立皇后、皇太子,冊封皇貴妃、貴妃、妃、嬪……其應給紙冊誥命,中書科繕寫,送閣用寶。」其中的加上尊號、徽號時所用之寶就是「皇帝尊親之寶」,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記載上徽號情況的清代檔案中也鈐蓋有此寶。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皇帝之寶」,清早期,栴檀香木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5.5cm見方,通高16.6cm,紐高11cm。附系黃色綬帶。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是清代二十五寶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質寶璽。據《交泰殿寶譜》,此寶為「以肅法駕」之象徵物,故凡清帝行圍及駐蹕圓明園或避暑山莊時,都要以這方「皇帝之寶」隨駕。此外通過對清代皇帝詔令文書中寶璽使用狀況的統計分析表明,二十五寶中用得最頻繁、範圍最廣的也是這方木質「皇帝之寶」,諸如皇帝登基、皇后冊命、皇帝大婚、發布殿試金榜及其他重要詔書上均鈐用此寶。可以說此寶是清朝皇權的重要標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大清嗣天子寶」,清早期,金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本字。面7.9cm見方,通高7.6cm,紐高5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也是清代二十五寶之中唯一的一方金質寶璽。《交泰殿寶譜》記此寶為「以章繼繩」之用,是皇位傳接承遞的象徵。但實際上卻很少使用,只在宮中殿堂內的御筆匾額上偶爾鈐用。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同樣被乾隆帝認為是「先代相承,傳為世守」的舊物而未被改刻。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皇帝奉天之寶」,清早期,碧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璽書體。面14cm見方,通高15.2cm,紐高11.5cm。附系黃色綬帶。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交泰殿寶譜》記此寶「以章奉若」之用,以示皇帝對上天的尊崇和禮敬。但這只是一種象徵,實際上,迄今還未發現鈐蓋此寶的檔案文書,表明此寶極少使用。關於此寶的含義,乾隆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釐定國寶時曾有過如下考辨:「至謂『皇帝奉天之寶』即傳國璽,兩郊大祀及聖節宮中告天青詞用之,此語尤誕謬。大祀遵古禮,用祝版署名而不用寶。聖節宮中未嘗有告天事,或道籙祝厘時一行之,亦不過偶存其教耳,未雲命文臣為青詞,亦未嘗用寶。且此璽孰非世世傳守,而專以一寶為傳國璽,亦不經。蓋緣修《會典》諸臣,無宿學卓識,復未曾請旨取裁,只沿用明時內監所書冊檔,承偽襲謬,遂至於此。」指出康熙朝和雍正朝《大清會典》對此寶的認識錯誤及其原因,並最後將其確定為敬天之表徵物。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未改刻而保持原貌。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雍正御覽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雕夔龍橋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0.8cm見方,通高9.2cm,紐高2.8cm。

此寶製作於雍正元年(1723),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四喜橋樑鈕壽山石圖書一方,奉旨:改做夔龍式,鐫『雍正御覽之寶』。欽此。於四月十九日四喜橋樑鈕壽山石圖書一方,改做夔龍,鐫『雍正御覽之寶』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該寶是雍正帝繼位後首批製作的御用寶璽之一。印紐按照雍正帝的意見進行了改刻,為雙夔龍隔橋相戲之狀,印體上部呈覆斗形,周邊及紐上刻雲紋地夔龍。夔龍體態豐腴遒健,細部雕琢一絲不苟,可以作為查考雍正時期壽山石印紐雕刻的範本。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雍正敕命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海水行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4cm見方,通高11.5cm,紐高6cm。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中詳細記載了此寶的製作過程: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壽山石九龍鈕雕夔龍邊大寶一件,奉旨:鐫『雍正敕命之寶』。欽此。於二月二十四日壽山石九龍鈕雕夔龍邊大寶一件,鐫『雍正敕命之寶』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寶四周淺浮雕夔龍紋飾,上部海水行龍借天然石色,雕刻精細。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雍正宸翰」璽,清雍正,壽山石質,雲龍紐,漢文篆書。面6.2cm見方,通高7cm,紐高4.5cm。

此寶紐雕雲如流水,行龍出沒雲端,飄逸生動。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載:雍正元年(1736)「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紅色壽山石蒼龍教子鈕圖書一方,奉旨……蒼龍教子鈕圖書鐫『雍正宸翰』。欽此。於三月十三日……紅色壽山石蒼龍教子鈕圖書一方,鐫『雍正宸翰』四字,配做一錦匣,怡親王呈進。」 此寶經常與「朝乾夕惕」或「親賢愛民」相配,鈐於雍正帝御筆書畫之上,印跡至今多有留存。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雍正御筆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雕夔龍瓦紐,漢文篆書。面13.2cm見方,通高15cm,紐高6.5cm。

此寶體量碩大,瓦紐上雕出沒於雲間的九條夔龍,形態各異,寶周邊淺浮雕博古夔龍紋飾,古樸典雅,做工精細,為典型的清早期壽山石雕作品。《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詳細記載了此寶的製作過程:雍正元年(1736)「正月十七日,懋勤殿首領太監蘇培盛交出壽山石夔龍鈕寶一方,上書朱字『雍正御筆之寶』。奉旨:篆樣呈覽過再鐫刻。欽此。於正月十九日翰林張照篆樣一張、技藝人滕繼祖篆樣一張、南匠袁景邵篆樣一張、刻字人張魁篆樣一張,怡親王呈覽。奉旨:張照篆樣文范,但筆劃微細,照袁景邵篆書的筆畫另篆。再,滕繼祖篆樣上『之』字篆法好些,問張照『之』字篆法有何講究。欽此。於正月廿二日翰林張照篆樣二張、技藝人滕繼祖篆樣三張、南匠袁景邵篆樣三張、刻字人張魁篆樣三張,怡親王呈覽。奉旨:准張照古篆『雍正御筆之寶 』,將『之』字下橫取平,選吉時照樣鐫刻。欽此。於正月廿九日刻得。怡親王呈進訖。奉旨:將此寶好生收著。欽此。」可知此寶刻於雍正元年正月,是雍正繼位後首批製作的寶璽中最早完成的。寶文由清代著名書法家翰林張照撰寫,並按照雍正帝的意見進行了局部修改。為雍正寶璽中的重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敬天尊祖」璽,清雍正,壽山石質,鼉龍紐方形璽,篆書。面6.6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5cm。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紅色壽山石鼉龍鈕圖書一方,奉旨:鐫『敬天尊祖』。欽此。於四月初八日紅色壽山石鼉龍鈕圖書一方,鐫『敬天尊祖』字樣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據此,知此寶刻於雍正元年。乾隆皇帝上雍正尊謚冊文曰:「欽惟皇考大行皇帝道協清寧,功隆位育,敬天而虔昭事,孚精意於郊壇;法祖而篤顯承,致孝忱於廟佑。」比照雍正帝一生之言行,則知此評之不謬。雍正帝曾言:「自古帝王統御天下,必以敬天法祖為首務。」何謂敬天,則曰:「人君出治,仰承天命,俯臨百官,必也上之明於天戒,而省愆修德,而選才任能,以收贊襄之益,故曰厥後惟明明也。苟不能明於天戒,是不知敬天,固無足論矣。」所謂法祖,則為「祗遵成憲」、「一切遵循成法」,具體而言,則是「用人行政,事事效法皇考,凡朕所行政務,皆皇考已行之舊章。所頒諭者,皆皇考所頒之寶訓。初未嘗少有所增損更張也」。敬天尊祖是雍正繼位初期十分重要的執政思想,並一直貫穿於其整個執政過程之中。此寶正是這一思想的真實反映。

此寶是雍正帝早期重要寶璽之一,經常鈐蓋於其御筆書法之上。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雍正尊親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卧象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9.8cm見方,通高9.7cm,紐高6.2cm。

卧象雕刻細膩,身體各部位比例恰到好處,體態生動,象側置寶瓶一,取「太平有象」之意。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怡親王交太平有象壽山石圖書一方,奉旨:鐫『雍正尊親之寶』。欽此。本日郎中保德交袁景邵、滕繼祖各篆字樣二張,呈怡親王看。王諭:准袁景邵篆的三行樣式,但筆畫掩草,收拾好再照樣鐫刻。遵此。於九月十四日太平有象壽山石圖書一方,鐫刻『雍正尊親之寶』完,怡親王呈進。」其寶文由南匠袁景邵篆寫,完成後曾在康熙帝景陵內雍正御筆的明樓、隆恩門、隆恩殿匾額及功德碑、神道碑上鈐用,開創了帝後陵寢碑匾由嗣皇帝御書並鈐蓋「尊親之寶」之制,以後各帝陵均效仿之,成為定製。故後來諸帝於繼位之初都刻制「××尊親之寶」,以備鈐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為君難」雕螭長方石印,清雍正,壽山石質。印面最寬5cm,長8.5cm;印體寬5.2cm,長8.6cm,通高4.5cm,紐高0.2cm。

印為長方形,印文橢圓形,鐫陽文「為君難」漢文篆字,雙螭紐。

這方「為君難」石印是雍正皇帝的寶璽,最能反映他在位期間的心態。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二十二日,怡親王允祥向宮中造辦處交來雍正帝手書「為君難」匾字一張,御書「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對聯一副。此匾聯道出了雍正帝的心聲,也是他行動的信條。至今,在紫禁城養心殿的西暖閣北牆上還掛有雍正帝手書的這副對聯,只是原來的「為君難」匾後來被換成「勤政親賢」匾了。雍正之所以發「為君難」之感嘆,與他的經歷及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為君難」出自《論語·子路》:「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雍正帝不僅把「為君難」製成匾額,還命人刻了多方「為君難」印章,鈐於御書及古書畫上,用以激勵自己不要忘記作為皇帝的職責。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碧玉龍紐「武功十全之寶」,清乾隆,高9.6cm,方12.9cm。清宮舊藏。

碧玉,印四周有乾隆帝御制「十全之寶說」。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太上皇帝之寶,通高15cm,紐高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質,交龍紐,滿漢文篆書,四周刻乾隆皇帝《自題太上皇帝之寶》御制詩,盛於雕雲龍紋紫檀匣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制於乾隆六十年(1795年)。當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頒布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寫的建儲密詔(密建皇儲),立皇十五子顒琰為皇太子,次年新正舉行了禪位大典。乾隆帝歸政後,仍住在養心殿訓政,嘉慶皇帝則只能住皇子所居的毓慶宮。嗣皇帝年號嘉慶,只對外使用,宮中繼續用乾隆年號,批閱奏摺、任免官員等重要政務權力仍掌握於乾隆帝手中。

這方「太上皇帝之寶」是清宮帝後寶璽中最大的一方,體現了太上皇權力的至高無上。此寶製成後曾陳設於太上皇宮殿中的皇極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寶」數方,皆作漢文篆書,用於書畫鑒賞活動。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隆帝田黃三聯璽,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中「樂天」,橢圓形,高1cm,長徑3cm,短徑2.3cm;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cm,邊長2.6cm。

此聯璽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所鐫。系由一塊相當大的田黃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鏈連在一起。

璽文「惟精惟一」、「樂天」皆出於儒家經典。以「惟精惟一」為文之璽在乾隆早期即有多方,常與「奉三無私」、「乾隆宸翰」一同使用。「惟精惟一」出自《尚書·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即危則難安,微則難明,故戒以精一,信執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施政思想。「樂天」之義取自《周易·繫辭》:「樂天知命,故不憂。」義即「順天施化是歡樂於天,識物始終是自知性命,順天道之常數,知性命之始終,自然之理,故不憂也。」

這三璽的篆刻方式與璽文布局均有不同。「乾隆宸翰」為陽文篆刻,布局章法為傳統標準格式。「樂天」亦為陽文,兩字居中,左右飾以螭紋,使璽面富有動感。這種字、畫結合的形式是漢印的遺風。「惟精惟一」為陰文篆刻,印文用漢代私印形式,採取迴文法排列,錯開相同的兩個「惟」字與延長兩字上端一筆都是為取得整個印面飽滿勻稱、和諧美觀的效果。

此三聯璽在乾隆帝上千方的小璽中備受青睞,以後各帝亦十分珍視。清末代宣統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攜出此印,且隨身不離,至1950年方將其交出,經有關機構移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清乾隆,白玉質,獅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3.4cm見方,高6.1cm,紐高3.7cm。

該璽置於紫檀木寶匣內,為《石渠寶笈》續編著錄之部分書畫作品上所鈐蓋的八璽之一,刻制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五月《石渠寶笈》續編編纂期間。《石渠寶笈》續編「凡例」規定,凡收入《石渠寶笈》續編的古今臣工書畫,除照例鈐蓋「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秘殿珠林」或「石渠寶笈」、「秘殿新編」或「珠林重定」、「石渠寶鑒」或「寶笈重編」各璽外,其分貯乾清宮、養心殿、重華宮、御書房、寧壽宮五處的書畫作品,還要分別加蓋五處的鑒藏寶。因此,凡寧壽宮所藏被收入《石渠寶笈》續編者,都加蓋此方 「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璽,是鑒別清宮書畫收藏的重要標誌。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三希堂」璽,清乾隆,田黃石質,光素隨形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3cm,長4.2cm,通高8.5cm。

三希堂在養心殿西暖閣西次間,是清宮著名的古代藝術品收藏地。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這三件中國書法史上的稀世珍寶,經過千百年的流傳,至乾隆初年為內府所收藏。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特別在養心殿西暖閣專辟一小室珍藏這三件法帖,命名為「三希堂」。三希堂雖然只有四平方米,但陳設幽雅、古樸,高雅與精緻始終充溢著這個狹小的空間,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三希堂始於乾隆朝,後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重華宮」璽,清乾隆,青金石質,蹲龍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cm,長3.4cm,通高5.8cm,紐高2.6cm。

重華宮原是明代乾西五所之中的第二所,乾隆帝為皇子時的居所,其十七歲成婚以後就一直居住於此,故繼位後將其升格為宮,名重華宮。乾隆帝非常看重這處「勤聖學而談王道」的龍興之地,認為這裡是他「少而居之,長而習之,四十餘年之政皆由是而出之」的地方,故每年除夕、元旦,無不於此少坐,新正與諸臣茶宴聯句,成為例典。該宮是乾隆帝極為重要的活動場所。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養心殿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0.7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6cm。附系黃色綬帶。

寶四周淺刻乾隆帝御制《養心殿銘》,綬帶上系黃簽,兩面寫有不同的文字,分別為「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常祿交養心殿寶一方,青玉」和「玉匠周文玉認看,廿一日」,為同治時期整理寶璽時所留。養心殿位於後三宮西面,西六宮的南端,明代和清初都是皇帝活動的重要場所。康熙帝崩逝後,雍正帝在養心殿為其守孝,禮成後再未遷回乾清宮,而是以養心殿為皇帝寢宮,從此直到宣統帝,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居住於養心殿,使這裡成為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召見臣工和寢興之所。其東暖閣曾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地方。同樣是在這裡,宣統帝秉承隆裕皇太后的旨意,宣布退位,結束了清王朝的統治。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清宮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1.6cm見方,通高8.5cm,紐高4.4cm。附系黃色綬帶。

乾清宮為紫禁城內廷等級最高的建築,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代是皇帝的寢宮和日常活動的場所,內部有暖閣九間,每間分上下兩層,各有樓梯相通,皇帝可以隨意居住。明朝震撼宮廷的宮女繩勒嘉靖帝的「壬寅宮變」以及晚明三大宮廷奇案中的「紅丸案」和「移宮案」均發生在這裡。清代順治帝、康熙帝仍住於此,自雍正帝移居養心殿後,這裡便成為皇帝讀書、批閱奏章、召見大臣、引見官員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家宴之地。殿中「正大光明」匾為順治帝御筆,雍正帝定秘密建儲制,建儲匣即高置於此匾之後。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文淵閣寶」,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篆書。面12.7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9cm。附系黃色綬帶。

文淵閣位於文華殿後,是著名的宮廷藏書處。清代《四庫全書》正本和《古今圖書集成》兩部大百科全書就藏在這裡。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庫全書》第一部告成。乾隆帝諭:自四月四日始,每冊用御寶二。前曰「文淵閣寶」,後曰「乾隆御覽之寶」。說明此寶是專門鈐蓋在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上的寶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三希堂精鑒璽」組璽,清乾隆,二方一組,其中「三希堂精鑒璽」,青玉質,螭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2cm,長4cm,通高1.9cm,紐高1cm;「宜子孫」,漢玉質,瓦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2.5cm見方,通高1.5cm,紐高0.8cm。

此二璽是乾隆著帝名的鑒賞類印章,二璽相互配套使用,共貯於紫檀木圭璧式匣內。匣蓋兩端錯金圓雙龍捧乾卦和方雙龍捧「隆」字璽,四周淺浮雕「天保九如」圖案,底錯銀「乾隆御用」四字。同匣裝有青玉圓形印泥盒。

三希堂,在紫禁城內養心殿西暖閣,因這裡藏有稀世之珍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而得名。從藝術鑒賞角度看,「三希堂」便成為著名藝術品的典藏地而聞名於世,與之相對應的「三希堂精鑒璽」和「宜子孫」璽便當然成為鑒定性標誌。二璽主要鈐蓋於《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續編著錄過的書畫作品之上,具體使用情況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初、續編的「凡例」中有明確說明。如《石渠寶笈》初編,凡書畫分貯乾清宮、養心殿、重華宮、御書房四處,俱各用鑒藏璽以別之,又「石渠寶笈」、「乾隆御覽之寶」二璽,冊、卷、軸皆同。上等者則蓋以「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三璽。而《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續編入選者,則鈐用「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秘殿珠林」或「石渠寶笈」、「秘殿新編」或「珠林重定」、「石渠寶鑒」或「寶笈重編」。而這兩方璽在鈐蓋時的位置也基本固定,一般都在作品的右下方, 且「三希堂精鑒璽」在上,「宜子孫」璽在下。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歸政仍訓政」璽,清乾隆,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6.3cm見方,通高5.6cm,紐高2.7cm。附系黃色綬帶。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乾隆帝在宣布傳位皇十五子顒琰,並於次年新正舉行禪位大典的同時,又頒布諭旨:「朕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秉承,不致錯失。」此後,訓政便作為乾隆帝的合法權力和施政方式,時時出現於其言談話語中,並在他歸政後切實執行。「僥倖已躬最無射,頻繁眷佑愧難承。雖雲歸政仍訓政,兩字心傳業與兢。」 「今又屆元夕,風月清佳,余揣精神純固,訓政如常,實為高年盛事。」 「自丙辰元日授璽,心愿符初,迄今已閱三年,而訓政敕幾,仍未敢一日稍懈。」 「歸政仍訓政」作為乾隆帝太上皇時期權力運行的基本機制,一直延續到乾隆帝去世為止。他以此約束嘉慶帝,保證了國家政治仍然按照他的意圖運轉。在乾隆晚期諸璽中此璽尤為重要。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太上皇帝之寶」,清乾隆,白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1cm見方,通高8.5cm,紐高3.5cm。

「太上皇」之稱謂出現甚早,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稱帝後便尊其父為太上皇,以示崇敬。歷代皇帝傳位於太子,亦自稱太上皇。歷史上為太上皇者因授受之際的情況不同而境遇各異,但多數是受形勢所迫勉強讓位。通觀中國歷史,名副其實既有尊位又有權勢的太上皇,恐怕非清代乾隆帝莫屬。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八十五歲的乾隆帝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宣布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屆期歸政。第二年新正,乾隆帝親自舉行授受大典,並下詔:「……皇太子於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親御太和殿,躬授寶璽,可稱朕為太上皇帝。」這樣,乾隆帝結束了長達六十年之久的皇帝生涯,成為清代唯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帝。

就在宣布傳位顒琰之同時,乾隆帝也為即將到來的太上皇生活進行積極準備。同年九月二十八日他又傳下諭旨:「朕歸政後,應用喜字第一號玉寶,刻太上皇帝之寶,即將御制《十全老人之寶說》鐫刻作為太上皇帝冊,用彰熙朝盛瑞。」此後,在乾隆帝授意下,內府工匠用不同材質製作了多方「太上皇帝之寶」。

此寶四周陰刻乾隆帝御制《自題太上皇寶》詩。乾隆帝對此璽十分看重,成為太上皇帝身份的證物,是乾隆帝最為重要的寶璽之一,具有重大歷史價值。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十全老人之寶」,清乾隆,碧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8cm見方,通高15.3cm,紐高5.4cm。

寶四周陰刻填金乾隆帝御制《十全老人之寶說》。「十全」,指乾隆帝在位期間十次遠征邊疆的重大勝利。「十全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兩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但到後來乾隆帝命刻此「十全老人之寶」時,卻賦予了「十全」更多的內容。他在御制《十全老人之寶說》中講到寶璽的製作及其原由:「十全記既成,因選和田玉鐫『十全老人之寶』並為說曰:十全本以紀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寶』則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過為君之一事,幸賴天佑,劼劬蕆局,未加一賦而賦乃蠲四;弗勞一民而民收無萬。祗或免窮黷之譏耳。若夫老人之十全,則尚未全也。蓋人君之職,豈止武功一事哉?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則一日不敢立乎其位。官者何?職之謂也。君子職不能盡言,況敢雲盡其職乎?未盡其職,則『十全老人之寶』,不亦涉自欺與誇而增慚愧乎?然老人之十全,實更有奢望,不敢必以敬持天佑者。十全之武功,誠叨天佑矣。則十全之盡君職,或亦可以希天佑乎?夫適百里者半九十里,予今三年歸政之全人,不啻半九十,而且如三十年之久矣。是以逮七十而系『猶日孜孜』以為箴,至八十而系『自強不息』以為勉,則此可必可不必。三年中敢不益勵宵衣旰食之勤,益切敬天愛民之念,虔俟昊貺,或允臻十全之境,祖三年誠如三十年之遠。幸何如之,企何如之,惕何如之。」可知乾隆帝制此寶,不僅是要顯揚其十全武功,而且是要時時勉勵自己盡君之全職,以實現其「千古全人」之夙願。可以這樣說,此璽既是乾隆帝的紀功之物,也是他的自勵之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敬天勤民」璽,清乾隆,白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9.6cm見方,通高9.2cm,紐高4.6cm。附系黃色綬帶。

璽四周刻乾隆帝御制《敬天勤民寶四言詩》。按:清代皇帝製作「敬天勤民」寶始於康熙帝,是一方檀香木寶,一直存放於乾清宮中,質地雖不貴重,但卻是反映康熙帝思想的重要實物。鑒於此,雍正帝繼位後,便把一方原來刻有「萬幾餘暇」四字的康熙白玉交龍紐寶上的印文磨去,將「敬天勤民」四字仿刻上去,仍存放於乾清宮中,並把康熙帝原檀香木寶妥善保存。乾隆帝繼位後,遵照雍正帝的成例,仍然把這方寶璽單獨存放於乾清宮中,並於乾隆十三年(1748)命工匠把他的《敬天勤民寶四言詩》刻在寶的四周。嘉慶二年(1797),乾清宮火災,雍正帝重刻的白玉「敬天勤民」被焚毀。於是乾隆帝又命重新製作一方,不僅印文一樣,同時也將《敬天勤民寶四言詩》原樣複製,這就是此方「敬天勤民」寶。關於一再複製「敬天勤民」寶的原由,乾隆帝曾有過解釋:「皇祖御書鈐用諸璽,皇考制箱以藏之,惟留是寶於外以鈐用御書。予小子敬遵成典,收藏皇考御寶時亦留是寶於外,常鈐用焉。是寶也,經三世而一例寶用,且將垂之奕禩而無窮,豈以追琢其章哉?蓋取義有足重耳。」可以說,雍正帝、乾隆帝之所以一再重鐫康熙帝「敬天勤民」璽,更多的是為了繼承和發展康熙帝「敬天勤民」的寶貴思想。他們重視的並不是寶璽本身,而是「敬天勤民」四字所蘊含的意義和思想。正如乾隆帝所說:「匪貴其材,實珍其義。」從這個意義上講,「敬天勤民」不僅是康熙帝的座右銘,也是雍正帝、乾隆帝的為政之本。寶璽本身的一再複製並不影響我們對其所蘊涵的深刻意義的理解。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隆敕命之寶」,清乾隆,壽山石質,螭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3.3cm見方,通高13.4cm,紐高5cm。

寶四周淺浮雕夔龍及曲線紋飾,上部雕形態各異的螭龍,其印體和邊飾的做法與雍正元年(1723)刻制的「雍正御筆之寶」如出一轍,可知乾隆帝此寶是利用宮中原存的早期成品刻制的。此寶應專鈐於乾隆帝發布的敕書之上,其地位與「二十五寶」之中的「敕命之寶」同,為乾隆帝諸寶璽中規格較高者。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八徵耄念之寶」,清乾隆,碧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3cm見方,通高11cm,紐高5。4cm。附系黃色綬帶。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古稀天子之寶」,清乾隆,碧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9cm見方,通高10.8cm,紐高5.2cm。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隆御筆」璽,清乾隆,田黃石質,子母獅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4.7cm見方,通高6.2cm,紐高3.5cm。

此寶與「所寶惟賢」、「德日新」為一組配合使用,是乾隆帝寶璽中鈐用較多的一方。如著名的「三希堂」匾上就鈐有此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隆宸翰」璽,清乾隆,昌化石質,隨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璽,漢文篆書。面8.4cm見方,通高15.2cm。

此璽用昌化雞血石刻治,印石雞血雖然不多,只絲絲縷縷散佈於頂端,但質地卻極溫潤,近似於牛角凍。尤其是雕刻者依據材質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構思,精心布局,使之成為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如篷的荷葉密密而布,點點紅蕊或含苞,或怒放;荷叢中雙鶴漫步,悠閑自得;鴛鴦比肩而游,魚兒嬉於水底。荷葉間有蜻蜓、蜘蛛、青蛙、小蟹、鷺鷥等鳥蟲,生機勃勃,使人自然聯想起南國水鄉的迷人景色。整個作品設計新穎獨特,雕琢精微細膩,形象生動傳神,被人喻為「巨靈妙手,小幅丹青」,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是乾隆帝寶璽中雕制最為精美者之一。

該印本為文人印章。印體四周山石間有時人題記多處,書法靈動,詞句雋永,極富韻致。其中前面石上作者題款云:「蓮塘三十里,四面起清風。鴛鴦飛不去,只在藕花中。己卯夏日過西湖,見蓮花爛漫,摹之於石,以博大雅一哂云爾。」可知此印製作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取材於西湖景色。通過題記,不難想像作者對自己的作品相當滿意,並經常和朋友同好一起品評的情狀。

這件當初抒寫文人雅興的案頭清供,是什麼時間、通過何種途徑進入宮中收藏的,今天已無從了解。乾隆帝將其刻成御用璽印後,同樣愛不釋手,經常鈐蓋於其御筆書畫之上,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位風雅皇帝的文人情調。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乾隆御賞」竹根印,清乾隆,長2.1cm,寬2.1cm,高1.7cm。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毓慶宮」璽,清嘉慶,青玉質,蹲龍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8cm,長4.6cm,通高7cm,紐高3.2cm。

毓慶宮位於內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乾隆五十九年(1794)和嘉慶六年(1801)分別添建、擴建,光緒年間曾加以修繕。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後作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十二歲到十七歲間一直居於此宮。嘉慶皇帝五歲時曾與兄弟子侄等人居於此宮,後遷往擷芳殿,乾隆六十年(1795年)即位後又遷回毓慶宮。嘉慶帝親政後,規定此宮不再讓皇子居住,關於此,嘉慶帝在《毓慶宮記》中寫道:「予之不令諸皇子居此宮者,亦敬法皇考,慎簡元良,維持久遠,非敢別有創造為幾暇游觀之地。敬申此義,書於宮庭,觀斯記者,亦可知予承先垂後之深意矣。」但同治、光緒兩朝,此宮均作為皇帝讀書處,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繼德堂寶」,清嘉慶,青玉質,雙螭紐,漢文篆書。面圓形,徑6.8cm,通高5.5cm,紐高2.1cm。寶用檀香木八方匣盛裝。

繼德堂實際上是乾隆帝為將來的繼位者準備的居所,最早是在熱河避暑山莊內。按照乾隆帝的意願,他歸政後仍要繼續訓政,在避暑山莊的居所一如其舊,不做變更。故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開始為嗣皇帝另建新居,並命名為「繼德堂」。乾隆帝對自己這樣做的解釋是:「此間煙波致爽,昔年皇祖所常居。予數十年燕適於此,山莊內無更似此寬敞之處。歸政已近,自當豫為構造嗣皇帝之居。前年已命所司於松鶴齋後隙地,一如煙波致爽之制。今歲來此,工已落成,因名其堂曰『繼徳』。蓋以京師大內而論,正殿宮闈自應為嗣皇帝臨御之所,而予則早葺寧壽宮,以為娛老之地矣。若山莊只為避暑而來,並非正朝,又當別論。」當乾隆帝宣布傳位於顒琰後,此處便被賜給顒琰居住。與此同時,在皇宮之內,乾隆帝亦沿此成例,將毓慶宮作為嗣皇帝居所,並將其後殿也命名為「繼德堂」,親書匾額懸於此處。繼位後的嘉慶帝一直居住在這裡,直到乾隆帝去世。正因為如此,「繼德堂」在嘉慶帝繼位早期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嘉慶帝極少到避暑山莊,此璽當是存放於宮中繼德堂的御用之物。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嘉慶御覽之寶」,清嘉慶,壽山石質,隨形雕山水小景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長4.3cm,寬3.1cm,通高8.5cm。

該寶鈐用於嘉慶帝御覽鑒賞過的古今書畫作品之上,主要為《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編著錄過的書畫作品。據《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編「凡例」,凡三編所錄古今臣工書畫則用「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等璽。其中的「嘉慶御覽之寶」就是這方。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嘉慶御筆之寶」,清嘉慶,壽山石質,夔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8.6cm見方,通高8.5cm,紐高4.1cm。

此寶周邊滿刻淺浮雕夔龍及博古紋飾,上部雕夔龍出沒於雲間,體態生動,其質地與四邊紋飾、紐雕等都與康熙朝晚期的壽山石印章風格一致,說明此璽是嘉慶時利用宮中收藏的舊寶改刻的。這也是帝後寶璽製作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嘉慶宸翰」璽,清嘉慶,壽山石質,通體淺浮雕松石小景。漢文篆書。面3.3cm見方,通高7.5cm。

此寶質地一般,有微細裂痕,顏色深淺不一,但治印者因形就勢,用淺浮雕技法雕出蒼松、山石、亭榭,布局恰到好處,巧妙地掩蓋了石材本身的瑕疵,堪稱妙品。此寶在嘉慶帝御筆上鈐用較多。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傳心基命」璽,清嘉慶,青玉質,雲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4.1cm見方,通高7.3cm,紐高3.1cm。

「傳心」,指繼承古代賢王聖哲之心法,宮中一處名為傳心殿的宮殿內所祭祀的對象為伏羲、神農、軒轅、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即可為證。「基命」,語出《詩?周頌?昊天有成命》「夙夜基命宥密」,原是頌揚周成王為繼續光大文武之業而竭盡心力,後多用於頌揚帝王之德。嘉慶帝以此為文刻璽,自有其深意。

此璽與「嘉慶御筆」、「毓慶宮」相配成一組,並刻制了多套,是嘉慶寶璽中同一璽文復刻較多者,原存嘉慶帝做皇太子和繼位初期所居住的毓慶宮內。通過與之相配的其他二璽,可以略窺嘉慶帝毓慶宮時期生活之一斑。在這裡,他一方面要進行一些藝事活動,怡情翰墨,故有「嘉慶御筆」之璽;另一方面還要學習治國方略,故有「傳心基命」之璽。嘉慶帝自己也說:「傳心基命,帝心之宥密可見。」其所傳所基者何心何命?當然是聖人之心、乾隆之命。此時的嘉慶帝對乾隆帝的成命奉之若天,同時亦圖有所振作,此正與周成王以自身的努力使文王、武王開創的基業得以發揚傳承的事例相若。可以說,這方寶璽基本反映了嘉慶帝毓慶宮受教階段真實的生活和心理狀態。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保泰持盈」璽,清嘉慶,青玉質,瑞獸紐葫蘆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4cm,長4.1cm,通高3.1cm,紐高1.9cm。

「保泰持盈」,意即當人處盈泰之時,更要常懷敬慎之心,以使圓滿狀態得以保持,即以謙慎之心處盈泰之時。

清代皇帝中最早系統提出「保泰持盈」思想的是乾隆帝。乾隆中葉,統一新疆戰事勝利之後,清朝進入了全盛時期,乾隆帝的施政策略也發生了變化,「持盈保泰」屢屢出現在其御制詩文中,並不斷得到闡發。「重熙累洽誠斯日,保泰持盈亦此時」;「惟益勵持盈保泰之心,夙夜倍切,永兢此意,願與中外臣民共之」。「持盈保泰」逐漸成為一項基本的治國方略。

嘉慶帝繼位後,仍然以此為施政要略,多次申明,並時時以「艱哉時保泰,凜若慎持盈」自勉。道光帝在追述其父功績時,也把所謂「九有歸懷」的局面歸因於嘉慶帝的「承累洽重熙之治,著持盈保泰之規」,說明嘉慶帝對「持盈保泰」的方略同樣是非常重視的,此方寶璽可以說是一個例證。

提倡「持盈保泰」,以防止皇帝個人因盈泰而驕奢,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但將其作為治國方略,則會使統治集團逐步喪失進取精神,為維持現狀而「護守成憲」,各種危機就會接踵而至。乾隆朝晚期以後的社會就是如此。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嘉慶尊親之寶」,清嘉慶,壽山石質,隨形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9.7cm長,9.3cm寬,通高17.8cm。

「尊親之寶」一般在新皇帝即位不久後製作,為上尊謚或徽號而用。此方「嘉慶尊親之寶」在嘉慶初年的乾隆帝裕陵的神道碑上已經使用,是嘉慶帝寶璽中製作較早的一方。

寶周身雕山石樹木和出沒於其間的螭龍,並有代表「天保九如」的圖案穿插其間,頂端有總括所雕形象含義的「瑞葉九如,萬壽無疆」的題記。其雕刻細膩傳神,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

寶身正面下部有「含章發采,鏤形九如,義標雅什,珍儷璠璵。旃蒙大淵獻月在執徐」的題款及「清宮」、「鑒賞」印記。據《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是為歲陽;「在亥曰大淵獻」,是為歲名。「旃蒙大淵獻」即乙亥年。從題款和印記可知,此寶的雕制至少是在乾隆二十年(1755,乙亥年)由內府御用工匠完成,以為祝壽之用,至嘉慶初年又刻上現在的印文,因此此寶表現了乾隆年間宮廷壽山石雕刻水平。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珠林三編」璽,清嘉慶,青玉質,蹲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3cm見方,通高5cm,紐高2.2cm。

「珠林三編」是《秘殿珠林》三編的簡稱。《秘殿珠林》是內府收藏釋道題材書畫的著錄書目。乾隆九年(1744)和五十八年(1793)分別有初編和續編。嘉慶年間,又收集前編、續編所未載入的順、康、雍、乾四朝宸翰千餘件,嘉慶帝御筆書畫、臣工所進及舊編缺略者又千餘件,編輯而成《秘殿珠林》三編,成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其「凡例」所定諸璽使用情況為「恭遇列聖宸翰、皇上御筆則用『珠林三編』……『秘殿珠林所藏』……凡二璽。古今臣工書畫,則用『嘉慶御覽之寶』……凡五璽,又加『珠林三編』,以示別於續編。」此同樣為鑒別清宮書畫收藏的標誌性寶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寶笈三編」璽,清嘉慶,青玉質,蹲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3cm見方,通高5cm,紐高2.3cm。

「寶笈三編」即《石渠寶笈》三編的簡稱。此璽是《石渠寶笈》三編著錄內府收藏書畫作品必鈐寶璽。《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三編「凡例」規定:「恭遇列聖宸翰、皇上御書則用『珠林三編』或曰『寶笈三編』、『秘殿珠林所藏』或曰『石渠寶笈所藏』凡二璽。古今臣工書畫則用『嘉慶御覽之寶』、『嘉慶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或曰『秘殿珠林』、或曰『石渠寶笈』,凡五璽。又加『珠林三編』或曰『寶笈三編』一璽,以示別於續編。」此為鑒別清宮書畫收藏的標誌性寶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嘉慶鑒賞」玉章,清嘉慶,通高4.2cm。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道光御覽之寶」印,清道光,通高9cm,紐高4.4cm,印文11.4cm見方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慈禧太后御筆之寶」,清晚期,檀香木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25.3cm見方,通高16.7cm,紐高7.3cm。附系黃色綬帶。

慈禧晚年,怡情翰墨,尤喜書「龍」、「福」、「壽」等大字用於賞賜,亦喜書巨匾,懸於宮殿之中。雖多為代筆,然仍鈐其巨璽。故慈禧太后晚年製作了許多大型寶璽,如「慈禧太后御筆之寶」、「慈禧太后之寶」、「和平仁厚與天地同意」璽、「數點梅花天地心」璽等。由於這些寶璽體量巨大,玉石等材質找尋不易,也不好鈐用,故都是用較輕的檀香木製作。這方慈禧太后御筆之寶即其巨璽之一,鈐用於其御書大字或匾額之上,為迄今所見最大的帝後寶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慈禧太后御筆之寶」,清晚期,銅質,青金石柱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3.5cm見方,通高11cm,紐高10.7cm。

慈禧太后是清代后妃留有墨跡最多的一位。此寶常鈐用於其御筆書畫之上。慈禧太后御筆多為代筆,翰墨、匾聯代筆者有潘祖蔭、張仁黼等,繪畫代筆者為繆嘉蕙及屈兆麟等。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慈禧太后御覽之寶」,清晚期,壽山石質,隨形雕龍鳳瑞獸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0.4cm見方,通高12cm,紐高9.9cm。

此璽為慈禧太后的閑章。值得注意的是,其印體雕刻極為精微細膩,尤其是鳳鳥佔滿印的頂端,似乎將其下的龍和麒麟攬於雙翼之下,形成鳳上龍下的態勢,這與當時慈禧太后的權勢相呼應。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貴妃之寶」,清晚期,銀鍍金質,蹲龍紐方形璽,滿漢文篆書。面13.1cm見方,通高9.8cm,紐高5.9cm,附系黃色綬帶。

此寶寶文為滿文和漢文篆書「貴妃之寶」四字。貴妃之寶是冊立貴妃時頒發的用以證明貴妃身份地位的信物,為宮廷重要的典章文物。關於貴妃金寶,《清史稿》記載:「皇貴妃金寶,清、漢文玉著篆,蹲龍紐,平台,方四寸,厚一寸二分。貴妃金寶,與皇貴妃同。」 此方貴妃之寶除材質外,均與上述規制相符,為晚清時期製作的。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所樂自在山水間」璽,清晚期,檀香木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9.6cm見方,通高9cm,紐高4.5cm。

此璽為晚清敬懿皇貴妃的閑章,與「敬懿皇貴妃之寶」、「靜者之懷和若春」璽共為一組,儲於一木匣中。敬懿皇貴妃,赫舍里氏,初以嬪侍奉同治帝,同治十三年(1874)由瑜嬪晉封為瑜妃,光緒二十年(1894)又晉封為瑜貴妃,宣統繼位後晉封為皇考瑜皇貴妃,1913年被末帝溥儀尊封為皇考敬懿皇貴妃,是小朝廷時期著名的四大太妃之一。她天資聰穎,能畫山水,墨筆作蘭、自題小詩,常署「懶夢山人」之款,《清宮詞》中有專門詠她的詩篇:「懶夢山人冰雪姿,婕妤寵幸冠當時。焚香綉佛應多暇,自繪林巒綴小詩。」才學在晚清后妃中首屈一指。其一生共刻制過七八十方印章,數量之多僅次於慈禧太后。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大雅齋」組璽,共四方,分別為「大雅齋」璽、「天地一家春」璽、「澂心正性」璽、「樂壽堂」璽,共貯於一木匣之中。四璽皆檀香木質,荷花紐方形璽,漢文篆書。其大小相同,皆面寬1.2cm,長3.1cm,通高3.7cm,紐高1.6cm。

這是一組慈禧太后通用的閑章。其中「大雅齋」、「天地一家春」、「樂壽堂」均為宮殿璽。大雅齋在宮中和圓明園均有,此璽所指當為宮中養心殿後殿的大雅齋,是慈禧太后經常光顧揮毫染翰之處,清人宮詞中的「大雅齋中寫折枝」即指此事。天地一家春在圓明園,位於九州清晏東路,為妃嬪寢宮。慈禧太后當年也住在這裡,並受到咸豐帝的寵幸。對此發跡之地她一直念念不忘,故製作多方「天地一家春」璽。樂壽堂亦有多處,此璽所指蓋為宮中寧壽宮中的樂壽堂,慈禧太后曾居住於此。關於樂壽堂,乾隆帝在其《題樂壽堂詩》注中曾講道:「向以萬壽山背山臨水,因名其堂曰樂壽,屢有詩。後得董其昌《論古帖》,知宋高宗內禪後,有樂壽老人之稱,喜其不約而同,因以名寧壽宮書堂,以待倦勤後居之。」晚清時這裡是慈禧太后的重要活動場所。

「澂心正性」為成語璽,「澂心」即澄心,指人思想純潔、清靜,出自《淮南子?傣族訓》:「凡學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亂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見其始終,可謂知略矣。」澂心正性意為澄清思想,理順情志,表明思想純正與情志端正同樣重要,只有加強品德修養,才能通達治國方略。清代在宮中長春宮前門和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東間都懸掛有「澂心正性」匾額。慈禧太后以此為文,刻制了多方寶璽,鈐蓋於其御筆書畫之上,亦表明了同樣的意思。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大清皇帝之寶」,清晚期,檀香木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5.6cm見方,通高9.8cm,紐高4.9cm。附系黃色綬帶。黑漆木匣承之。

光緒末年到宣統年間,新政與立憲成為國家政局的一大至要。清政府國家機構圍繞著君主立憲體制進行了一系列制度的轉化。光緒三十四年(1908)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中明確規定:「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此方「大清皇帝之寶」便製作於這一時期,似應鈐用於新政或立憲後向中外頒發的文書上,但迄今為止還未發現鈐用的文件。而此寶本身也無使用痕迹,刻寶時所著墨跡如初,抑或是預先製作,還沒有來得及使用,預備立憲便宣告破產,故而被束之高閣。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同道堂、御賞」璽,清咸豐,二方一組,共裝於一黑漆盒內。其中「同道堂」璽,青田石質,光素,篆書。面2cm見方,通高8cm。「御賞」璽,田黃石質,光素,篆書。面寬1cm,長2cm,通高5cm。

兩璽原是咸豐帝奕詝所用的閑章。咸豐十一年(1861)七月,咸豐帝病逝於熱河避暑山莊,臨終前遺詔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嗣皇帝處理政務。同時將「同道堂」、「御賞」兩方小璽分別賜給載淳和皇后紐祜祿氏,並規定凡以後下發諭旨必須鈐用此二璽為憑。據《熱河密札》記載:「兩璽均大行所賜,母后用『御賞』璽,上用『同道堂』璽,凡應硃筆處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於載淳年幼,「同道堂」璽便被其生母慈禧太后控制,代子鈐印,從而取得了干預朝政的權力。

二璽作為諭旨下發的憑證,其使用從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始,約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結束,是晚清政治的見證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咸豐鑒賞」璽,清咸豐,壽山石質,卧獅紐圓形璽,漢文篆書。面徑3.8cm,通高3.1cm,紐高1.5cm。

此種圓形「××鑒賞」璽的刻制始於乾隆帝,以後歷朝皇帝皆有仿製,主要鈐蓋於內府收藏書畫。咸豐帝此璽的印紐雕工為清早期壽山石印紐的風格,應是利用舊璽改刻的。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咸豐御覽之寶」,清咸豐,壽山石質,隨形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9.3cm,長9cm,通高13cm。

此璽三面都有題款,分別為: 「惟清」、「堅栗精密,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心逸」、「玉蜜滋」。其中「心逸」為題款者的名號,可知此璽原非宮中之物,被宮廷收藏後才被改刻為咸豐帝御用寶璽。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克敬居」璽,清咸豐,田黃石質,瑞獸紐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8cm,長4cm,通高4.8cm,紐高2.8cm。

「克敬居」位於內廷西六宮之一的咸福宮後院正殿的同道堂內,道光三十年(1850),咸豐帝在同道堂為道光帝守孝,期滿後仍經常居住於此,故這裡與咸豐帝有關的遺存較多。其中咸豐帝御筆楠木填石青滿漢文「克敬居」匾就懸掛在這裡。「克敬」語出《尚書?太甲中》:「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意即天於人無親疏,惟敬能親。居名「克敬」,並刻此璽,反映出咸豐帝克敬於天的思想。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咸豐之寶」,清咸豐,墨晶質,獅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6.2cm見方,通高12.3cm,紐高5.7cm。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慈安端裕皇太后之寶」,清同治,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滿漢文篆書。面13cm見方,通高9.5cm,紐高4.7cm。附系黃色綬帶。

此寶寶文為滿文和漢文篆書「慈安端裕皇太后之寶」,為同治帝給慈安皇太后上徽號時所製作的徽號寶。慈安端裕皇太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咸豐帝為皇子時即侍奉於潛邸。咸豐二年(1852),被封為貞嬪,不久晉封為貞貴妃,後又立為皇后。同治帝繼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曾在同光年間與慈禧太后一起兩度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崩逝。其徽號在同光年間累有疊加,同治帝繼位時尊稱皇太后,加徽號「慈安」,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大婚時又加徽號「端裕」。此寶就是同治帝大婚加「端裕」徽號時為其製作的。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同治尊親之寶」,清同治,水晶質,連環橋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4.8cm見方,通高5.2cm,紐高2cm。

同治帝寶璽。此寶用一塊水晶雕制,尤其是橋紐及連環,雕刻難度很大,不易成型,故十分難得。此寶曾鈐於慈安皇太后、慈禧太后《行樂圖》以及咸豐帝定陵神道碑之上。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珍妃之印」,清光緒,金質,龜紐方形璽,滿漢文篆書。面11cm見方,通高11.5cm,紐高8cm。

此印印文為滿文和漢文篆書「珍妃之印」四字。清代后妃中被封為珍妃者,除光緒帝珍妃他他拉氏外,還有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其於道光五年(1825)八月晉封為珍妃。從此印的紐式、印文風格分析,當是光緒帝珍妃之印,是反映晚清后妃冊封制度的重要典章文物。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青玉交龍紐「宣統御覽之寶」,清末,通高9.4cm,紐高5.1,印面12.9×12.9cm。清宮舊藏。

此印為青玉質,交龍紐,「宣統御覽之寶」陽文鐫刻。

《宣統寶譜》錄「宣統御覽之寶」共4方,印文大小尺寸不等。這是其中較大的一方,曾鈐於溥儀御覽過的字畫上。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珣皇貴妃之寶」,清宣統,金質,蹲龍紐方形璽,滿漢文篆書。面13cm見方,通高12.8cm,紐高4.1cm。

此寶寶文為滿文和漢文篆書「珣皇貴妃之寶」六字,為晚清冊封寶印。珣皇貴妃,同治帝妃,大學士賽尚阿之女,最初封為珣嬪,後晉妃。光緒二十一年(1895)晉封為珣貴妃。宣統繼位後尊封為皇考珣皇貴妃。1913年加封為皇考庄和皇貴妃。1921年去世。此寶即是宣統初年尊封其為珣皇貴妃時所製作的。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清代印璽圖鑑大全

「無逸齋精鑒璽」,清宣統,象牙質,光素長方形璽,漢文篆書。面寬2.4cm,長4.9cm,通高5.9cm。

無逸齋位於紫禁城養心殿東院,清代末帝溥儀在宮中居住時可能用於存放書畫等藝術品,故有「無逸齋精鑒璽」之製作。宣統「無逸齋精鑒璽」共有兩方,小朝廷時期,曾對收藏於宮內的古代書畫進行過清點,鈐蓋「宣統御覽之寶」、「宣統鑒賞」、「無逸齋精鑒璽」等璽。此璽即是其中之一,是鑒別清宮書畫收藏的重要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