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寵物資訊] 貓咪常見皮膚疾病普及

[寵物資訊] 貓咪常見皮膚疾病普及

原標題:[寵物資訊] 貓咪常見皮膚疾病普及



貓咪皮膚病發生的原因


①感染:寄生蟲、黴菌、細菌等。


②過敏性:食物性、接觸性、吸入性等。

③內分泌性:副腎上腺皮質功能症等。


④營養不良:缺乏某些營養物質。


⑤免疫功能異常。


⑥心因性過度舔毛。




貓粉刺


患病原因


貓粉刺通常發生於成年貓或老年貓,幼貓較少發生,於下巴部位會有黑色分泌物堆積,就像人類的黑頭粉刺一樣,如果有合併感染,就會形成毛囊炎或癤病( furunculosis),此時就可能會使得下巴腫大。粉刺的確切成因不明,大多與貓咪本身毛髮清理工作不良有關,當然也可能繼發於毛囊蟲、皮黴菌病或馬拉色氏黴菌屬( Malassezia)感染。換個角度而言,原發性的粉刺問題也可能會繼發細菌、黴菌或馬拉色氏黴菌屬(Malassezia)感染。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貓粉刺與使用塑料食盆有相關性,因此可以使用其他材質的食盆,降低粉刺發生率。


易發部位:下巴

癥狀特點


貓粉刺,在貓咪下巴會有很多黑色小顆粒的堆積


如貓咪的下巴總是臟髒的,且若有繼發感染時,就可能會出現下巴腫脹、結節、紅疹、痂皮。


治療方法


大部分粉刺無須加以治療,僅是美觀上的問題而已,若是有繼發感染或貓奴堅持時才需要醫療的介入,且只能對症處理,無法根除。


①初步治療時,局部的剃毛會有助於局部藥物的塗敷,可以塗敷局部抗生素軟膏,每日1~2次。在塗抹抗生素軟膏之前,可以先用棉花或是卸妝棉沾溫水,覆蓋在下巴上30~60秒,讓毛孔打開,使藥物更容易滲透進去。


②下巴也可以視狀況定期清洗,約每周1~2次,清洗前先熱敷幾分鐘,讓毛細孔擴張,再以藥用洗毛劑局部輕柔按摩清洗,但有些貓咪可能會產生皮膚刺激作用,可以改用其他溫和的洗劑。


③如果局部的治療效果不佳或施行不易,或許可以考慮其他口服藥物治療,但必須考量這些藥物的副作用。



種馬尾


患病原因


貓尾巴根部的背側面富含皮脂腺,會分泌油脂來作為氣味標識之用,而種馬尾指的是這些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使得尾根部及臀部背側有大量的油脂堆積,會讓這些區域的毛髮黏附成一束一束的。大部分貓咪並不會因為種馬尾而不適,但如果有繼發二次性的細菌、黴菌、或皮屑芽孢菌感染,就可能會引發不同程度的癢覺及其他可能的病灶。種馬尾好發於未節育的公貓,但不**貓或母貓,不論節育或未節育都可能發生,好發的品種為喜馬拉雅貓、波斯貓、暹羅貓及雷克斯貓(Rex)。後軀背部皮脂漏若有繼發感染可能會出現毛囊炎、黑頭粉刺及癤。


易發部位:貓尾巴


癥狀特點


臨床癥狀為靠近**的尾巴背面會腫脹脫毛,因為發炎引起的疼痛及瘙癢感,使得貓咪會一直去舔舐和咬尾巴,造成病變部位擴大。


治療方法


公貓尾主要是在靠近肛門的尾根部的毛會油油的


①剃毛:可以讓局部洗劑有更佳效果。


②藥用洗毛精:定期採用皮脂漏專用洗毛精清洗患部,輕輕按摩患部,一周洗2~3次。

③節育手術:有些公貓的確會因為節育而改善,但並非所有病例都有效。


④繼發感染:針對繼發感染的病原給予藥物。



黴菌


患病原因


貓咪的黴菌最常見的是犬小牙胞菌感染。一般是經由直接接觸感染,例如接觸到感染的動物或是環境。此外,健康的皮膚是一個保護屏障,如角質層的保護,因此較不容易感染黴菌。當免疫力降低,或是濕氣讓皮膚的保護力變弱時,就容易感染黴菌。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是給予口服抗黴菌葯治療大約一個月,治療期間也可以合併抗黴菌的葯浴,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葯浴時的泡沫最好在貓咪身上停留5~10分鐘,一方面是讓葯浴能更滲入,二來則是讓身上的皮屑軟化,在沖洗時可以將皮屑及脫落的毛洗乾淨。擦拭貓咪身體的毛巾,最好選擇拋棄式的,以免重複感染,甚至可以使用餐廳紙巾,用過就丟棄。當停口服藥後,還是可以持續葯浴2~4周,確保黴菌完全好了。療程結束後,還必須做黴菌培養,確定沒有黴菌孢子才能停葯。


預防


平日預防最好以吸塵器去除環境中的黴菌孢子,也可用漂白劑和水以1:10~30的稀釋液來消毒用品及毛巾。最好也能將感染黴菌的貓隔離,以免傳染給其他健康的貓咪。而人如果常抱著或是撫摸被黴菌感染的貓咪,也容易因此感染到黴菌,且女性和小孩子較容易感染。皮膚會有圓形變紅,會擴大且會有瘙癢感。較常見的都是在直接接觸的部位,如手臂和脖子。如果感染到頭部,會有圓形掉發。


疥癬


患病原因


貓咪的疥癬症是由耳蟎( Notoedres cati)的疥蟲感染所造成的皮膚病,疥蟲會躲藏在皮膚組織內,經由直接接觸感染疥癬的貓而造成皮膚病。


易發部位:皮膚的病變通常是從耳朵邊緣開始,之後是頭部、臉部和腳。


癥狀特點


貓咪因疥癬造成極度搔癢,頭有禿毛的現象感染疥癬的貓會極度地瘙癢,甚至造成皮膚出血。受到感染的皮膚會變厚及脫毛,也會出現皮屑。


治療方法


確診後可以用外用洗劑治療4~8周,合併外用除蟲滴劑的使用會讓治療效果更好同時也有針劑的洽療,但對貓咪的副作用較大。


避免貓咪直接接觸感染貓咪,並且定期滴體外除蟲滴劑,都可以預防疥癬蟲的感染。



過敏性皮膚炎


患病原因


過敏的概念是基於免疫系統對物質過度、異常的反應,但這種物質通常不會在體內發現。只有小部分貓是先天性過敏。相反地,接觸到異物幾周到幾個月,甚至幾年後,可能會形成過敏。因此,過敏在小於1歲的貓並不常見。


而貓的過敏途徑可分為三種:食物、跳蚤以及吸入。接觸性過敏是另一種形式的過敏,在貓較少見。與人類不同,貓咪的過敏性皮膚炎主要且一般的過敏表現是搔抓。呼吸道的癥狀(打噴嚏、哮喘)並不是貓過敏最常見的癥狀。


貓食物性過敏性皮膚炎,是貓咪對食物或食物添加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如果反覆給予過敏性食物,會加重皮膚的癥狀。這類過敏性皮膚炎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不過,貓咪的過敏性皮膚炎以跳蚤性的發生頻率為最高,其次才是食物性的。


易發部位


貓的食物性過敏性皮膚特徵是非季節性瘙癢,對類固醇的治療反應不好,瘙癢的部位可能局限在頭和頸部,但也有可能到軀幹和四肢;皮膚可能會出現脫毛、紅斑、粟粒狀皮膚炎、痂皮、皮屑等,也可能會發生外耳炎。


癥狀特點

臨床癥狀為第一次進食後會有明顯的臉部和頸部瘙癢癥狀。如果反覆給予同樣的食物,皮膚的癥狀會擴展到全身,脫毛的部位和皮屑都會增加,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傷口。


治療方法


可以顯微鏡檢查,以排除黴菌及寄生蟲(如疥癬)和跳蚤所造成的皮膚病,並搭配過敏原檢測。


①抗生素治療:以防止二次性細菌感染造成的膿皮症或是外耳炎。


②給予止癢劑:皮膚的瘙癢可給予止癢劑,以及補充必需脂肪酸(皮膚營養劑)。


③食物簡單化:可給予低過敏原的飼料(例如水解蛋白的食物),或是單一配方的飼料(例如單一種肉類、無穀物飼料),以減少接觸到過敏原。



嗜酸性球性肉芽腫復症


嗜酸性球是白細胞的一種,在血液中占極少的分量,它的增多與過敏、免疫反應及寄生蟲感染有關;而肉芽腫則是由肉芽組織構成的腫塊,當肉芽組織內存在著大量嗜酸性球時,就稱為嗜酸性球性肉芽腫;當這樣的肉芽腫有很多樣化的呈現方式時,我們就會把它們集合起來統稱為嗜酸性球性肉芽腫復征。貓的嗜酸性球性肉芽腫有三種主要的呈現方式:


①嗜酸性球性斑:是一種過敏反應,最常發生於對昆蟲叮咬的過敏反應,如跳蚤及蚊子。其他過敏如食物過敏、環境中的過敏原或異位性皮膚炎,則較少見。病灶呈現界線分明的隆起脫毛區或潰瘍,通常出現在腹部的腹側及大腿內側,病灶會非常癢,所以都會被貓咪舔得濕濕的。

②無痛性潰瘍:病灶界線明顯,位於上唇,有時單側發生,有時雙側發生,病灶呈現濕濕的潰瘍狀,外觀看起來像火山口一般。可能與跳蚤過敏或食物性過敏及基因有關,有極少數病例會演進成鱗狀上皮細胞癌。


③線狀肉芽腫:典型的病灶位於大腿後側,呈現界線明顯、脫毛、細繩狀的組織隆起,也可能發生於貓咪腳的肉墊、咽頭及舌頭上,有些貓咪則會呈現下唇或下巴的腫大外翻,就是俗稱的肥下巴。通常也可能會並發周邊的淋巴腺病,但引發瘙癢的程度則不一致。


治療方法


①移除過敏原:詳細的問診及細心的分析或許可以發現某些可能的過敏原,如跳蚤、蚊子或食物,將這些可能的過敏原移除後,或許就可以得到痊癒,或者對治療的反應上有很大的益處。


②類固醇:最常被用來洽療嗜酸性球性肉芽腫復征的藥物,而且貓咪身體內糖皮質醇的接收器遠較狗來得少,所以高劑量下也很少引發副作用。


③免疫調節劑:已被用於處理一些難以控制的病例,可能會有副作用,且效果不定,但干擾素對某些病例的確有控制效果。


④添加脂肪酸:可能成功地消除或減緩某些病例的癥狀。


雖然可能需要持續、重複地治療,但對大部分病例而言效果是良好的,如果能將潛在的可能過敏原消除,當然就更為理想。


本文轉自網路。


現誠招校園代理、企業代理



快來加入我們吧


如果您還是在校學生或者企業上班,擁有豐富客戶資源,有一個熱情的生活姿態、有一份充滿活力的激情,我們歡迎您的到來 ,一起加入我們的課程推廣團隊吧,把我們優秀的課程傳遞給更多的朋友。在這裡除了有豐厚的回報,還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豐富的人脈資源,優先擁有公司其他產品業務代理權。


代理工作:張貼海報、單頁宣傳、朋友圈推廣等


代理時間:自由工作


聯繫方式:18268118038

閱讀原文」,進入【醫學全在線網站執業獸醫頻道,獲取更多醫學考試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獸醫全在線 的精彩文章:

誤區解讀:學高職動物醫學專業就只能當寵物醫生?

TAG:獸醫全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