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9·18事變」87周年祭,這個關於中國富二代、官二代的真實視頻,你必須要看!

「9·18事變」87周年祭,這個關於中國富二代、官二代的真實視頻,你必須要看!

正視中國 平視世界 海內外不同視角

來源:銳視界(rshijie)

作者:扁扁

1931年9月18日深夜,

在日本關東軍的計劃之下,

日寇將自己所佔領的南滿鐵路炸毀,

並栽贓嫁禍給中國。

而後日寇以此為借口,

炮轟我軍在奉天大本營,

「九·一八事變」正式爆發

自此之後,

神州大地烽煙驟起、天河傾墜,

日寇鐵蹄所踏之處,

枕藉堆壘、哀鴻遍野。

而也就是在此危急存亡之秋,

中國有這樣一隻神秘的軍隊出現了——

他們是祖國為了抗日戰爭,

而緊急組建的「鐵鳥敢死隊」,

為戰而生,為國而亡;

他們是中日全面戰爭中,

唯一戰鬥在雲霄的尖刀部隊,

長於天空,最終也葬於藍天;

他們的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

每一次降落都必須要感謝上蒼。

他們在人類最大的戰爭中成長,

無比壯烈,卻又別無選擇。

他們比任何人都期盼著勝利的到來,

卻又註定永遠都無法親身經歷。

他們便是

中國第一代戰鬥機飛行員

1932年,

為了應對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抗日戰爭,

國民政府決定在筧橋航校的基礎上,

成立中央航空學校,

為國培養可以時刻戰鬥的空軍軍官。

幾天後,

一群英俊的小夥子,

出現在航校的操場之上。

他們有的來自名門貴族、

有的來自中國頂尖學府、

有的則是剛從海外歸來的華僑,

是毫無疑問的天之驕子,

風華正茂,意氣風發。

也是自這天以後,

杭州的上空經常會傳來轟隆隆的飛機聲。

追擊、纏鬥、射擊、掩護、撤退,

這是航校學生每天都要在天上經歷的事情。

1936年10月的最後一天,

南京群眾一齊湧入機場,

觀賞剛剛由國外買進的,

霍克三編隊飛行表演。

「我爸爸在上面,飛機就是我爸爸」

這是人群中年僅6歲的高友良,

對父親高志航最初,也最深的印象。

此時的她並不知道,

父親在日後的抗日戰爭中,

將經歷多少的榮光與辛酸。

(高志航)

這場飛行表演結束後不久,

淞滬會戰爆發

一場日寇蓄謀已久的空中對決,

在杭州的上空正式開場。

彼時的中國,

可用來戰鬥的飛機只有223架

且皆為戰鬥力較弱的雙翼霍克三機型,

被打下一架就少一架。

而相比於「一窮二白」的中國空軍,

日軍所駕駛的卻是速度和

戰鬥力都遠勝於霍克的

「九六式」單翼戰鬥機,

數量多達2000架

且還在源源不斷的生產著。

「八一三事變」過後一天,

華東沿海正值颱風過境。

我國空軍第四大隊剛剛降落,

便得到了日本敵機來臨的消息。

來不及思索,

時任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

兼第四航空大隊大隊長的高志航

帶領著自己的戰友直上雲霄,

與敵軍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空中對決。

攻擊、閃躲、掩護,

在經歷了近4個小時的鬥智斗勇之後,

高志航與譚文合力擊落了第一架敵機,

並締造了奇蹟般的6:0的完勝戰果,

成為對日空戰中我軍取得的首個全勝紀錄。

「中國空軍的駕駛技術,

意外的優秀,不容小覷。

如果漠視中空空軍飛行隊的戰鬥力

而與之作戰的話,

那將是相當之危險!」

我軍在「八一四」空戰中首戰告捷,

徹底激怒了敵人。

第二天日軍將令長谷川清下令,

發動全部可用航空兵力急襲中國空軍,

誓要讓中國空軍片甲不留。

面對日軍的自信與狂妄,

高志航不曾有過片刻的猶豫,

他再次率領一眾將士起飛迎敵。

或許在那個艱難的時刻,

同為血肉之軀的他們也是怕的。

可他們卻也深知:

背後便是祖國,

自己早已是無路可退!

這次戰役中,

我國空軍共擊落三十架敵機、

削減了日軍整整一半的戰力,

我軍士氣就此大漲!

整整一個月的短兵相接,

讓中國空軍獲得了無盡的喜悅,

卻也失去了眾多優秀的飛行精英。

那一年的8月17日,

曾在航校校史上創下打地靶滿分記錄的

閻海文在執行轟炸任務時,

不幸被敵軍的高射炮擊中。

飛機起火後他迅速跳傘,

卻不慎誤入敵陣。

隨後數十名日本士兵對其圍捕並勸降,

可閻海文卻始終不為所動。

在用隨身手槍擊斃5名日寇之後,

他一邊高喊著「中國無被俘空軍」,

一邊將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

那一年,他剛滿21歲

(閻海文)

這之後僅僅兩天,

中央航校三期學員沈崇誨

在奉命轟炸敵艦之時,

因飛機突然發生故障無法返航。

就在脫離戰鬥隊形之時,

他忽然在前方發現了更多敵軍目標。

於是,

這個從清華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

堅持投筆從戎的年輕人,

選擇放棄逃生,

加速油門沖向日本軍艦,

在爆炸聲中與敵人同歸於盡,

犧牲時年僅25歲。

(沈崇誨)

親眼見證了太多戰友的離去,

與高志航並稱為「四大金剛」之一、

有著「飛將軍」之稱的劉粹剛

曾寫了這樣一封信給他的妻子:

假如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

那是盡了我的天職。

你時時刻刻要用您最聰慧的腦子與理智,

不要愚笨,

不要因為我而犧牲一切。

您應當創造新生命,改造環境。

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旅途中,

永遠記著,遇著了我這麼一個人!

(左一 左二 劉粹剛與愛人)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里,

人們永遠都不知道死亡和明天,

到底哪個會先來到。

就在寫完這封家書後僅僅兩周,

劉粹剛便奉命率3架霍克飛機,

前往山西支援忻口戰役。

此時已是十月下旬,

北方天氣寒冷,白日又短。

因對航線不夠熟悉,

劉粹剛在太原的上空迷失了方向。

飛機汽油已快被耗盡。

為營救與自己同行的僚機,

劉粹剛毅然放下了唯一一顆照明彈,

協助戰友迫降,

而自己卻只能摸黑前行。

(劉粹剛)

在盤旋了數周之後,

最後一格汽油也用完了。

為了保住祖國為數不多的戰機,

這個一直認為

「飛機比生命更重要」的執拗少年,

終究還是放棄了最後跳傘的機會。

在夜晚昏暗的視線中,

飛機撞到了高平城的魁星樓上,

劉粹剛當場死亡,

年僅24歲。

戰友的接連犧牲,

讓身為上級的高志航痛心不已。

然而一刻不停歇的戰爭,

根本沒有給他傷心的時間。

1937年11月,

我國僅有的霍克式驅逐機被消耗殆盡。

高志航率隊接受蘇聯援助的單翼戰鬥機。

那日清晨,他還未來得及起飛,

便發現11架敵機已飛至中國領空。

高志航立即下令作戰,

可由於發動機故障,

飛機遲遲不能發動。

而此時的日軍已開始發動攻擊,

戰友們皆勸說隊長暫避炮火,可他卻說:

「身為中國空軍,

怎麼能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

(一排中間 高志航)

話音剛落,

數顆早已準備好的炮彈從天而落。

在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中,

高志航與14架戰機消失在烈火之中。

直至遺體被找到時,

他的雙手仍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桿,

此時,他剛剛30歲

(高志航)

日本這一次毀滅式的轟炸,

讓中國空軍損失慘重。

高志航犧牲後,

我軍能升空作戰的飛機僅剩兩架

同一時間,

日寇的鐵蹄已經踏遍了整個神州大地。

無論是空中還是地下,

都已是劍拔弩張、草木皆兵。

於這樣的危難關頭,

蘇聯與國民政府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並以讓中國牽制日本為前提,

向國民政府援助了性能較好的

伊-15、伊-16戰鬥機。

(伊-15戰鬥機)

(伊-16戰鬥機)

在當時,

日本妄圖「統一全人類」的野心人盡皆知。

他們迫切希望中國歸順,

並且信心滿滿地認為,

一定可以在三個月內使其屈服。

他們甚至大膽地放慢陸地攻勢,

試圖以空襲來打倒中國。

然而這些狂悖之徒卻忘了,

站在他們對面的那一群人,

早已不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

「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

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這世界獨一無二的校訓,

早已被這些年輕人,

深深刻進了骨血之中。

殉國,

已成為他們心中的最高榮譽!

(學員在校訓前的合影)

抱著這樣必死的決心,

那場史無前例的「4·29空戰」開始了。

那天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的生日,

日軍出動54架飛機空襲武漢。

臨軍對陣,

近百架飛機於天上廝殺。

為頂替生病戰友而出征陳懷民

也在這其中。

「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

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

與日本人作戰,

我從來沒想著回來!」

誰也沒想到,

這原本被寫在日記中的一段話,

竟成了他留給這世間最後的獨白。

1938年4月29日,

陳懷民在空中緊咬日機不放。

在敵機被擊落的瞬間,

日寇惱羞成怒,

同時發動5架飛機瘋狂反撲,

並用機槍狂掃已多處中彈的陳懷民。

和劉粹剛一樣,

當飛機油箱著火之時,

陳懷民沒有選擇跳傘求生,

反而猛拉操縱桿、開足馬力,

直直地撞向了敵機機背!

「轟」!

一聲巨響過後,

這名年僅22歲的少年,

以最慘烈的方式與敵人同歸於盡

而他的這驚天一擊,

也成為了世界空戰時上,

與敵機對撞的第一擊!

(陳懷民)

這之後3周,

兩架中華民國轟炸機,

飛越東海出現在日本上空,

嘗試用拋撒傳單的方式,

來喚起島國人們內心對和平的渴望。

可是早已被心中稱霸世界的

臆想控制的日本政府,

哪裡還顧得上別人的死活?

日機持續不斷的在中國上空連番轟炸,

恨不得將神州夷為平地。

那些時日,

防空警報整日都飄蕩在重慶的上空。

響徹雲霄的聲音,

成了每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兵荒馬亂、生靈塗炭,

唯一能給人們送去些許安慰的,

便是那群拚死捍衛領空的年輕人。

百鍊成鋼,一飛衝天。

當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們的英勇與無畏時,

卻鮮少有人懂得他們內心的孤獨與恐懼。

這群二十多歲的大孩子們,

在最接近上帝的地方戰鬥,

比任何人都接近死亡。

只是國難當前、同胞受苦,

時代早已不允許他們挂念過去,思索未來,

他們只有現在。

「回不來了,就不要回來了。

回得來,就回來了。」

1944年春天,

日本大本營發動了旨在

通過地面來掃蕩中國空軍基地,

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計劃。

這是日軍在開戰以來,

所發動的最大規模的地面攻勢。

洛陽會戰與長沙會戰之後,

日軍再次發動「衡陽保衛戰」。

50萬大軍、200架轟炸機,

日本人一路南下,

與我方不到3萬的人員血戰47日

因為兵力實在懸殊嚴重,

地面部隊在戰鬥期間,

只能依靠空軍的支援。

而就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之中,

林徽因的弟弟林恆,

壯烈殉國,年僅33歲。

幾天後,

當從郵遞員手中接過林恆遺物時,

林徽因泣不成聲。

因悲傷過度,她就此一病不起。

在病床上長姐強忍著悲痛,

寫下了一首《哭三弟恆》。

在詩的最後她說: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這一字一淚,

哭的不僅僅是是林恆,

還有所有在抗日戰爭中

英勇殉國的中國戰鬥機飛行員。

「同學們在一起,

每天吃啊住啊什麼都在一起,

和自己在家裡的兄弟一樣。

結果到了十二月一號一看,

一百四十七個人只剩下了三個。

「我們那時一天要上天三、四次,

真是不打死,不算數啊……

一寸山河一寸血,

多少英魂殉雲端?

從高志航擊落第一架敵機起,

到中國空軍最後一次參加抗戰任務。

八年間,

他們在空中和地面擊落、

擊傷的敵機超過1200架。

本身損失軍機近1000架。

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

中央航校共有16期畢業生參戰,

1700餘人衝上天空。

而在這些人中,

每十個就有六個在戰爭初期犧牲,

殉國時平均年齡,

23歲。

若沒有參加空軍,

這群朝氣蓬勃的少年,

原本應該有著比任何人都絢爛的人生。

然而當戰爭的號角吹響時,

他們還是選擇了勇往直前。

近十載浴血奮戰,

無數次鷹擊長空。

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

只有放棄自己的未來,

才能讓心中所愛的人有未來。

他們所接受的訓練,

就是要他們無條件地貢獻他們的技術。

必要時,

無條件的奉獻出他們的生命。

對於戰鬥飛行員來說,

死亡只是一瞬間的。

因此在他們短暫而又壯烈一生中,

唯一能夠被稱之為計劃的事情,

便是為國、為民而死。

所以他們對於飛行的熱愛、

對雲端的渴望,

還有那些國讎家恨、捭闔縱橫,

都只能化成不會停歇的戰機,

飛翔在藍天與白雲之間。

風雲際會壯士飛,

誓死報國不生還。

只恨胡馬殺不盡,

一腔碧血撒蒼穹。

2018年9月18日,

是「九·一八事變」87周年祭。

今天,

我們不問出身、無論成敗,

謹向所有和中國第一批戰鬥飛行員一樣,

用血肉之軀換來這太平盛世的英雄,

獻以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勿忘國殤!

吾輩自強!

-END-

每點擊一次文末廣告

就可為郎言志捐出一元的「創作資金」

歡迎打賞支持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郎言志 的精彩文章:

瑞典「羞辱中國遊客案」反轉?海外學者:同胞的冷嘲熱諷令人心寒
泰國沉船事故救援人員淚崩:遇難者家人打幾十個電話,我們不敢接

TAG:郎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