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本手機話費真的很貴嗎?

日本手機話費真的很貴嗎?

《日本經濟新聞》9月17日報道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日本的手機話費「有降低40%左右的空間」。以此番發言為契機,話費話題在日本受到關注。在一系列討論中,日本的手機話費經常被與海外進行比較,但日本的手機話費是否真的很高?其他國家的各項服務都需要多少錢?筆者請求在海外工作的記者同事,獲得了話費賬單,嘗試探索當地的情況。

截至9月4日,《日本經濟新聞》駐美國、英國、德國、中國、泰國、巴西6國(9個城市)的記者寄來了最近的話費賬單。

首先請大家諒解的是,由於是以公司內部的熟人為中心隨機發出請求,獲得部分記者的協助,因此「調查」的準確度存在瑕疵。調查的目的是了解話費賬單的內容和解讀方式。

最近1個月話費最多的是泰國曼谷的記者。他採用通話不限量、流量為3GB的套餐,同時又增加了20GB流量,費用高達9327.6泰銖(約合人民幣1953元)。除去因工作原因經常打國際電話的費用外,仍接近人民幣1100元。

巴西聖保羅的支局長選用通話不限量、流量為50GB的套餐,除了國際電話之外的費用約為人民幣900元。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費高得令人出乎意料。

德國法蘭克福的支局長採用流量為10GB的套餐,除了長途通話之外,話費超過人民幣616元。日本總務省的調查(2017年7月,流量為每月5GB)顯示,德國話費在6個國家中排第3,實際上偏高。

在美國,即使是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話費也明顯不同。矽谷的記者選擇流量和通話都不限量的套餐,費用為77.89美元(約合人民幣536元)。紐約的記者採用每月通話450分鐘、流量不限量套餐,費用約為135美元(約合人民幣928元)。當然,矽谷記者使用面向外國人的移動虛擬運營商(MVNO)服務,而紐約記者則採用當地通信商AT&T的服務,存在差別。

另一方面,話費便宜的是英國倫敦的記者,通話100分鐘、流量2GB的套餐僅為10英鎊(約合人民幣90元)。在日本總務省的調查中,倫敦也是話費最低廉的城市,與實際感受一致。在中國上海留學的記者選擇500分鐘通話、2GB流量的套餐,費用為166元。

前文觀察了各地的話費金額,如果進一步仔細觀察,會有很多發現。日本以分期付款形式銷售手機,用戶每月除了交話費外還要交手機的月供,這被指出是造成不透明的原因之一。的確,每月手機的月供和按機型確定的折扣條款很難理解,但從「話費加上手機月供」這種繳費方式來看,紐約記者簽約的AT&T公司也採用這種方式。

有日本移動通信企業的高管表示,「日本是把視頻等內容和服務的費用與通信費一起收取,這讓話費金額看起來更高」。的確,在日本,移動通信公司話費金額的3~4成被稱為「非通信」部分,但中國廣州的支局長的賬單中也存在看視頻等的代收費項目。

如果認為日本的話費收繳機制「是特有的」,將與事實存在出入。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明顯不同的地方。在美國,3個人中就有2人採用流量不限量套餐,可以盡情看視頻不用擔心流量費。華盛頓的記者選擇了美國威瑞森通信公司(Verizon Communications)推出的一款套餐,每月支付15美元,即可任意撥打60多個國家的國際長途。

通過各國各地的話費賬單可以看到,話費體系和使用方式因地區而有所不同,難以單純比較。在日本,手機用戶每月使用接近4GB流量,但上海很多地方有Wi-Fi,即使沒有大流量套餐也不會感到不方便。

還可以發現一個特徵,那就是信號強度和通信速度也對用戶滿意度造成巨大影響。巴西聖保羅的話費絕不便宜,但「如果僅限城市地區,網路信號非常不錯,能輕鬆觀看視頻網站Netflix等」。另一方面,倫敦是話費最為低廉的地區,「但從地鐵來看,車站之間自不必說,地鐵站台上也沒有信號」。德國法蘭克福也是「甚至有很多地方連3G都無法使用」,用戶表示不滿。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日本每個家庭的「行動電話通信費」每年支出金額2017年超過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44元)。日本3大運營商在通信業務上獲得的營業利潤2017財年(截至2018年3月)突破2.2萬億日元,比10年前增加了近5成。這些都是日本被指「話費高」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最近5年時間裡,每部智能手機使用的流量增至約5倍,而單價降低了7成左右。

作為消費者,自然是越便宜越好,但拿日本的資費標準與海外進行單純比較並不全面。對於費用、品質、以及通信企業繼續展開研發和設備投資所需的利潤水平應處於何種程度這一點,有必要展開綜合討論。如果參照「全球標準」,或許可以說日本提供了「過度服務、過剩品質」。

但是,日本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一直被批評收費過高,它們每次都推出以「長期用戶」、「年輕人」和「家庭」等特定用戶為對象的優惠套餐,藉此緩解批評。結果,日本手機的資費體系越來越複雜,不公平感也在加強。如果僅僅引用一部分有利於自己的數據,沒頭沒腦地批評日本話費太高,有可能走上歧途。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聯想創投四家被投企業榮登中國最具商業價值AI企業百強榜
美國鯊魚被潛水員餵食 回送一個大大微笑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