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防禦掩體有多堅固?難怪有人稱讚美國新型核彈打不爛
儘管中美俄三國擁有眾多的合作方向,和平發展也是三國最為有利的發展前景,但實際上,由於歷史原因,中美俄三國始終無法冰釋前嫌,甚至由於敘利亞問題,美國和俄羅斯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嚴峻。因此,為了防範美國核武器的進攻,中國和俄羅斯在這一方向大力發展,謀求在爆發核大戰時最大的生存空間。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在9月6號的文章稱:特朗普政府決定升級美國核武庫,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等國深埋地下的核武防護系統。
其實,應對世界上現有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導彈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深挖防空洞,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平壤的地鐵,在平時它可以作為運輸遊客的載具,但一旦發生核戰爭,深挖地下100多米的地鐵通道可以作為防空洞。由此可見,對於這樣一種應對導彈的方式全球公認。因為直到今天,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鑽地彈也無法鑽透這些深挖地下的通道。
美國空軍最近宣布,將會對一架b2轟炸機進行現代化升級,並對其進行了核重力炸彈的測試,據了解,這款炸彈還將具備鑽地能力,這一點似乎同特朗普政府對外公布的消息不謀而合。但儘管如此,面對俄羅斯等國地下核指揮所依舊無能為力,因為這些場所採用了數百英尺厚的混凝土來加固,在一定程度上鑽透了堅硬的岩層。因此,幾乎沒有任何武器可以有效的摧毀他們,這一點也為俄羅斯的戰略核反攻提供了基礎保證。
這一點引起了美國的重視,作為回應,白宮方面正在考慮將精確制導彈與低當量的核彈頭相結合,因為就目前情況而言,這是唯一有希望俄羅斯等國地下防空體系的方法。但實際上,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已經相關方面的研究,五角大樓預估將花費1.2萬億美元,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小布執政期間,這一戰略最終被廢除。
其實,美國這一計劃的出發點是錯誤的,由於中國等國的國防政策是防禦型的,因此,在合理髮展武器的同時,防禦性設施必然是重中之重。矛與盾的故事從未結束,如果美國在這一領域持續對中俄等國構成壓力,那麼產生的結果必然是防禦設施的繼續加固、勞民傷財。所以,對於中美兩國而言依舊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有艦無人的窘境是不存在的!這艘訓練艦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英國投20億英鎊研製六代機,「配置」挺豪華,成敗還是未知數!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