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漢橋話畫:《洛神賦圖》講述曹植與洛神凄美的愛情故事

漢橋話畫:《洛神賦圖》講述曹植與洛神凄美的愛情故事

洛神賦圖

以形寫神,遷想妙得

《洛神賦圖》是可以真實反映顧愷之畫風的一件作品,共有4個比較完整的版本存世,3本設色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弗利爾藝術博物館還藏有一卷元、明時期的白描摹本,而前面三者均為宋代摹本。各本構圖大體吻合,只是完殘程度不同,遼寧省博物館一本還將原文對應畫面抄錄於畫上。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最完整的北京故宮本。

顧愷之 《女史箴圖》

和《女史箴圖》一樣,《洛神賦圖》也是以手卷的形式對一篇文學作品進行圖像表現,不過這一次的《洛神賦》是一首最哀婉動人的情歌。洛神宓妃也曾經出現在屈原的《離騷》中,那是一位姿容艷麗而有些驕傲的女神,讓滿心歡喜前去求愛的屈原只落得棄而改求。顧愷之畫的洛神是曹植的洛神,是這位占天下八斗之才的曹子建用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講述的讓人哀而不傷的愛情故事。大多數的人們都接受了《洛神賦》是曹植對兄長曹丕之妃甄氏的愛戀與懷念的說法。

現在所見的《洛神賦圖》是宋摹本,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洛神賦圖》局部

在《洛神賦圖》卷中,顧愷之用了近6米的畫面來逐節描繪了《洛神賦》的內容。畫卷打開處一線松岡,往下看畫家參照賦文敘述,描寫了「相遇」、「洛神嬉遊」、「相識」、「同慶」、「離別」等主要情節片斷。畫家並沒有像處理《女史箴圖》那樣每一段以題識隔開,而是以遠近山林、清溪垂柳一些簡單的背景將各個情節串連起來,畫面的空間感在觀看時已經很巧妙地轉化為時間的行走,我們不再是在同一時間由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而是隨著景緻的穿插,走入了曹植和洛神奇遇的全部過程。

開始部分畫曹植帶著隨從由京師返回封地東阿,人疲馬倦都在極放鬆地休息,表現的是原文中所交代的「日既西傾,車殆馬煩」;曹植在洛水之濱凝神悵望,恍惚中洛神出現了,仙裳飄舉,凌波而來;其後是曹植與洛神互贈禮物,洛神和她的同伴們在空中或水上自在地遊玩,這時風神使風停止,河神命波浪平靜,水神在擊鼓,女媧也在唱歌,曹植和洛神乘著駕六龍的「雲車」出遊,一敘衷腸;最後描繪了由於「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而去,曹植乘船追蹤,期待洛神再現,但終究無功而返,曹植在渡洛水的舟中思慕不已,洛神在離岸乘舟遠去時還回頭悵望,無限依戀。整卷畫有兩個高潮,一是開始的「相遇」。

《洛神賦圖》局部

《洛神賦》中描繪洛神「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曹植筆下的洛神沒有絲毫的驕傲,而是位落落大方還帶有純真的女神,一切都在祥和之中。可是接下來就到了最後一個高潮「分離」,「洛靈感焉,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人神殊途,洛神最終還是坐著六龍雲車遠去,文魚警戒,鯨鯢夾道,水禽護衛,洛神只是揚眉回眸,終究無語。而曹植也只能獨自凝思念想,足住神留,不願離去。

這時,顧愷之對洛神的描繪再不是《女史箴圖》中的簡單典雅,而是身著璀璨五彩羅衣,手持羽扇,凌波微步,旁有亭亭幾荷,應原文中「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綠波」之句。在這一段,顧愷之將洛神身邊的山樹都有意地縮小處理,讓一切都圍繞女主人公進行,自然烘托出一位絕代佳人,引得曹植目不轉睛,很有趣的一個細節是原文中曹植的隨從們並沒有看到洛神,所以才有曹植向他們描述洛神的一段話,而在這幅畫中仔細看看,除了曹植的目光與洛神相接之外,其他人的目光都遊離於他處。

《洛神賦圖》局部

從技法上看,此卷中畫家對山水的處理與《女史箴圖》中的一樣,都是十分典型的早期中國山水畫畫法,即所謂的空勾無皴,用勻細線條勾出輪廓,再以石綠渲染,不同於成熟山水畫中極富變化的利用毛筆在宣紙上擦出多種效果作為皴法的方法。這種相對原始的技法在畫中卻恰到好處地以一種裝飾效果增加整幅作品的神秘氛圍,沒有真實感的景色更讓人有如入仙境之感。當然,這一點並不是顧愷之有意的,唐人張彥遠對隋唐以前山水畫的描述是「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說的就是早期山水雕琢裝飾味道濃厚的特點。

第一個畫《洛神賦圖》的人並不是顧愷之,而是東晉晉明帝司馬紹 (322年一325年在位),但顧愷之以及後代最優秀的臨摹者為與他們時間相近的《洛神賦》作了最貼切傳神的圖像表達,而且在其中參入了畫家自己的改動,注意到洛神手中始終拿著的那柄羽扇了嗎?原賦中是沒有的,畫中的洛神乘上六龍雲車時還拿在手裡,是不是戀戀不捨的洛神還曾經再次走下雲車呢?不然,最後羽扇怎麼伴隨的是痴情的曹植。

《洛神賦圖》局部

畫卷的主要人物在不同場景中反覆出現而形象富於變化。當神女的形象第一次展現在畫幅中時,那向天邊飛去的大雁與騰龍已經隱含著對神女形態的讚譽;接著以綠樹碧波襯托出神女那「若太陽升朝霞,若芙蕖出綠波」的光彩,纖腰長身,無言有怨,看似平淡,卻既能體現出六朝人物之體勢,又能表達含辭未露、若往若還的神女宛如幽蘭之氣度。別離時,雖水面喧囂、旌旗飛揚、笙歌嘹亮,但身處歡娛中的女神卻回首含嗔,熱鬧中反而有無窮凄怨,表現了關切遲疑的神情。曹植的形象則具有貴族詩人的風度,同時也表現了他惆悵思戀的精神狀態。

《洛神賦圖》中的主要人物與故事情節全在山水樹木的場景中展開。從對這些山水樹木的描繪中不難看出中國畫最古老的勾勒平塗的繪畫風格。山石無皴擦,樹木如張扇,布局平列,真有些「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味道,從中也能看到中國山水畫早期獨特的面貌。

《洛神賦圖》局部

《洛神賦圖》雖為後人摹本,但用筆較為精細,意致瀟洒,並從中可見某些繪畫程式的初步形成,具有原作之風。畫卷中大量對雲和水的描繪,已顯出用筆上單純的形式與千變萬化的組合。在不同段落里對水泊的描繪,描法的掌握與安排已體現出多種多樣的水的勢態。同樣纖細而連綿不斷的用筆,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有時又蕩漾迴旋,這些正是對畫中人物或驚訝、或留戀、或惆悵、或激動的情緒之烘托,由此不難判斷和理解以筆法作為獨立的藝術元素對繪畫氣氛的影響。總之,無論從富於詩意想像的內容,還是從藝術結構、人物造型、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美來看,《洛神賦圖》都堪稱是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畫趣拾珍

晉 王獻之 小楷 洛神賦十三行玉版刻本

《洛神賦》是漢魏文學家曹植的名篇,它以第一人稱手法,描述了曹植在由京師返回封地途中渡洛水時與洛水女神相遇而相戀,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動人故事。千百年來,它以撲朔迷離的情節、婉轉憂怨的情調、綺麗華美的文辭、美麗典雅的形象而感動萬千後人。

《洛神賦》原名為《感甄賦》。賦中敘述了三國時魏文帝曹丕與其弟曹植、曹丕之妃甄氏之間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甄氏三歲喪父。建安年間,甄氏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嫁於曹丕為妻。

甄氏甄宓影視形象

三國時期是英雄們的世界,群雄崛起,縱橫疆場,逐鹿中原,在這個世界裡權力是唯一的主題。曹操當時有四子:曹丕生性篤厚恭謹;曹彰為人勇而無謀;曹植天賦奇才,聰明機警,但卻嗜酒放縱;曹熊身體病弱。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每次曹操問他一些軍國大事,都能應聲而答,因此特別受到曹操的寵愛.而且當時楊修、丁儀、賈逵、王凌等人都向曹操進言,勸曹操立曹植為太子。曹丕見曹植及其黨羽如此活動,絲毫不敢懈怠,也與一幫親信官吏積極謀劃。早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被封為五官中郎將時,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曹植雖然文才優於曹丕,但在政治鬥爭方面卻不是曹丕的對手,論篡謀奪權、治理國家,曹丕更勝過曹植,因此朝廷上許多官吏早已有心依附在曹丕門下。而且曹植年紀尚小,生性不喜爭戰,便與甄后朝夕相處,遂生出一段纏綿真摯的情意來。當時也只有曹植可以好整以暇地陪著這位多情而又美麗的嫂子,消磨許多風雨晨夕與花前月下的時光。他們耳鬢廝磨,了無嫌猜,當曹操和曹丕為天下大事奔忙時,曹植與甄氏濃如蜜糖的情意已經快速發展到難捨難分的地步。

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建康元年(220)登上帝位,定都洛陽,謚為魏文帝,甄氏被封為文昭皇后。魏文帝即位之後積極營建東都洛陽。曹丕剛即帝位不久就殺了曹植的密友,曹植本人也被大臣彈劾,貶為安鄉侯,後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鄄城王。這些對立志於「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曹植來說,無疑是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其抑鬱與苦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由於魏文帝對於甄后和曹植錯綜複雜的關係難以釋懷,加之甄后年老色衰,在郭后的挑唆下,曹丕在稱帝的第二年便將甄后賜死,並在甄后的口裡塞上糠,可見曹丕對她已恩斷情絕。甄后去世的第二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曹丕。曹丕讓甄后生的兒子曹睿陪皇叔一起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無比。曹丕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賜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無限感傷,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曹植

在返回封地時,曹植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后凌波御風而來,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著與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蕩,寫下這篇千古佳作《感甄賦》。五年後(227年),明帝曹睿繼位,因覺《感甄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現在也有很多人開始反對這種「感甄派」的說法,他們研究了「感甄」一說肇始於小說《感甄記》,還考證出甄氏的年齡實際上要比曹植大10歲,他們之間是不會產生這種出格的感情的。這些考證可能都沒有錯誤,也許這位洛神後面真有一位神秘的女子,可是當我們將目光移到這張畫中時,很多的爭論就顯得沒有過多的意義了。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這是《洛神賦》中曹植對洛神宓妃的經典描繪,一位體態輕盈柔美,風華絕代的美人徐徐走束,她嬌美如朝霞,純潔如芙蓉。詩人曹植的心情也因這位麗人而起伏飄搖。從此,這篇名作一直被後人所傳誦,也因此成為詩歌、音樂、戲曲和書畫作品的創作藍本,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就是依此而創作的《洛神賦圖》。

沒有絢爛典麗、纏綿凄婉、哀艷動人的愛之絕唱《洛神賦》,就沒有艷麗明快、流暢動感、富有詩意之美的古典繪畫瑰寶《洛神賦圖》。原來,詩歌與繪畫是相通的,文學與美術是相通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帶給我們的美好是相同的。

《洛神賦圖》局部

顧愷之不僅長於繪畫實踐,而且能夠加以總結,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轉錄有他的三篇畫論----《魏晉勝流畫贊》、《畫論》和《畫雲台山記》,這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著述之一。

他在《魏晉勝流畫贊》中提出「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為評畫的最高標準,論述了繪畫描繪的對象不僅要形象真實,而且要表達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活動,即神形兼備,方為佳作。這一論述已成為中國畫理論的基礎,亦為後世繪畫創作所遵循。《畫論》中專述「傳移模寫」諸技法,對方法,絹素、運筆等講述細緻,對創作者掌握傳統技法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南朝畫家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的中國畫創作的基本理論——「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就是在顧氏的繪畫理論基礎上形成的。因此,顧愷之是一位對當時乃至對後世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畫家,同時還是一位具有突出貢獻的繪畫理論家。

《洛神賦圖》局部

顧愷之在繪畫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擅長人物、道釋等題材的創作。相傳顧愷之20歲已蜚聲畫壇。當日,南京城郊的瓦棺寺剛落成,寺里和尚向京城中的官員們募捐,官員們捐款最多的不過10萬兩銀子。寺院里的和尚請這位年輕的畫家顧愷之也多少捐些銀兩裝點佛像,顧愷之在化緣簿上大筆一揮:「認捐100萬兩。」和尚大吃一驚,以為顧愷之戲弄他。顧愷之說:「既然認捐,決不少你半文。」於是他叫和尚給他在新建的寺廟準備好一面新牆,然後他在寺里閉戶月余,畫成一幅大型壁畫:一幅佛門菩薩人物像,但主像——維摩詰像卻有眼無珠。他對和尚說,等開廟的那天,就給畫的維摩詰像點眼珠。不過,第一天來看的人請他捐10萬兩,第二天來看的人請他捐5萬兩,第三天隨意捐。果然,開廟的時刻一到,打開殿門,維摩詰像頓時神采煥發,觀眾大飽眼福,讚嘆不已,轟動一時,很快就捐得100多萬兩銀子。記載中,他為當時許多名人畫過肖像,神妙俱佳。謝安看過他的畫後稱:」卿畫自生人以來未有也。」其「高古遊絲描」的人物畫創作方法,對後世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畫家小傳

顧愷之畫像

顧愷之(約345—406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 (今江蘇無錫)人,東晉時期著名畫家,有「三絕」之稱,即「才絕、畫絕、痴絕」,當時謝安稱譽他「卿畫自生人以來未有也」。在他的繪畫理論中,顧愷之提出了傳神論、以形守神、遷想妙得等觀點以及提出的「六法」,提出繪畫應表現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的主張,重視對所繪對象的體驗、觀察,通過形象思維,即遷想妙得來把握對象的內在本質進而表現人物的情態神思,即以形寫神,為中國傳統繪畫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畫史上將曹不興、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合稱為「六朝四大家」。今存有顧愷之畫論《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畫雲台山記》《啟蒙記》另有文集20卷現已散失。

>>>>2016年春季中國當代國畫藝術家價格指數排行

>>>>人民大會堂首藏描繪北京風光的畫作《金秋無際》

>>>>2017年胡潤藝術榜邱漢橋居在世國寶國畫藝術家第八

>>>>傳世名畫《女史箴圖》一部千年的後宮女子圖鑑

公告聲明:

本文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作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作者,故未標明作者。如涉及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我們將即時的進行刪除處理。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易經》中最經典的十句話!
立秋時節,賞畫家邱漢橋筆下的秋景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