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朱元璋跌倒在地,所有大臣都假裝沒看見,只有他把皇帝扶起來了,結果攤上大事兒了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也沒啥文化,因此好嫉妒別人,自尊心也很強,還有著嚴重的自卑心理,有個叫趙庸的大臣,不了解朱元璋的這些毛病,稀里糊塗就送了命。
趙庸,廬州人,最初和哥哥趙仲中屯兵水寨,後歸順朱元璋,當時是個不起眼的武將,在朱元璋攻打陳友諒的一次戰爭中,趙庸驍勇善戰,立了大功,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明朝建立的時候,趙庸任職參知政事,多年裡南征北戰,其中在平定福建、廣東叛亂時,所部斬首叛軍八千餘人,立下赫赫戰功。因私納奴婢,不得封公,僅僅封了個南雄侯的爵位。
趙庸可以說一輩子都在為大明江山的穩固操勞著,他在四十六歲的時候,還和徐達去北方征討伐蒙古,此次戰役明軍大勝,班師還朝的時候,朱元璋特意設宴犒勞三軍。
宴席上,為了表示對諸將的關心,體現自己的仁德,朱元璋起身,帶著丞相胡惟庸,挨個酒桌敬酒,問候部將,可是他畢竟是六十三歲的老人了,腿腳不太利索了,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當時,空氣彷彿凝固了,眾人大驚失色,但都裝作沒看見,或低頭,或把腦袋扭向一旁,沒人上前把皇帝攙扶起來,智商餘額不足的趙庸想都沒想,急忙起身把老皇帝扶起來。
趙庸扶起來不吱聲也就罷了,他還指責別人:「你們一個個的都在幹啥?看不見皇帝摔倒了嗎?為啥不把皇帝扶起來?」
按說攙扶老人應該是受獎勵的行為,扶老攜幼,傳統美德嘛。可是除了碰瓷兒的人,還有一種人也不能扶,扶的話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就是不服老,死犟死犟的老人,朱元璋就是這種人。
朱元璋當時非常不滿,臉色異常難看,心裡邊嘀咕:咋回事兒,難道你是在提醒大家,朕老了嗎?朕不中用了嗎?當眾叫朕難堪,是何居心?
朱元璋當時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他的臉色出賣了他。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五月,胡惟庸案發,受牽連被誅殺者達三萬人餘人,趙庸赫然在列,可能到了陰曹地府,老趙也想不明白,自己究竟為何被殺頭。


※永泰縣誌中最長壽老人 生於唐朝歿在元朝
※明朝不祥之兆 大臣到點不上班 連敲幾遍鍾 集體充耳不聞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