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倪說49 楚武王是行政管理專家?看看權邑就知道了

歷史倪說49 楚武王是行政管理專家?看看權邑就知道了

原標題:歷史倪說49 楚武王是行政管理專家?看看權邑就知道了


郡縣制,是中國古代繼宗法血緣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的楚武王,郡制起源於秦國的秦穆公,後來經過歷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終成型於秦漢時期。郡縣制是古代中央集權制在管理地方政權上的集中體現,它發起於春秋戰國時期,再經過秦始皇的改革,最終成為了秦、漢及以後王朝的主要地方政治體制。下面來看一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縣的設置情況。


楚武王成為楚國國君以後,一面安撫楚國貴族,另一面大力發展經濟。此後便積極開始致力於開疆擴土,拓展發展空間。首先他去攻打周王室設在漢水北面的重鎮,他率兵渡江,來到南陽盆地,可惜這次沒成功。楚武王回到楚地養精蓄銳後,接著又盯上了地處江漢平原西部、國土面積較小、國力強盛的權國,並帶領軍隊滅掉了權國。


楚武王吞併權國以後,開始琢磨怎麼才能壓縮王室許可權,避免以後再出現像自己一樣的自立為君的事情發生。於是就開始著手進行國家地方行政體制改革,思來想去,他想到了在地方上建立直接隸屬於國君的地方行政機構。於是就將有功的公族大夫斗緡任命為權縣的第一任尹吏,負責管理原先的權國人民。就這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郡縣,權縣就這麼誕生了。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這個第一任權尹斗緡。他認為,自己有功於楚國,應該得到更大的封賞,怎麼能甘心做一個任由楚武王擺布的權尹呢。於是便秘密聯合權國遺民準備發動叛亂。但是他哪裡是鬥爭經驗豐富、極具有戰略眼光的楚武王的對手。他的叛亂很快就被楚武王派兵鎮壓了下來,並處死了斗緡。楚武王並沒有因為權縣以及權國遺民叛亂而懷疑設置權縣這一管理形式的決定,也沒有隨意就撤掉權縣,而是繼續設縣。但是他為了防止權國遺民再造反,就將權地的百姓遷到了其他地方,還改派閻敖治理這個地方。


楚武王一生表現出來的雄才大略,吞併權國、征服隨國、凌周稱王,這些政績足可以彪炳楚國史冊。但是他給楚國以及楚人留下的不是他王霸天下的用兵方略,也不是開疆擴土,而是他為加強中央集權積極思考國家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滅掉權國設置權縣就是這一行動的開始。縱觀歷史,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推行縣制比原先的分封制更有利於國君加強中央集權,國內局勢更加穩定,殺君奪權、家族割據的現象也隨之大大減少,也杜絕了因此造成的內亂。

楚武王的設縣而治的管理思想,給楚國留下清朗而安寧的江漢平原和一套初具規模的國家機器,也為楚國成為春秋時期數百年不衰的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楚國便把開疆擴土設置縣作為成例,也就是每滅掉一個諸侯,就把該國的公族遷到楚國的後方,嚴加監管,對該國的故地則通常設縣。


最後我們再多交待一點。雖然西周時期中原地區已經有了縣,但是縣在西周還只是泛指郊外的地區,不能構成一級行政管理區域。以縣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域,是自楚武王滅掉權國而設置權縣開始。直到當代,縣仍是中國的一級地方行政管理區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倪說 的精彩文章:

歷史倪說45 時髦的齊僖公,春秋時期一個多邊主義踐行者

TAG:歷史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