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53年9月18日,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公元53年9月18日,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出生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公元53年9月18日,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皇帝圖拉真出生


在義大利羅馬奎利那爾山邊的圖拉真廣場,有一根圖拉真紀功柱,該柱由大馬士革建築師阿波羅多拉建造,它的基座是愛奧尼亞柱式,柱頭採用多立克柱式,於公元113年落成,以柱身精美浮雕而聞名。圖拉真柱凈高29.55米,包括基座總高35.27米。柱身由20個直徑4米、重達40噸的巨型卡拉拉大理石壘成,外表由總長度200米以上的浮雕繞柱23周,柱體之內有185級螺旋樓梯直通柱頂。


公元113年,攻佔了亞美尼亞,渡過底格里斯河,又陷了安息(帕提亞);兩年後,抵達波斯灣,羅馬的版圖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


圖拉真在取得對達西亞戰爭勝利之後,立即在各地大興土木,在羅馬也造起了一些紀念性建築物。廣場、廟宇、庭院、紀功柱、藏書庫、交易所等等,把羅馬裝綴得異常繁華。在這些完整的建築群中,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築殘跡是羅馬紀功柱——圖拉真圓柱。柱身上環繞著長達200米的飾帶浮雕,繞柱共二十三轉,全部畫面是圖拉真率領軍隊征服達西亞的戰爭。這幅長卷浮雕詳細地記錄了圖拉真親自率領軍隊跋山涉水,日夜艱苦卓越絕、鏖戰不息的經歷,它的中心思想即是歌頌帝國戰功,宣揚武力權威。



為了迎合這個好大喜功的皇帝的口味,當然免不了對歷史作一些歪曲,但儘管如此,這裡記載的事件是按照實際戰場上的情景刻畫的,所有的人物、軍事裝備、戰爭陣勢、民族特徵,都合乎歷史真實,它給後世留下一份極其珍貴的形象資料,諸如行軍方式,兵器樣子,地理環境,都具有經得起歷史考證的文獻價值。因此,這座紀功柱不僅是藝術品,還是一種文獻。


圖拉真,全名馬爾庫斯·烏爾皮烏斯·涅爾瓦·圖拉真努斯(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古代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第二任皇帝,98年至117年在位。五賢帝中的第二位。圖拉真出生於西班牙貝提卡的伊大利卡,是第一位義大利以外出生的羅馬皇帝。他的外省人身份表明外省人在統治階層中的地位有了質的變化。這是一個象徵,象徵羅馬最高職位正在向所有上層人士敞開,不管是羅馬的還是外省的。他在位時立下顯赫的戰功,使羅馬帝國的版圖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極盛。


公元101年春,圖拉真經過精心的準備,集中了號稱20萬的大軍,分兵兩路,駕船強渡多瑙河,取得塔帕伊之戰的勝利,攻取了達西亞王國的門戶。達西亞人奮起抵抗,使羅馬人遭到很大損失。



102年,圖拉真遣大將盧西烏斯·昆圖斯側翼迂迴,吸引敵軍注意力,自己則率領大軍正面進攻。羅馬人粉碎了達西亞人的抵抗,逼近達西亞首都,德西巴盧斯被迫無條件接受和約,並表示永遠和羅馬共敵友。

公元105年,德西巴盧斯乘羅馬人離開達西亞之機,重開戰火。圖拉真調動12個軍團與達西亞人作戰,佔領了一個又一個達西亞據點。雙方在薩米澤傑圖薩展開了最惡的血戰,達西亞人一如當年的迦太基人一樣,在勝利無望時,寧願服毒而死,也不肯做羅馬人的奴隸,圖拉真進人該城時,幾乎是進入一座無人的空城。圖拉真掠奪了大量的財寶。達西亞的都城被夷為平地。



圖拉真在多瑙河上修築起巨大的石橋,將達西亞併入羅馬,成為羅馬一個新的行省。圖拉真在多瑙河北岸建立起眾多的羅馬人聚居點。這些聚居地的後裔仍稱自己為羅馬尼亞人,稱他們的國家為羅馬尼亞,這些稱謂都是由羅馬一詞衍生而來的。征服達西亞不僅消滅了一個強敵,使多瑙河下游一帶安定,而且獲得了巨大的財富和土地,為圖拉真進行宏大的公共建築提供了資金。圖拉真在羅馬宣布用歷時123天的節日來慶祝達西亞戰爭的勝利。用這樣長的時間來慶祝一次戰爭的勝利,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隨後,圖拉真又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亞洲,與帕提亞交兵。自公元前一世紀中葉以來,帕提亞一直是羅馬帝國的勁敵,兩國之間戰爭不斷,疆界時有變動。圖拉真一方面不滿意羅馬東邊的邊界被局限在幼發拉底河上游;另一方面也受帕提亞的富庶和廣袤的土地的誘惑,渴望步亞歷山大大帝後塵,吞併這個國家,早在105年,作為和帕提亞作戰的準備,圖拉真就派軍隊佔領了阿拉伯北部的那巴特阿王國,控制了東方貿易的要道,並在這裡設置了一個新行省——阿拉伯行省。


公元116年,羅馬軍隊又沿底格里斯河南下,佔領了帕提亞的首府泰西封。而圖拉真的大將盧西烏斯·昆圖斯率軍攻佔帕提亞屬國阿狄亞貝尼後南下,與圖拉真在泰西封會合。這年年底,圖拉真兵抵波斯灣,羅馬軍隊是第一次兵抵波斯灣,也是最後一次,圖拉真是羅馬統帥中惟一一個抵達這裡的。


圖拉真在這裡,面對大海,頗有感觸,為自己年事已高不能重複亞歷山大征服印度的業績而熱淚盈眶。然而,當他在參觀巴比倫城廢墟、看見了440年前亞歷山大去世之處時,卻又發出了不同的感嘆:「聲名何所有矣,惟一堆垃圾、石頭和廢墟而已。」



圖拉真東征的勝利和成功是暫時的,在他不斷向前推進的軍隊的後面,在一個接一個的東方行省里,不斷發生猶太人的叛亂。他被迫撤退,回身對付人民起義,前線大將盧西烏斯·昆圖斯也深陷於鏖戰當中。由於年老體弱,和擔心這次偉大的遠征前功盡棄,心力交瘁,病倒了。公元116年,圖拉真病情惡化,突然癱瘓。117年在小亞細亞的東南角的塞利努斯城去世,沒能回到羅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故事的翁老頭 的精彩文章:

歷史故事——經歷四帝兩後的蔡倫
文物介紹——內蒙古博物院的展院之寶匈奴王冠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