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蘇步青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時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語文成績在高考中的地位超級重要,今兒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文言文斷句的口訣,大家收好勒!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知識點,很多同學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覺得很難,除了因為一些字詞的意思與現在不同,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文言文需要同學們自己斷句。

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都是一個漢字挨著一個漢字地寫下來的,所以前人讀書都要自己斷句。

在一句話的末了用句號斷開,叫「句」;在一句之內語氣停頓的地方用逗號斷開,叫「讀」(dòu)。所以文言文的斷句也可以叫斷句讀。

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差,實際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語感,缺乏語感的原因無疑是平時只做題不讀書,讀得太少,沒有積累。下面放乾貨。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文言文斷句口訣

古文斷句莫畏難,仔細琢磨只等閑。

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

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

聯繫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

緊緊抓住「曰」「雲」「言」,對話最易被發現。

常用虛詞是標誌,更有規律供參看。

習慣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

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排比對偶與反覆,修辭提供好條件;

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

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

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語感讀經典;

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01

【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

大多數同學在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

斷句也結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內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

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

當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反覆鑽研,然後根據文章的內容,先斷出幾個層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斷開。

02

【聯繫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

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後,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後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誌(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

另外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

在適當的地方斷句。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03

【緊緊抓住「曰」「雲」「言」,對話最易被發現】

文言文在敘述人物的對話時,經常用「曰」「雲」「言」等字,這為正確斷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雲」「言」等字,我們很容易根據上下文判斷出說話人以及所說的內容。

04

【常用虛詞是標誌,更有規律供參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類的虛詞特別多,虛詞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語法關係和語氣,往往是明辨句讀的重要標誌。

在學習中熟悉各類常見虛詞的用法,尤其是它們在句中常處的位置有助於斷句:

① 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

② 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

④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

當然,在抓虛詞標誌斷句時,也要注意靈活性,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於」,是介詞,詞性變了。「也」,用在句中舒緩語氣,可點斷,也可不點斷。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0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

記住下面幾種文言文的習慣句式,如:「何……之有」;「如……何」; 「唯……是……」;「非唯……抑亦……」;「不亦……乎」「何……之為」;「無乃……乎;「可得……歟」;「得無……乎」等,可以幫助斷句。

記住文言文習慣上較為固定的片語,不要把它們拆散,可以減少斷句失誤。如「有所」「無所」「有以」「無以」「以為」「何所」「孰若」「至於」「足以」「得無」「無乃」「何以」「於是」「然則」等。

06

【詞性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

古人不知道語法結構,只是憑著模糊的語感去斷句。我們可以利用語法知識,對文言文的句子進行語法分析,根據語法分析確定該如何斷句。文章中有些詞語是屬上還是屬下,有時難以斷定,而當運用語法知識劃分主、謂、賓時,則容易解決。

同現代漢語一樣,文言文中主語和賓語一般由名詞或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數是由動詞充當,而謂語又是構成句子的核心,我們只要抓住謂語動詞,根據動詞位置及和前後詞語關係,進行推斷,就能提高斷句準確率。

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後,修飾語一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07

【排比對偶與反覆,修辭提供好條件;相同詞語緊相連,一般中間要點斷】

古人寫文章,十分講究對仗工整,講究對應,講究互相照應,好用對偶句、排比句、反覆句,這也為我們正確斷句提供了條件。我們利用這一特點進行斷句,斷開一處,接著便可斷開幾處。

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於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

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08

【題目做完回頭看,根據要求細檢驗】

題目做完後,通讀一遍,用語法分析或憑藉語感,根據文言文斷句的基本要求,來檢驗斷句是否正確合理。

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後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後的每一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如果內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點錯。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09

【打牢基礎看課本,培養語感讀經典;操千曲,觀千劍,斷句也要常實踐】

以課本為本,掌握常用實詞、虛詞、句法和詞法,培養紮實的文言功底;熟讀一些典範的文言文,培養語感,也要適當做一些專題練習。

超實用文言文斷句口訣,熟悉掌握考試不是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