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魏政權為何要推行屯田制?屯田制度給曹魏政權帶來了哪些影響?

曹魏政權為何要推行屯田制?屯田制度給曹魏政權帶來了哪些影響?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學會會員賀清令

東漢末年以來連年的封建戰爭,給當時的社會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曹操在《蒿里行》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便是最好的見證,描繪了當時社會凋敝的凄涼景象。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

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面對這種情況,展開了一系列恢復社會生產的措施,而屯田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屯田制「是國家採取半強制性的手段使土地和勞動力相結合,其形式有民屯、軍屯」。這種並非曹魏政權首創,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類似的大規模屯田的行為,漢武帝曾在邊境地區大規模推行屯田制度,一方面是為了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防守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決流民嚴重的社會問題。

漢武帝像

曹魏政權推行的屯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漢朝的經驗,分為軍屯和民屯兩種形式。民屯始於建安元年,將流民集中在一起生產,此後不久,便將這種制度推廣到黃河中下游和全國水利條件優良的地區。其管理形式借鑒了軍事管理的經驗,五十人為一小屯,小屯置司馬,司馬之上還有都尉、典農中郎、大司馬,品秩非常清楚。

軍屯的成員基本由士兵組成,正式建立於建安二十三年左右。其設置地點與漢武帝的邊境地區不同,曹魏政權的軍屯地點往往設置在「士家」聚集、長江沿岸、吳蜀接壤之地。「士家」指的是士兵的家屬,可以提供額外的勞動力,而長江沿岸、吳蜀接壤之地,往往是軍事衝突頻發之地,所以通常比其他地區的軍屯規模更大。

漢武帝像

屯田制之於曹魏政權意義非凡。雖然在推行過程中遇到不合作、勞動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但是其所帶來的耦合效益遠遠大於其弊端。首先,東漢末年連年征戰,數以百萬計的流民流散於社會,對社會穩定構成了潛在的巨大威脅,屯田制的推行,將絕大部分的社會流民吸收消化,從事生產,起到了安穩社會的巨大作用。其次,大規模屯田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政府在組織生產的同時,也對其徵收賦稅,其比例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不等,如此高額的佃租,保障了政府財源的充足,而最後曹魏政權能夠一統三國,與雄厚的物資基礎息息相關。最後,從側面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效果,因為屯田均由中央政府控制管理,所以儘可能的減少了流民依附世家大族的可能,也就降低了平衡中央和地方權力的難度,實質上變相的加強了中央的實力。總而言之,屯田制對曹魏政權意義非凡。

參考書籍:

1.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上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2.趙幼文:《屯田制度述論》,《歷史研究》,1958年第4期。

3. 鄭佩鑫:《曹魏屯田制度的意義》,《史學月刊》,1957年第11期。

歡迎朋友們訂閱近代中國!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胡一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以守備為大計修築「萬里長城」,餘子俊是如何鞏固明朝北部邊防的?
作為占田制重要組成部分,戶調製對於西晉政府財政收入有何影響?

TAG:季我努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