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肝受損的人,早起做好4件事,睡前做好3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肝受損的人,早起做好4件事,睡前做好3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肝受損後,人體會有一些非特異性表現,如臉上粉刺增多、出現黃褐斑、鞏膜發黃、口乾口臭、喝酒易醉等。

肝臟,是人體重要解毒器官,同時也是「沉默器官」,出現以上表現,說明身體將面對很繁重的解毒工作。


肝受損的人,早起做好4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一天之計在於晨」,卻有很多人從早上起床就開始做損害肝臟的事情了。若做好這4件事,肝會變好哦~

1,早起後及時如廁

身體經過一宿的新陳代謝,產生很多廢物,早上起床後,不要懶床,及時如廁,通過尿液、糞便將廢物排出,減輕身體負擔。

若身體內廢物不及時排出,會滯留在體內,增加肝臟的負擔,還易使肝臟「中毒」。

2,早起後拍打膽經

膽經,位於大腿外側褲線中縫的位置。

早起後,沿著膽經來回敲打,每天3-5分鐘,感覺微微發熱即可,注意,拍打時,不要太用力。

拍打膽經,可幫助肝臟分泌膽汁,利於消化食物,改善食欲不振、噁心、厭油膩、早起口乾口苦的癥狀。

3,早餐要有營養

早餐是一天三餐最重要的一餐,提供營養和熱量。

但有很多上班族沒有時間吃早餐,就去上班了,長期如此會使肝臟、膽囊消化不良產生結石。

主要是,吃早餐能將儲存在膽囊中的膽汁充分利用起來,避免膽汁淤積在其中,發生結石、炎症。

4,心情要愉悅

早上起床後的心情,決定一天的精神狀態。

若「開頭」心情就不好,一天的心情都會低落,甚至與別人相處也容易發生口角。

人在生氣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兒茶酚胺的物質,這種物質會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使肝臟中有毒物質水平上升,損害肝臟。


肝受損的人,睡前做好3件事,肝會慢慢變好!

1,睡前拉筋

中醫認為「肝主筋」,「筋長一寸,壽長十年」,睡前拉拉筋,有助於疏泄。

卧式拉筋,可直接、間接打通全身經絡,利於祛病、排毒、增強免疫力、性功能等。

做法:

靠牆角 或坐在拉筋凳 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貼近牆面或門框;

躺下仰卧,一條腿向上伸直倚在牆面或門框上,另一隻腳向下屈膝落地,腳掌盡量觸及地面,雙手向後舉起平放在椅上,做10-30分鐘。

下垂的腿做踏單車姿勢擺動,可放鬆髖部關節,並減輕疼痛。

2,睡前不吃宵夜

晚餐已經吃過,滿足了身體營養、熱量的需求,但有很多人因多種原因晚飯吃得晚,甚至還會加個宵夜。

這樣一來,身體不能及時消化食物,還容易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長期如此會誘發脂肪肝。

3,晚11點前入睡很重要

良好的睡眠,利於身體健康長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身體會更好。

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天睡眠時間至少6-8小時,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時,肝臟也能完成解毒工作。


養好肝,多喝茶,肝會慢慢變好!

肝受損的人,日常多喝護肝茶,利於毒素排出,減輕肝臟負擔。不同人群,選擇代茶飲不同,這3類人要知道。

1,喝酒者——蒲公英玉蘭根茶:降低肝損傷

將蒲公英根、玉蘭根茶 二者搭配在一起,製成代茶飲用,用降低酒精性肝損傷、加速肝細胞修復的作用。

蒲公英根、玉蘭根 都有很好的保肝護肝作用,其原理有所不同。

蒲公英根,含有蒲公英多糖,擅於清肝毒,有很好的保肝護肝作用。

研究發現,蒲公英有降低血清中穀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從而降低酒精引起的急性肝損傷。

蒲公英還可增強肝臟再生能力,達到很好保肝功效。

玉蘭根,是從歐洲引進一特種食材,後被錄入我國藥典,是一種葯食兩用的植物,有很好的保肝作用。

研究發現,其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細胞的修復速度,達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2,熬夜者——金桂菊茶:降火排毒

將金銀花、桂花、胎菊、蒲公英根 四者搭配在一起,製成茶包飲用,有降火、排毒的作用。

金銀花,味苦,有降火清肝功效,且對緩解口臭、便秘有不錯的效果。

桂花,性溫,有溫中散寒作用,有助於調和茶性。

胎菊,是一款很好養肝的茶,能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蒲公英,歸肝經,擅於清肝火、排肝毒,還有很好廣譜抗菌功效,有助於改善經常熬夜引起的上火癥狀。

3,便秘者——蜂蜜茶:潤腸通便

將紅茶放入茶包里,加入開水,放溫後,再加入適量蜂蜜,有助於潤腸通便,改善便秘。

蜂蜜,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還可養胃、潤肺,改變便秘。

紅茶,是經發酵處理後的溫性茶,非常適合秋冬季節飲用。


結束語:肝受損了,最好不做或少做「傷肝」的事!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腎有「4怕」,養好腎,謹記晨起「三不要」、睡前「二要」!
提醒糖友:這2個指標過高,易傷腎臟,做好3事,防併發症!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