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作者丨談心社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工作累,還是養孩子累?

如果你是一名父親,你願意獨自一人加班到深夜,還是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

重慶有位奶爸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為了逃避帶娃的責任,天天騙妻子需要在公司加班。

直到妻子偶然碰到丈夫的同事,才得知丈夫根本無須每天加班。

妻子這才恍然大悟,比起帶娃,丈夫更願意待在公司。

更讓她無奈的是,即使偶爾在家,丈夫也會想方設法躲著玩遊戲。

最近的一次大吵,丈夫甚至理直氣壯地對妻子說:「你全職就該你帶啊。」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面對丈夫這種甩手掌柜,網友評論:可以與喪偶式育兒相媲美了。

也有網友感慨,上班比帶娃輕鬆多了。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孩子尚且年幼時,媽媽比爸爸付出了更多的時間育兒。到了孩子上學讀書,家長會成了「媽媽會」。多少家庭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成了一個隱身的角色。

然而,「世界上沒有一件玩具,能填補父親不在時的空白。」

事實證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年輕媽媽

比你想像的脆弱


有人說:「一個父親能為他孩子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好好愛他的媽媽。」

但在許多家庭,夫妻間往往矛盾叢生,尤其在初為人父母的階段。

去年,上海一新手媽媽,帶著五個月大的孩子跳樓。

當天白天,孩子不小心摔下床,丈夫憤而指責:「你不上班,連孩子都帶不好!」

轉身丈夫就去參加同學的婚禮了,晚上回到家中又和妻子發生肢體衝突。於是發生了妻子爬上窗戶往下跳的一幕……

萬幸,這位媽媽和孩子摔到了草坪上,生命沒有受到威脅。

事後,丈夫一直埋怨妻子的無情。

夫妻間不能相互體諒,與雙方對各自的角色理解有關。

《2016年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顯示,仍有不少人持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近四成的受訪者認同「女方承擔大部分家務而男方承擔大部分消費」的觀念。

家庭中「隱形爸爸」「甩手掌柜」的數量不小。

而年輕媽媽,比想像中的更容易陷入抑鬱中。

產後媽媽不僅僅要面對剛剛生產完身體上的不適,要照顧剛出生的孩子,如果在自己手忙腳亂之餘,得不到丈夫的體貼與幫助,難免身心受到影響。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幾對剛生完寶寶的夫妻,進行了一場對話。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訪談中,幾位年輕媽媽表示,自己曾冒出過自殺的念頭。

「如果我死了就對大家來說比較好,因為我是你們的負擔嘛。」這位年輕媽媽紅著眼眶對丈夫說道。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有這種想法的年輕媽媽不止一位。

「你說是不是如果我走了極端的方式,我離開這個世界了,我死了。然後你才會後悔當時沒有好好照顧我。」

顯然,丈夫們並沒有意識到產後抑鬱的嚴重性,以為只是妻子誇大其詞、嘴上牢騷,只是普通的情緒失控。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其中一位丈夫認為產後抑鬱很罕見,忍不住嘆氣,「為什麼我們家就會這樣啊?」

其實,產後抑鬱並不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有研究對2014-2015年武漢市3所醫院住院分娩的583例婦女進行抽樣調查。結果發現,產後抑鬱發生率為27.6%。

其中丈夫照顧不好,可推定為導致產後抑鬱的危險因素。

對妻子心理上的忽視,成為不少悲劇發生的導火索,完滿家庭的心愿,從一開始便徹底破碎。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

大於父親


除了很難充分理解妻子在家庭中的付出,比起媽媽,爸爸陪伴子女的時間也相對較少。

尤其是在孩子12歲之前,由妻子主力照顧或者夫妻共同照顧是主要現象。

《2017年中國親子家庭白皮書》中,對父母陪伴孩子的情況進行了統計。

超過一半(55.8%)的家庭中,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媽媽陪伴孩子的時間多於爸爸。

中國家庭中爸爸的缺席,讓不少孩子將爸爸看成是「熟悉的陌生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父母陪伴孩子的情況 / 2017年中國親子家庭白皮書


有學者對北京市436 名小學四、五、六年級的學生進行分層整群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不管是父母陪伴的時間還是陪伴的質量,母親都明顯優於父親,父親的學習陪伴和娛樂陪伴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媽媽的時間用來陪孩子了,那爸爸的去哪兒了?

工作忙,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並非全部。

有歌手在綜藝節目中感慨:「中國父親一方面是忙,另外一個他不忙的時候,他帶孩子的意願也不強烈,母親比父親更重視這些東西。」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父親的陪伴

不可或缺

父親並不是育兒的局外人,他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再好的母親也不能替代。

父親與母親的不同之處在於,母親的體貼能夠很好地保護孩子,而父親更能夠引導孩子發現外在的世界。

美國《父母》雜誌,曾這樣描述父親跟母親的差異:「父親更愛與寶寶玩鬧,對寶寶的推動作用更大,對寶寶的約束更多,使寶寶更接近社會,為他走進現實世界做準備。」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們在學校接觸到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女性,這種單一性並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參與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在綜藝節目《生活相對論》中,平常忙於工作的搖滾歌手鄭鈞,體驗了兩天素人全職奶爸李華民的生活。

李華民說,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性格比較孤僻,不願意和別人溝通交流。

於是,他決定從某互聯網公司辭職,在家親自教導女兒。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在與女兒的相處中,他能幾秒內就哄好有起床氣大哭的女兒,變著花樣給女兒做各式各樣的早餐。

李華民帶著女兒一起跑步,才4歲的女兒能走個五六公里。

有研究表明,在男性更為擅長的運動領域,父親參與、陪伴幼兒開展體育鍛煉,能促進幼兒肌肉動作的發展。

與剛上幼兒園的孤僻對比,現在4歲的女兒活潑、開朗,會親密地爬在爸爸身上。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鄭鈞則像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父親」。在他的記憶中,女兒四歲的時候,性格靦腆,而自己沒有太多陪伴的時間。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鄭鈞跟著李華民體驗了兩天全職奶爸的生活,他的參與也驗證了父親教育的重要性。

節目一開始,鄭鈞在李華民女兒面前,不太受歡迎。

在用心陪孩子玩了兩天之後,李華民的女兒開始捨不得「鄭鈞大大」。

這兩天的生活體驗,也讓鄭鈞在節目最後反省:


「父親的陪伴,尤其對女孩特別重要,為人父是一個非常大的幸福,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責任。所以對我的孩子,我希望能夠做得更好一些吧,能多花點時間陪孩子。」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心理學家Michael E.Lamb說,父親的角色是多維而複雜的,它的內涵更為豐富,父親不僅是孩子的供養者、引領者和性別榜樣,更是孩子成活的參與著,承擔著對孩子進行教育、溝通、支持、鼓勵、回應的責任。

從生物進化角度講,父親更多地會帶領孩子參與競技遊戲類活動,教給孩子必要的運動體能技能,這在孩子成年之後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缺失父親教育的女孩比其他女孩缺乏異性相處經驗。

再次,父親在家庭中的教育有利於兒童健全心理的發展。

父親可以引導孩子探索外在世界,激發TA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能夠理智地幫助孩子分析,並且直面挫折,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養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質。

正如弗洛伊德所說:「我想像不出比獲得父親的保護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我的爸爸是一個假人」


如果陪伴

請用心陪伴

孩子不會永遠是孩子,他們也會長大。

給予孩子真正的陪伴,需要夫妻之間在有限時間內共同努力。

1、 父親主動承擔責任

孩子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僅有母親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父親共同的呵護,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17 世紀英國詩人喬治·貝格爾說:「一個父親勝於 100 個教師。」

這話其實並不誇張。

《傅雷家書》里寫道:


「我 4 歲喪父,25 歲喪母,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給我指點(在學識與文化方面亦復如此)。我曾經犯過無數不必要的錯誤,做過無數不必要的錯事,回顧往昔,我越來越希望能使我至愛的孩子們,擺脫這些可能遇上但避免得了的錯誤與痛苦。」


傅雷家書的感人之處,就在於一位真摯的父親對孩子們生活、教育的重視,讓人感受到一個父親對於孩子的拳拳之心。

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給家庭,這樣的父親才更有可能獲得家人的尊重與愛。

2、有效陪伴孩子

陪著孩子,並不等於陪伴孩子。

在許多家庭,不管是在工作日還是周末時間,家長陪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仍然是吃飯、睡覺。

對於一些有益於健康和教育的活動,家長安排得則較少。

有位記者曾表示,自認有兩份專職的事業,一份是爸爸的事業,一份是工作的事業。

因為全情投入,這兩份事業中他都交出了很好的答卷。作為父親,他陪伴著女兒一起讀書,帶著女兒運動,和女兒一起擁抱大自然……讓女兒養成了開朗、陽光的性格。

陪著孩子並不等於真正的陪伴,用心與孩子參與互動,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真正的陪伴。

願孩子的成長中,父親都能不缺席。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都那麼丑?親媽看一眼直接哭了!
孩子會用哪些行為,表現父母婚姻病了?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