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件從新石器時代走來的器物,如何多年來都備受女子喜愛?

一件從新石器時代走來的器物,如何多年來都備受女子喜愛?

手鐲作為愛美女性的裝飾品,歷來受到女士的青睞。可有多少人知道,手鐲起源於何時?

今天讓小文為你好好聊聊吧。

首先,我們來說說,手鐲在古代具有哪些含義?

手鐲在古代有禁錮的含義。

有史學家認為,在古代男性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絕對統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鐲等有一種隱喻禁錮婦女,不讓其逃跑的蠻夷習俗,這種隱喻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存在著。

手鐲雖然被認為是手臂的裝飾物,但很多史學家也認為,手鐲最初的出現也並非出於愛美,而是跟巫術禮儀有關,也就具有辟邪或帶來好運的意思。

接著,我們來說說手鐲的發展史。

手鐲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

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不僅表面磨製光滑,而且有的還在手鐲表面刻有一些簡單的花紋。

其中大汶口文化玉鐲則呈外方內圓形,造型奇特。

在商周、春秋時期,這階段的手鐲多為扁圓形,材料多為玉石。有學者認為玉璧和玉琮作為手鐲的原型比較可靠。

「玉璧中的壁大於環孔,叫玉璧;環孔大於壁,叫玉瑗;璧和環孔大小一致,叫玉環。」

外方內圓的玉琮

那時除了玉石以外,這個時期還出現了金屬手鐲。

不過,到了戰國、秦漢時期,出現了極具創意的玉手鐲--白玉繩紋手鐲。

這樣細緻的加工使原本厚重的手鐲變的線條感極強,大大減輕了手鐲的分量,裝飾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戰國絞繩紋手鐲

可以說這是手鐲發展歷史中的頂峰,這樣的款式一直影響著中國後世近二千年,各朝代均有這樣的繩紋手鐲製作。

一直到清朝以後,這樣的繩紋手鐲還在生產加工,如宋美齡這款愛不釋手的滿綠絞絲對鐲。

而到了西漢,受到西域文化與風俗影響,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

在唐代,婦女用玉鐲裝飾手臂也已經普遍,被稱之為玉臂釧,以圓柱體、扁圓體素麵較為普遍。

白玉雕花手鐲

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於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

據史書記載,崔光遠帶兵討伐段子章,將士到處搶掠,見到婦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釧。可見當時戴臂釧的女子並非少數。

而在宋代,趙氏帝王多重文輕武,自上而下以文為尊,造就了這一時期的文化細膩雅緻。

青白玉鐲 玉質溫婉、光澤柔和

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了高度發展,有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等。造型有圓環型、串珠型、絞絲型、辮子型、竹子型等。

串珠形白玉鐲

明清時期,用來製作手鐲的材料很多,像翡翠、瑪瑙、碧璽、琥珀等均可用來加工成品。

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製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琉璃手鐲(明代)

翡翠手鐲(清代)

其中翡翠得到了廣泛使用,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翡翠迷——慈禧老佛爺。

由於她對翡翠的熱愛,讓它從清朝火到了現在。無論大官顯貴,還是市民商賈都有了佩戴手鐲的習慣,而且人們往往把手鐲的作用與愛情聯繫起來,賦予一種美好、浪漫的情懷,在婚禮中流行以手鐲作定情物或聘禮等。

現在,手鐲仍可分男用和女用兩種。

男用手鐲是伴隨著身份手鐲的出現而逐漸流行的,不過在我國男性戴手鐲的人仍比較少。而手鐲,十分適合於穿長袖衣服的瘦長胳膊的女性佩戴,而對胳膊和手腕豐滿的女性來說,手鐲產生不了裝飾美,不戴反而更好些。

戴手鐲也頗有講究,不是想怎麼戴就怎麼戴,違反了約定俗成的規矩會讓人貽笑大方。

戴手鐲時,對手鐲的個數沒有嚴格限制,可以戴一隻,也可以戴兩隻、三隻,甚至更多。

如果只戴一隻,應戴在左手而不應是在右手上;

如果戴兩隻,則可以左右手各戴一隻,或都戴在左手上;

如果戴三隻,就應都戴在左手上,不可以一手戴一隻,另一手戴兩隻。

如果戴手鐲又戴戒指時,則應當考慮兩者在式樣、質料、顏色等方面的協調與統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一次意外坍塌,揭開千年謎團,震撼整個世界!
與天爭輝的青金石,從5000年前一直紅到現在,堪稱文玩界常青樹!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