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數1億粒米!老師回應:這題沒問題!

數1億粒米!老師回應:這題沒問題!

近日,各個家長群里瘋狂轉發一份「奇葩」作業

上述數學作業發出後,有家長看到後不經思索回復收到,但仔細一想,有家長開始懵了

1億粒米

到底有多重?

要數多久?

看到這道題後,

很多網友都驚呆了!

網友答案更是五花八門

小編直接看暈了

有網友給出了可參考的解決方案

演算法一

1億粒米,不眠不休要數一年!

所以要數1億粒米

不吃不睡地數

時間最少要1年!

演算法二

重2噸,要數3年!

演算法三

1億粒米重8噸

600粒米左右為50克

1億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千克

若以10千克一袋米計算

起碼要833袋大米!

老師,我家裡起碼要有個糧倉

才能完成作業啊~~

截圖被家長傳到網上後,

迅速上了熱搜!

有人罵:這是什麼神經病作業?

有家長直言:「我不會幫孩子做,我孩子也不會這樣做!」

數學老師點評:這是一份好作業!

正當有網友們瘋狂吐槽這份奇葩作業時,幾位一線的數學老師看完這份作業卻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反而紛紛認為:這是一份好作業

當事數學老師現身:沒毛病!

為什麼會出現網友和數學老師截然相反的態度呢?

來聽聽布置這份作業的蘇老師本人是怎麼說的吧。

有媒體記者輾轉聯繫上了布置作業的佛山蘇老師,老師說:「前日剛學了四年級第一單元《億的認識》,通常我會布置一些數學實踐作業,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

老師表示,她的初衷是讓孩子先數出100粒米,了解大概有多少,那麼10個100就是1000,如此類推,估算和想像出1億粒米,感受1億是多大的數字,而不是真的去數1億米粒。

據悉,該班40多個同學中已有約10個同學完成了作業,孩子們還說玩得很開心,沒完成的同學也可以留在周六日完成。

這些孩子是怎樣完成的呢?

原來,這10個同學都採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

有的同學自己想出了用量杯量米,然後再去稱的方法

有的同學則先用家裡的小碗或牙籤筒裝一些米,然後數出有多少粒,再進行估算

「通過這個作業,孩子們可以運用學過的舊知識去解決新問題,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老師表示,每次布置作業,她都會考慮到學生水平,確保作業是在孩子們可以完成的範圍內。其實早在幾年前,其他學校也曾試過讓學生體驗類似的作業,並不算什麼新鮮事。

之所以這次造成比較大的反響,老師說,「可能我在家長群沒說明白,讓部分家長有誤會,孩子們在課堂上是能理解這份作業的意思。網傳的截圖沒有截完整,當天晚上10點多,我還在跟家長們溝通解釋。」

事實上,蘇老師的家長們大多對老師的這項作業非常支持:

除了數一億米粒,課本里有趣的數學作業不少

杭州長壽橋小學五年級數學老師陳金晶說:事實上,如今的數學教材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每個年級都會穿插一些非常有趣的數學活動和數學探索。優秀的數學老師往往會根據這些內容,延伸出很多有趣的數學作業。

比如,六年級下冊總複習里有一個單元是數學設計,她根據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給孩子們布置過一個用數學原理制定旅行計劃的作業。有孩子還真的運用數學知識制定了一個旅行計划出去痛痛快快玩了一趟!

比如,部編版二年級數學書上冊第一單元是測量。學習完這個單元後,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的張曉燕老師給班上孩子布置的作業是:不用任何測量工具,測量出身邊各種物體的長度或高度。

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張老師班上許多孩子居然都能做到,測量的準確率八九不離十。如何做到的?

張老師說,不過是運用勤加練習+數學原理的運用而已。

其實小學數學課本里的一些比較有意思數學探索還真不少,比如在六年級課本里就有:

探索自行車的奧秘、確定運動場的起跑線、節約用水,綠色出行等和生活戚戚相關的數學問題的探索。

比如,三年級額數學書里有怎樣認識身份證上的編號,怎麼編寫身份證的編號等等……

保俶塔實驗學校的張曉燕老師說:數學,本來就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學科,只是,前些年,全社會的焦慮、孩子升學的壓力把數學妖魔化了。有的培訓機構把數學變成了機器化、流水線上的加工廠,變成了升學選拔的篩子、打人的棒子,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和對數學的興趣。

她介紹,奇葩的數學題並不是這位老師的首創,有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物理學家費米,簡直以出奇葩題目給學生為樂,例如: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芝加哥有多少鋼琴調音師?

費米最著名的一次數學奇葩題實戰是他在領導的曼哈頓計劃中估算核爆當量的。1945年7月16日早上5點半左右,原子彈引爆成功時,費米呆在距離爆炸中心10英里處。爆炸40秒後,爆炸的氣浪到達費米所在地,他將事先準備好的碎紙片從離地六英尺高的地方灑落,紙片被氣浪捲走,他根據紙片飛行的距離(兩米半)估算了核爆炸的「當量數」約為一萬噸TNT炸藥。後來證明這個結果和儀器測量值十分接近。

後來,人們把這類問題稱為「費米問題 (Fermi Question)」。

當你驚訝於他的過程如此簡潔時,更應該驚訝他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體現出來的思考能力,數學之美也體現在這裡。如果你能拿數學工具來解決問題,那麼不管你的方法多複雜,這裡面的基本思想都應該是簡單的。

運用數學知識來認識這個世界,就像戴上一副X射線眼鏡通過現實世界錯綜複雜的表面現象看清本質。所以我們的孩子不要僅僅在書桌前刷題來學習數學,他們更需要運用數學的知識,更好的思考。

張曉燕老師認為,類似於「數一億粒米」這樣的數學探索,應該多出現在孩子們的數學作業單上!

各路網友曬奇葩作業題

這邊大米還沒數完,那邊新的奇葩作業又上架了。

最近,還有網友在網上抱怨說,孩子上幼兒園時,老師布置了一道「奇葩作業」——每天晚上畫同時間的月亮,連續30天。

孩子好表現,「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半夜12點的月亮……

因為孩子白天要上學,家長怕孩子睡眠不足白天犯困,就決定自己每天等到半夜替孩子拍一張月亮的照片讓他白天臨摹,這樣一個月下來,就瘦了8斤

微博熱搜上還看到了家長的吐槽,讓人哭笑不得。

網友熱評:

@哭是為了歇斯底里: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奇葩的?真的,讓孩子自己動手畫,家長陪在身邊看著就好了,為什麼還要代勞呢?畫一個月同時間的月亮,這也是為了讓孩子了解了解,這麼簡單的畫畫還需要代勞嗎?有點寵溺吧!自己的觀點,不喜勿噴!

@甬說:看不到作業奇葩在哪裡。培養規律性認識,在規律的時間看規律的天象,看不到就順其自然,這很難?家長寧可越俎代庖,也不願循循善誘,還好意思抱怨?

@楊井小粉:作業一點都不奇葩。家長才奇葩。就像小時候老師讓我們養金魚養植物養蠶記錄下生長情況,每周畫簡報。這種作業需要代勞嗎?

還有網友關注到這個「減肥方法」,覺得可以嘗試的。

@旺忘:居然瘦了?看來只有堅持才是減肥的王道啊!

@yiyifefei:一個月瘦7斤?我願意畫一年……

@咖邢女士:就這麼跟你說吧,我的體質連續畫300天也不會瘦的。

看看網友吐槽還有那些奇葩作業呢?開學快兩周啦,你也遇到了「奇葩作業題」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號「上海升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各種通用機械的原理動圖,看後秒懂!
現在不逼孩子努力,將來註定顛沛流離!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