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戲子滅國:小唐太宗的自取滅亡之路

戲子滅國:小唐太宗的自取滅亡之路

原標題:戲子滅國:小唐太宗的自取滅亡之路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出現了五代十國,成為了亂世之世。然而在宋朝建立前並非沒有一統天下之人,後唐庄宗就有這個機會,最後卻落得伶人亡國的結局。

李存勖是當之無愧的戰神,就連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


自913年滅燕開始,僅用3年,李存勖便通過一系列戰爭,盡奪後梁在黃河以北除黎陽(今河南浚縣東)之地。917年與922年,李存勖兩次驅逐南下契丹大軍後,於923年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稱帝,沿用「唐」為國號,又追贈父祖三代為皇帝,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史稱後唐。其後,李存勖攻滅後梁,統一北方。


李存勖建立的後唐是五代當中疆土最大的一個王朝,它不僅佔據有原來後梁的全部疆土,而且還佔據了關中、漢中、兩川等地區。當李存勖收降李茂貞建立的岐,並攻滅王建所建立的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時,南方諸國無不震恐懼怕,以為大唐真的「復活了」。


對於李存勖的武功,後世都給予了肯定,稱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宋代文學家蘇轍稱「唐庄宗勇而善戰,與梁人夾河相攻,十戰九勝,涉河取鄆,不十日而克梁,威震諸國。五代用兵,未有神速若此者也」。中國近代史大家呂思勉甚至將其與李世民相比「庄宗為人,頗似唐太宗,其用兵之剽悍,或且過之。」

然而得到天下的李存勖也不再是之前那個軍紀嚴明、體恤百姓的晉王。


李存勖以唐朝的繼承者自居,在各個方面恢復唐朝的東西,甚至包括宦官。滅梁之後,他要求各地將都要前朝宦官不論貴賤統統遣送到洛陽,結果朝中宦官竟然多達上千人。李存勖於是像從前的唐朝一樣重用這些宦官,讓他們在後唐又重新掌權,唐朝宦官專權之局竟然再次死灰復燃。


不僅是宦官,李存勖出身貴族喜好玩樂,自此不問政事,讓皇太后行誥令,皇后劉氏行教令,令出多門,政治一片混亂不說。劉氏生性貪婪吝嗇,不但和李存勖一同聚斂錢財,還派人到各地經商,連柴火果蔬之類都要加以販賣,從中獲利。四方貢獻的錢財都據為己有,卻吝嗇不賞,只用於供養伽藍。降將如袁象先、溫韜、張全義,都通過厚賂劉氏而得到重用。


至於喜愛遊獵、暴斂貧民等事不一而足。但最為致命的是,李存勖沉迷於伶人。


據史書記載「(後唐)庄宗既好俳優,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亞子,當時人或謂之亞次。又別為優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自其為王,至於為天子,常身與俳優雜戲於庭。」

如果這樣也許還不足以亡國,在李存勖的縱容下,「諸伶人出入宮掖,侮弄縉紳,群臣憤嫉,莫敢出氣,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籓鎮,貨賂交行,而景進最居中用事。庄宗遣進等出訪民間,事無大小皆以聞。每進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軍機國政皆與參決,三司使孔謙兄事之,呼為『八哥』。」


李存勖將伶人當情報人員用,可惜這些伶人卻不甚忠心。伶人不斷的在李存勖面前誹謗諸將,李存勖經常冤殺大將,功勞最大的李嗣源也幾乎被殺。


926年,李嗣源出兵討伐叛軍卻被叛軍擁戴不得不反。此危急時刻,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從謙因李存勖一句玩笑「汝黨存乂、崇韜負我,又教王溫反。復欲何為乎?」而反,率兵攻入皇城,李存勖被流箭射中。忠於李存勖的王全斌將李扶至絳霄殿後,李因失血過多而死。王全斌大慟而去,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勖屍體上,點火焚屍。

李嗣源入洛陽殺盡叛臣,葬李存勖屍骨於雍陵,進廟號庄宗。其後,李嗣源即皇帝位,是為後唐明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寺院的鐘要敲一百零八下?
汪精衛遇刺,老婆說「放心去死,老娘一定替你報仇。」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