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何世東:嶺南地區高溫潮濕,外感病多用衛氣營血辨證

何世東:嶺南地區高溫潮濕,外感病多用衛氣營血辨證

廣東省名中醫何世東教授訪談。視頻選自《大醫精誠——嶺南名中醫系列視頻》

名醫介紹:何世東

何世東(1947年11月生),第三批廣東省名中醫。東莞市中醫院內科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副教授,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醫西結合學會廣東省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

學醫之路

感中醫之奇妙,矢志中醫,自學基礎

在一馬平川的珠江三角洲,有一座高聳的奇峰,那是被稱為"南天之柱"的南香山。年輕的時候,他一有空就到南香山採摘草藥,晒乾備用,無償為窮人看病。

「有一個人是腹瀉,吃西藥效果不太好,我剛好去取火炭母回來,叫他加一把米煮。他馬上就見效了,當天就沒腹瀉了,第二天覺得很好,再吃多一次就好了。」

這位親自上山取葯為窮人治病的醫者就是東莞市中醫院內科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何世東。

何世東並非無緣無故結下中醫之緣。1963年,他高中畢業回到家鄉,得知他的堂叔得了血尿,治療很久,一直沒有好轉。

「他(堂叔)就拿著一本驗方新編叫我查,查到茅根一大把,還有車前子二兩,血餘炭幾錢煮水服。他服了一兩劑馬上血尿就明顯好轉,吃了一個星期以後血尿就沒有了。我就覺得中醫這麼神奇,我就下定決心自學中醫。」

決心學中醫的何世東在偶然的機會下,參加了一個培訓班的學習,這是他學醫生涯里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70年,他正式開始獨立應診,走上了懸壺濟世之路。

何世東注重掌握溫病規律,衛氣分先透解表邪,把握營分關,及時清營透邪,防熱邪內陷先涼血散邪,濕溫、溫熱之病需分清濕與熱孰輕孰重。

何世東說:「1975年以前好多麻疹、水痘、紅眼病,農村很多,一天能看到七八十個,甚至一百個這些病人,但是用溫病處理就很好。早期透邪無病,到氣分見發高燒就清熱邪,但是像是麻疹,或者登革熱這些病,早期怕熱入營血,這種情況要考慮進去。治療效果還蠻好的,當地群眾對我十分有好感,我自己也感到心裡很安慰。」

治療經驗

闌尾炎可用大黃牡丹湯加減治療

雖然得到了當地群眾的認可,何世東的心裡其實並不滿意自己的醫術。

何世東說:「我覺得知識還是很膚淺。既然考試恢復,我就參加77屆高考,第一個志願就是中醫學院,結果就考上去了。」

水滴石穿,日子有功,何世東實實在在學到了不少治病的本領。

何世東認為:「我覺得闌尾炎本來是外科病,但用中藥起碼百分之九十都不用手術治療。大黃牡丹湯為基礎加減,如果身體太虛的時候就加點補藥,比如說黃芪、當歸,尤其後期要加強點活血的葯。病人吃了葯之後就排出大便黏液,積了好多天了,到排的大便沒有黏液了,這個病就完全好了。「

觀點

衷中融西,用中醫整體觀辨證,西醫檢查也不可少

常年紮根在臨床一線,何世東親眼目睹不少腎病病人的痛苦,他決定在這方面深入探索。

何世東認為:「好多腎病都是疑難題,尤其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我治療這些病,一般早期有可能的話,盡量中西醫結合。」

衷中融西,博採眾長。中醫出身的何世東並不排斥西方醫學,他認為,該做的西醫檢查,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執行。

何世東說:「比如腎病水腫,經過治療後沒有水腫了,病人的感覺也很好,中醫就可能認為好了。但西醫方面的檢查診斷還是要的。在中醫方面,就是要用全身整體觀去辨證哪個臟腑是虛,哪個臟腑是實;是邪氣為主,還是血瘀為主,是水腫為主,還是氣虛為主?」

嶺南地域特點

嶺南地區高溫潮濕,外感病多用衛氣營血辨證

何世東結合多年的臨證經驗及嶺南醫學的特點,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學術思想,他堅持整體觀念,強調辨證論治,辨病辨證結合,中西互參,兼取二者之長,中西合用相得益彰。

何世東認為,嶺南地區高溫潮濕的時間長,辨證論治不能脫離地域、氣候的特點:「我們地處嶺南,嶺南地方多是外感,或者是流行病,都是用溫病比較合適。溫病的傳導是很明顯的,就衛、氣、營、血這四個階段。衛就是感冒,病邪在表;氣就是沒有見到營分的幾個重點:就是舌質絳紅,或者是兼瘀,或者是皮膚出斑疹隱隱;血分就很容易有出血,不管是出鼻血,尿血或者便血,進入血分都要涼血。」

大醫精誠

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樂意幫助別人

今年,何世東已經71歲了,這個已過古稀之年的老人在診室看病時仍然精力充沛,思維清晰,他每一天都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大醫精誠」就是想病人所想,痛病人所痛。

何世東說:「能夠為人解除疾病的痛苦,使病痛減輕或者是使病人更健康、更長壽,所以自己累一點,能夠過得去就行了,我無所謂,我也樂意能夠幫到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對中醫學影響最大的中醫學家是華佗還是張仲景?一目了然啊!
驅寒祛濕,你家廚房就有「掃地僧」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