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生入學後,總是便秘惹人嫌,就醫後才知:他的情況原來是這樣!

新生入學後,總是便秘惹人嫌,就醫後才知:他的情況原來是這樣!

最近,身邊的人經常對我說,他又便秘了,她該怎麼辦……

便秘是一種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癥狀,很多人都有過便秘的情況,可能有些人就說了,便秘就多喝水啊,但是,多喝水真的能解決便秘的困擾嗎?

20歲的小康現在是個大一的學生,學習任務不重,每天的空閑時間非常多,所以經常就是宅在宿舍里,打遊戲、看電影,除了吃飯、上課,幾乎不會挪動步子。

最近,他遇見了一個不小的困擾,那就是便秘,他經常蹲在廁所一蹲就是大半個小時,排便沖水之後,發現會有殘留的大便粘在馬桶上,不太好沖走,一次兩次沒所謂,可是次數多了,同寢的舍友就開始有怨言了。

所以,每次小康都是多衝幾遍,用馬桶刷再使勁清洗一遍,可是每次小康上完廁所,裡面的味是真大啊,室友們看他的眼神,讓他非常的無地自容。

但是小康就是不好意思去醫院檢查,他臉皮薄,覺得這方面的事情有點難以啟齒,所以他到藥店買了一些葯,想要試著偷偷解決這個問題,可是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效果,反而導致他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發火,早上起來還老是感覺口乾口苦的。

紙始終是包不住火的,暑假回家母親終於發現了這個問題,把他強行帶去醫院去檢查,這一檢查,醫生髮現小康並不是普遍的便秘,而是由於痰濕引起的便秘。

醫生解釋,便秘是身體患有某種疾病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對於不同的病人來說,便秘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正常情況下,便秘主要表現為排便的次數減少,大概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上一次廁所,並且糞便比較乾燥,甚至會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

而痰濕引起的便秘,往往還會相伴隨一些其他癥狀,比如容易出汗、四肢肌肉無力、身體精神倦怠以及頭昏眼花、脈象細弱等等。

果然,小康十分同意醫生的說法,他在這段時間,不光是受到便秘的折磨,還經常性四肢酸軟,大量的出汗,總是無精打採的,他還以為是自己沒睡好導致的呢。

濕氣重引發便秘

由於腸燥津虧引發的便秘和痰濕引發的便秘不同。

前者往往便干,大便難解;後者大便不難解,但是在排便過程中呈現明顯的粘膩傾向,即大便不爽。不過,痰濕內積日久引發便秘,也會因為痰濕郁而化熱而發展成腸燥便秘。

生活中,很多人出現的便秘都是痰濕引起的便秘,即濕熱型便秘,癥狀主要是由脾虛和腎虛有明顯的關係,脾臟主運化,腎主津液,皮不能運送營養物質和輸布水分,腎臟不能統攝津液,患者往往會出現胸悶,大便溏而而粘滯不爽的癥狀。

這種便秘治療起來很困難,治療時應當從除濕除熱、健脾養胃兩方面著手。

除濕,三個小妙招要牢記:

第一,管住嘴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注意忌口,因為「甜膩化濕」。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

比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第二,喝足量的水

每天喝夠足量的水,可以增多消化道的水分,更有利於消化,使身體處於酸鹼平衡狀態,只有身體中有足夠的水,才不至於經常生病。

白開水、淡茶水都能達到補充水分的目的,嘗試喝烏草根砂仁茶:選取梔子、砂仁、甘草、藿香、薏苡仁、冬瓜、人蔘、萊菔子、紫蘇、佛手、葛根等食材,按比例製成茶包,每天一包泡飲即可。

第三,艾灸祛濕穴

借用一張人體經絡穴點陣圖,找到脾經和胃經上的祛濕熱保健大穴,如:大都穴、太白穴、公孫穴、商丘穴、三陰交穴、明陵泉穴、承滿穴以及關門穴和伏免穴、陰市穴和內庭穴等。

然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每個穴位5~10分鐘,隔天一次,堅持一個月左右,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脾養胃,最簡單的兩個方法:

一、常吃健脾養胃的食物

健脾養胃最重要的是要補脾氣、養胃氣。

可以食用健脾養胃的食物,如蜂蜜、花粉、淮山、山楂、粳米、大棗、木瓜、花生、生薑、大棗等。

沙棘、辣木葉、丁香、肉桂、茯苓、山藥六種成分製成的沙棘辣木葉茶是中醫傳統健脾養胃的食方。

這六種組成成分都是入胃經,和胃氣的食材,平時就可以多喝,養好我們脆弱的脾胃。

二、做養胃運動

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從經絡看,胃經是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經常活動腳趾可以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活動腳趾時可採取站立或坐位,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連續做抓地-放鬆的動作60至90次,對腳部經絡形成鬆緊交替刺激。

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萬方 的精彩文章:

處暑過後,小心「秋老虎」,防三病,管好日常習慣,避免傷上加傷!
男子頻繁出現胸、腹幾處疼痛,不看醫只吃藥,沒想到險些要了命!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