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那麼久了,你真的會選跑鞋嗎?
很多人總以為跑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就是兩腿邁開步子,就跑起來了嘛!對於選擇跑鞋也是很隨意,我們經常看到馬拉松賽場上有人赤腳上路,還有人穿拖鞋完賽,甚至成績還不錯。
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作為普通人,如果連跑鞋都不能挑選合適的話,很有可能對自己的身體帶來隱患,甚至在跑步的過程中產生損傷。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到底該如何挑選跑鞋。
跑鞋有什麼作用?
為什麼跑步一定要穿跑鞋呢?平時穿的運動鞋、步鞋不可以嗎?那我們有必要了解下跑鞋的作用了。
人在走路或者跑步的時候,腳在落地時會有一個旋轉的動作,這個動作加上足弓的下陷就構成了人體腳部最本能的緩震系統。選擇合適的跑鞋就是對這個緩震系統的一個加強與矯正。
但是選擇跑鞋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雙腳!
足態分析
挑選跑步鞋首先從腳型入手,簡單的說就是根據你的腳型,選擇合適的跑鞋,我們的腳型基本分為三類:正常足弓、低足弓和高足弓。
判斷足弓類型的方法:在地上平鋪一張報紙,雙腳打濕站立到報紙上,對照上圖觀察自己的腳印。
1.左邊的腳印是正常的,大家記住這個形態,腳印很完整;腳印中間位置可以看到輕微的凹陷,這種類型的腳在跑步時通常以腳跟外側著地。
2.中間的腳印有明顯缺失,就是高足弓;由於足部內側足弓位提高,內部空間很大,腳印中間凹陷部分很多。
3.第三個腳印過於完整,就是低足弓(俗稱扁平足);由於足弓下墜,導致足部內側足弓弧度減少,整個腳掌都會印在地上,凹痕並不明顯。
分析跑鞋的類型
市面上最大眾的跑鞋主要分三種類型,主要分別在緩震的類型上:
第一種是穩定性:注重輕巧與透氣性,腳與地面較為貼合的,鞋底收力均勻。
第二種是控制性:物理緩震技術,運用緩震膠來起到緩震效果的,鞋底外層的橡膠更加耐磨,減小控制足部過渡內翻,防止腳踝受傷。
第三種是減震型:最經典的是Nike的氣墊緩震,特點在於輔助足部運動時受力均勻,減輕腳步疲勞感。
足弓與鞋型的組合匹配
正常型:跑步時足踝少許內旋,可發揮自然避震功能,這類人士買跑鞋最方便了,一般類型的跑步鞋都適合。
高足弓型:跑步時足踝內旋過少,形成身體避震不足,腰、背以及膝蓋關節容易受傷,跑步鞋必須選擇有避震功能的「減震緩衝型」跑鞋或者彎曲或半彎曲的鞋。鞋底的可彎曲性應該較好地增加腳的活動範圍,避免穩定類鞋。
低足弓型:跑步時足踝內旋過多,加上時間過長,導致足弓下墜,容易引起足部疲勞和膝蓋疼痛,應該選擇具備加固足弓內墊的鞋子以減少內翻的程度,適宜選擇「穩定型」和「控制型」跑鞋。避免穿減震墊太厚,或彎曲型跑步鞋。
如何挑選跑鞋
購買跑步鞋時,除了要選擇適合的型號外,選購時間等因素同樣不能忽視。而且不要輕易聽信其他人的推薦,很多熱門鞋款也許並不適合自己。
選擇運動鞋的簡單步驟
1,檢查腳趾、腳跟等是否有足夠的空間:穿上鞋後,不可太緊但也不能有所滑動。
2,在運動中感受鞋子是否合適,找到合適的鞋子後腰穿上以後多走一走,或在店內試跑,感受跑步鞋的避震性能是否足夠。
3,帶你自己的襪子去試鞋:穿著自己平時跑步或鍛煉時常用的襪子去試新鞋,這樣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運動時使用的鞋子。
4,親自試鞋:不同牌子的運動鞋即使是同樣的號碼,實際效果也會有所差異。
5,購鞋時間:宜選擇在黃昏,因為午後腳部會膨脹,比早上的尺寸要大。


※UTO悠途跑步長袖半拉鏈長袖衫 原價:399 特惠價:175
※跑步後,10個正確的伸展拉筋操!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