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細思極恐,這才是《桃花源記》里不足為外人道的真相!

細思極恐,這才是《桃花源記》里不足為外人道的真相!

首先讓我們重讀《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有非常強烈的空間感,溪水,桃林,良田耕地,讀者像是遊客一樣,被陶淵明推入了世外桃源。

但這場景布局可是相當有講究,漁樵耕讀是文人雅客心中最理想的生活形式。而桃花源記也正是一步步,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等等,那讀呢?漁樵耕圓滿了,可這全文都沒有看到讀。

這就必須得膜拜陶淵明的故事結構之美了,讀書人,是寫故事的陶淵明也是讀故事的你我。

在西方文學批評專業里有這樣一個概念:沒有讀者就沒有作品。

這個文學概念早在幾千年前就被陶淵明用在了文學創作中。

陶淵明故事的結構特別棒,漁樵耕讀的農耕理想通過千百年讀者的賞閱,成為了一種跨越時間的作品結構。你我早就中了陶淵明的圈套,心懷桃花源的理想,鑽進了陶淵明的故事中去了。

不過也是,桃花源正是因為是中國人世代不移的理想,才成為了真正中國人的理想鄉。

除了空間感,時間感也是文章很有趣的部分。

桃花最盛是三月,桑竹茂盛的季節是五月和七月。在景色描寫中,陶淵明,根本沒有明說,卻將時間感固定在風景中,讓人上來就開始迷失在時間的隧道里。

時間混亂的風景,直接開啟了一個更為離奇的故事。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這是一個相當有時間感的故事,要是一天你遇上一個跟你差不多大的,他說他是唐朝人,你會不會震驚的說不出話?

打亂時間,卻不凌亂,很有美感。

當然如果太離亂,就會有人單純把這故事當作幻想小說,但是高明的陶淵明才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問今是何世?」

我們的課本上都照本宣科地將這解釋為,「現在是哪個朝代?」

其實不妥,避秦時亂的古人,對朝代哪有什麼了解,他們最接近的是春秋戰國諸侯紛爭的時間,對朝代沒有多大感受。

這裡的今是何世?應該解釋為,今是秦幾世。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稱始皇帝的第一年)有一道著名詔書:

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數記計,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今是秦幾世?

一個「世」字,將故事拉到現實,一個原本因為時間感空間感撲朔迷離的故事,因為一個字,增加了極其可信的真實度。

懷疑,相信,懷疑,相信。桃花源正是在不確信中,鞏固了自己絕妙的藝術地位。

臨別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我們都好可惜,這樣一個理想的村落,為什麼不足為外人道呢?

因為美好總是會被破壞掉。

哥倫布想要去東邊,卻意外發現了新大陸,他震驚了,世上竟然還有這樣財富遍地的黃金國?然後將美洲的「文明」「野蠻」地毀於一旦。

漁人就是哥倫布,他答應得村子好好的,不會告訴別人,但是一回到自己的世俗社會裡,就告訴了太守。但是幸運的是,漁人沒有找到回去的路,也就沒有機會摧毀掉桃花源。

桃花源沒有遭受新大陸的厄運,這才是中國式的理想主義。

關於理想,陶淵明也寓意得很明白了。

通往理想的道路,沒辦法複製。跟隨別人的腳步,是到達不了桃花源的。

需要好的時間,恰當的地點,當然還要有一點絕妙的運氣。

桃花從此有了理想的徵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也未免不有為理想獻身的意思。

桃源鄉就成了這樣一個概念,它就在那,你該去追,但你不能停留。

最後,作為課後思考題,給大家說一個細思極恐的桃花源腦洞小故事。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千」是空間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從人從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

「百」是時間概念,指把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一百刻(請參閱「百刻制」)。

因此,「千百」一詞合成了類似「時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詞指在廣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並且相互交錯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東西走向的土埂。

但同時阡陌也作,通往墳墓的小路。

「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很多人描述死亡前夕看到的畫面,都是說不遠的地方,有個亮光在指引著他,由此可知,遇難的漁人正邁向死亡。「便舍船,從口入」,這證明漁人此刻已死,之後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是在徹底腦死之前的一些幻想。

也許從來沒有桃花源。

只有一個因為戰亂枉死的漁民與一村難民穿越時間的相遇。

漁人託夢於太守,太守遍尋不得。

南陽劉子驥尋桃花源一生未得,死後方入。

因為,那裡是靈魂棲居之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隋唐第一好漢李元霸蓋世武功之謎?
千古一女皇,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奮鬥之旅!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