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工智慧時代,BAT是什麼態度?

人工智慧時代,BAT是什麼態度?

小刀馬

9月17日,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辦,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BAT「大佬」們悉數出席了本次大會的高峰論壇。眾所周知,AI產業已經是一個熱門產業,也是發展方向。可以說,人工智慧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此次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以「人工智慧賦能新時代」為主題。當然,我們更關注的是,「大佬」們都說了什麼,誰的乾貨更多,誰的含金量更大。

馬化騰做了《人工智慧助力創新發展》的演講。馬化騰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我們不能拒絕人工智慧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馬化騰表示,「中國和美國的互聯網與科技產業,一直以來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如此,即便有競爭,我覺得它也像一場『奧林匹克』競賽,通過『你追我趕』的互相激勵、協同創新,共同把人類的認知極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強』,最終的目的是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

這也符合騰訊一貫的風格,我們看到騰訊在很多時候並沒有走在創新的第一陣地上,當然,微信除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在市場相對成熟的時候,騰訊才切入進來,一度時間騰訊的風格也是「買買買」,有合適的就直接收購、兼并。而不是直接去創造。當然,對於社交來說,騰訊還是一直走在前列的。對於AI技術的發展,馬化騰表達了合作、「大一統」的國際框架合作模式,其實這也符合騰訊一貫的定位。此外,馬化騰也表達了人工智慧發展給「大社交」帶來的機會。就如同之前馬化騰表述的「場景」理論一樣,騰訊在意的還是「大社交」時代的一種「場景」搭建。如今微信已經成為月活躍用戶10億的大平台,這對人工智慧都是一種迫切的需求。此外騰訊在醫療方面也有布局。對於人工智慧帶來的「安全隱患」,馬化騰也表示了關注和擔憂。

馬雲的演講一如既往地延續了「天馬行空」的一種思維變幻。馬雲表示,人工智慧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未來世界,人類自身,重新定義自己的思維方式。馬雲表示,未來機器不一定按人腦思考,而是按機器自身思維思考,機器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邏輯,所以發明機器的時候人們就應該意識到,機器一定會比人聰明。但是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有愛。馬雲說,未來的製造業是服務業,未來製造業的重點是人才,企業如果不能從標準化向個性化轉化將很難生存下去。他還說,人工智慧也好,機器智能也好,都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而是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資料的改變。未來,數據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係,我們所有的生活都會被數據、被計算所改變。

馬老師一貫的好口才每一次都可以讓人聽得賞心悅目,「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讓製造業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而數據時代,製造業是個性化、智能化、按需定製。」馬雲說,未來製造業不僅僅是製造業,而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製造業依靠的不是資源和產業配套,而是數據、服務業,服務業發達的地方,新製造會起來。未來製造業的重點不是引進資金,而是引進知識和人才。當然,萬變不離其宗,阿里本身就是做服務的,就是人與人,商家與用戶之間的一種服務關係。因此馬老師一直在強調服務也是符合自己的定位的。對於服務的理解,馬老師無疑還是很深刻的。當然,人工智慧是不是可以給服務業帶來更多的質的改變,而超越了人與人本身的一種隔閡,我們還需要繼續去觀察和體驗。

作為技術見長的百度來說,李彥宏對於AI的理解和觀點無疑更能體現一個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對於行業技術變遷以及對未來影響的思考更令人值得期待了。李彥宏發表了《AI時代全面到來》的演講。他表示,AI要從數據中挖出金礦。李彥宏表示,「有能力做AI技術研發、做AI平台和生態的企業,畢竟是少數的。對於絕大部分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還是如何在現在這個時代趨勢之下,率先擁抱AI,做一個成功的AI技術應用者,儘快使自身AI化,贏在起跑線上,為未來提供發展動力。」

李彥宏拋出了「AI化公司」是三維一體的說法。即:AI思維,AI能力,AI倫理。AI思維意味著必須基於萬物互聯,來重新思考公司的戰略。在AI時代,企業必須更多地去關注軟體和硬體的結合,從中尋找新的創新機會。AI能力是企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能力,不是發明人工智慧的技術。AI化的公司要具備連接AI技術、AI平台的能力,以開放的方式藉助AI從數據當中挖出「金礦」。AI倫理需要遵循四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安全可控;第二個原則是AI創新願景是促進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第三個原則是AI 存在的價值是教人學習,讓人成長,而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第四個原則是AI 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

此外,我們也關注到,世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人工智慧仍處於早期採用階段,僅有4%的被調研企業已經投資並部署了AI技術。可見這個產業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應用方面國內的互聯網企業表示出極大的發展動力,而在更加基礎的比如晶元等研發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方面,美國企業的優勢更強一些。在移動互聯網市場,這種表現更加強烈,我們看到很多國產手機廠商都開始了AI應用的搭建,不過,還是在應用方面,在晶元等技術研發和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短板去彌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馬物語 的精彩文章:

紅塵有戀,一場說走就走的「追戳」之行
不厚道,「掛著羊頭賣狗肉」的LCD iPhone X?

TAG:刀馬物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