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日本動漫《音樂少女》迎桐角色歌PV公布 預定9月19日發售

日本動漫《音樂少女》迎桐角色歌PV公布 預定9月19日發售

本期導讀

日本動漫《音樂少女》迎桐角色歌PV公布 預定9月19日發售

雲棲科技評論 | "虛擬X"佔領真實世界

當歐美的孩子看到初音未來之後的感想:噁心,日本人瘋了!

1

日本動漫《音樂少女》迎桐角色歌PV公布 預定9月19日發售

由cosmic record邀請實力派聲優組成虛擬偶像音樂團體計劃《音樂少女》改編的同名TV動畫目前正在熱播。9月16日,《音樂少女》動畫官方公布了登場角色迎桐的角色歌PV。

(迎桐角色歌單曲《自由の空へ》封面)

日本動漫《音樂少女》迎桐角色歌PV視頻:

《音樂少女》登場角色迎桐(CV:上坂堇)的角色歌曲名為《自由の空へ》。在昨天公開的角色歌PV中不但可以看到迎桐的可愛私服形象,而且還有不少迎桐與迎羽織的姬情畫面。迎桐的角色歌單曲預定於2018年9月19日發售,其中還將收錄一首C/W曲《Dreaming Edelweiss》,售價為不含稅1200日元(約合人民幣72元)。

日本動畫《音樂少女》是由Studio Deen製作的電視動畫作品,於2015年3月23日作為特別節目播出,全1話。動畫由執導過《銀河鐵道物語》《JUSTEEN》的西本由紀夫擔任導演,赤尾でこ負責系列構成和劇本,さんた茉莉負責角色原案,小松桃花負責角色設計,國王唱片負責音樂製作。主要聲優陣容為山田木花子CV:深川芹亞、箕作沙沙芽CV:高橋花林、西尾未來CV:岡咲美保、雪乃日陽CV:大野柚布子、具志堅秀普CV:島袋美由利、諸岡露露CV:江口奈子、金時琴子CV:Lynn、迎羽織CV:小倉唯、迎桐CV:上坂堇、千歲春CV:沼倉愛美、熊谷繪里CV:瀨戶麻沙美、龍王更紗CV:渕上舞、池橋大輝CV:平川大輔、山田木鷹CV:松田建一郎、山田木幸CV:柚木涼香。

2

雲棲科技評論 | "虛擬X"佔領真實世界

2002年,阿爾·帕西諾主演的電影《虛擬偶像》(英文名:S1m0ne)描繪了這樣一個場景:落魄導演維克多在一名天才程序員的幫助下創造了虛擬女演員"Simone","她"是一個魅力四射的完美大眾情人,因而一夜走紅成為全世界追隨的超級偶像,可人們並不知道,他們日夜追捧的"完美女人",並不存在於真實世界,而是由"0和1"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本片的英文名《S1m0ne》也由此而來。

8月底,據時尚媒體The Fashion Law報道,法國奢侈品品牌Balmain正式宣布在最新廣告中啟用三位新模特:Shudu Gram、Margot和Zhi,與過去出現在該品牌廣告中的模特不同,這三位分別具有非洲女孩、法國女孩和中國女孩特徵的模特,全部出自英國攝影師Cameron-James Wilson之手,"她們"都是利用CGI(電腦三維動畫技術)創造的虛擬模特。

這三人之中最出名的非Shudu Gram莫屬,這位看起來像是非洲裔女孩的虛擬模特今年2月出現在歌手蕾哈娜所有的化妝品品牌Fenty Beauty的Instagram上,人們迅速被這位身材火爆、面容姣好又與Fenty Beauty品牌"氣質完全相符"的"非洲裔女孩"所吸引,但在迅速走紅之後,人們才發現這位美麗模特竟然是電腦技術合成的虛擬模特。不過,與電影《虛擬偶像》不同,人們並未表現出受到欺騙的感覺,相反,粉絲們對這位虛擬模特的興趣遠超真實模特。

Lil"Miquela則是另一位虛擬網紅,她是由洛杉磯人工智慧公司Brud製作的虛擬人物,該公司不僅為Lil"Miquela創造了很多人類的屬性(比如19歲、女性,居住在洛杉磯),還為她編寫、錄製了專屬單曲,在粉絲超過140萬之後,Lil"Miquela成為Prada、Diesel等品牌的廣告模特。

與已經年逾11歲的全球首個虛擬網紅"初音未來"不同,Shudu Gram、Lil"Miquela等虛擬網紅的形象更趨近於人類,或者說"創造者們就是照著人類模樣把她們設計出來的",而且新一代虛擬網紅的"生活"也更像一個真實存在的人:Lil"Miquela會改變髮型,混搭奢侈品和時尚潮牌,還會和"朋友"合影或是出現在海邊、沙灘、停車場等真實場景中。

當虛擬偶像成為更具真實性的虛擬模特、虛擬網紅,一向善於挖掘熱點的好萊塢自然也不會錯過,"繼虛擬場景(綠幕)以及虛擬人物(動態捕捉和還原)技術成熟之後,基於實時渲染的虛擬角色技術正在好萊塢成為新的未來"。

與虛擬人物技術不同,虛擬角色並不僅僅是通過對真人演員全身動作和面部表情的捕捉和還原在電影中"表達人物",而是通過對人類行為的數字化重建,在電影中重新塑造一個高度擬合人類全身動作和面部表情的虛擬角色,在這一過程中,基於超大規模計算力消耗和人工智慧建模的實時超真實人物渲染,創造出了具有極高真實度的虛擬角色,他或她的一舉一動,完全基於對人類真實行為的理解來建構,而不是機械地將捕捉到的人類動作藉助CG技術還原在大銀幕上。

在今年大賣的電影《頭號玩家》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基於動態捕捉和還原的虛擬人物技術雖然還是主流,但是電影製作方已經開始嘗試在部分場景中利用虛擬角色來替代演員的表演,或是在一些配角中使用虛擬角色,而不再需要耗費大量動態捕捉的時間和精力;而在2017年SIGGRAPH的VR Village現場,數位來自電影公司、大學和科技公司的業界領袖,更是接受了一個虛擬角色的在線實時採訪。

這個虛擬角色身處距離洛杉磯8000多公里的悉尼虛擬演播室中,無論是肢體動作、面部表情,還是皮膚與毛髮的精細程度,都足以稱得上是"照片級的真實",這在洛杉磯(好萊塢的所在地)產生了極大的震動,一些電影公司的製作人和知名導演認為"使用虛擬角色創造一部電影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

正如本期卷首語開篇所說:電影《虛擬偶像》所描繪的場景,正在成為現實。只是,與電影中略有不同的是,Simone不是僅靠幾段代碼就可以構建出來的,"她"的出現需要可以隨時調度的強大計算力、對人類動作和面部表情捕捉到位的大數據以及可以精確模擬"創造"虛擬角色的人工智慧技術,在計算力、大數據和AI共同推動下,很可能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見到虛擬角色主演的電影,就會見到如完美偶像Simone 一樣的虛擬電影或電視劇角色,他(她)們不像"初音未來",他(她)們就像在你我身邊存在的人一樣真實。

3

當歐美的孩子看到初音未來之後的感想:噁心,日本人瘋了!

說到初音未來,想必喜歡二次元的觀眾們都很熟悉了,作為全世界最著名的虛擬偶像,她的人氣絲毫不亞於現實中一些超人氣明星,她的每一場演唱會都可以說是宅男們的盛典,她也被宅男們稱為「公主殿下」。不過仔細看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初音未來雖然在亞洲非常火,但是在其他西方地區卻人氣一般,她的演唱會也一般都是在亞洲舉辦。

之前網上就曾經有一個調查,調查的內容是讓歐美的孩子們觀看初音未來的影音片段,然後看看他們對於初音未來有什麼感覺。第一位調查的對象是一位6歲的女孩,在她看完初音未來的影音片段之後,從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是處於懵逼狀態的,可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無法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位調查的對象是一位9歲的小女孩,在看完初音未來之後,這位小女孩的感想只有兩個字,「噁心」。可能她無法理解一個電子人物影像又唱又跳有什麼好看的。

第三位參與調查的是一位10歲的小孩子,在看完初音未來的影像之後,他更是直白的說到「感覺腦子會變得不正常」。

第四位參與調查的是一位大概12-13歲的女生,她在看完初音未來的視頻後表示「連人都不是嘛,會有人去看嗎?」可能她不知道的是初音未來的演唱會確實很火爆,幾乎可以說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啊。

看了上面這4位西方小孩子的調查之後,我們發現西方人對於初音未來這種虛擬偶像似乎不太感冒,而且他們也無法理解那些對於痴迷於初音未來的粉絲們。不過雖然初音未來在西方國家不是很火,但是日本的動漫,特別是jump系的那些熱血少年漫,比如《龍珠》《海賊王》《火影忍者》《我的英雄學院》卻在歐美地區極其火爆,看來西方人都比較偏愛那些英雄漫畫。

對於上面西方孩子對初音未來感想的調查,你們有什麼看法?你們是因為什麼喜歡初音未來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中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贊、收藏、分享支持一下小編,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的動力。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魔書ViiMoo 的精彩文章:

B站最大的線下演出來到北京 BML10月6日開唱
數字王國謝安:如何從特效公司轉型VR巨頭

TAG:未來魔書ViiM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