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海軍將領,1949年拒絕前往台灣,建國後官至政協委員

清朝的海軍將領,1949年拒絕前往台灣,建國後官至政協委員

他是清朝的海軍將領,1949年拒絕前往台灣,建國後官至政協委員

文│小先生

提起中國近代海軍將領,估計大多數人腦海里第一個浮現出的就是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為國殉難的鄧世昌和劉步蟾等人,不過要說近代海軍將領活得最長,經歷時事最多的,恐怕還要非屬薩鎮冰不可。薩鎮冰其實不是漢人,他是元朝時內遷而來的色目人家族,因為父親薩怡臣和時主福建船政的沈葆楨交好,因此薩鎮冰考入馬尾船政學堂第二期,畢業時排名第一,而同期的還有鄧世昌。畢業之後的薩鎮冰先後在海東雲和揚武艦任職。

1876年他和劉步蟾,葉祖珪,嚴復等人作為留學生,出國留英學習,回國後恰逢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水師學堂,薩鎮冰擔任教習。因為受到中法馬江海戰失敗的刺激,薩鎮冰要求上前線,得以擔任艦艇管帶。而等到1894爆發了著名的甲午戰爭,同學鄧世昌光榮殉國,而薩鎮冰卻未能參戰。不過沒幾個月,威海衛之戰就爆發了,薩鎮冰奉命留守日島,病倒後夫人前來探視,被薩鎮冰拒絕上艦。後來大戰爆發,薩鎮冰沉著指揮,抵抗了日本海軍十一天,因為得到提督丁汝昌指示撤回劉公島。

因為甲午戰爭的失敗,殘存的海軍官兵被革職回鄉,薩鎮冰也只好回到福州。第二年張之洞聘請他做總台官,而兩年後清政府打算重建海軍,而副將葉祖珪認為薩鎮冰的學識和經驗遠遠勝過自己,因此邀請薩鎮冰來代替自己,結果他就擔任了幫統。等到1902年葉祖珪調到天津,薩鎮冰開始統帥全部北洋海軍艦艇,而此時國內急缺海軍人才,因此薩鎮冰奉命重建學校,他決定在煙台一帶建立海軍學校,也就是1903年開創的煙台水師學堂。

1905年薩鎮冰升任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創辦學校數十人赴外留學,他被委任為海軍大臣之後,統一南北水軍。不過1911年爆發了著名的武昌起義,清軍調動水師鎮壓革命軍,但是薩鎮冰覺得革命軍是叛逆,不過此時清政府已經是危如累卵,不願意為清政府殉葬的薩鎮冰也不想背上罵名,因此選擇離職而去,實際上是默許海軍艦艇起義。等到袁世凱組閣之後,任命薩鎮冰為海軍部長,此後在北洋政府各個大總統期間一直擔任海軍總長職務。

1921年薩鎮冰卸去了職務,回到家鄉福州。此時中國大地上陷入到了軍閥混戰時期,許多小軍閥縱兵搶掠百姓,隱居回鄉的薩鎮冰以自身名氣組織福州各界救災,鋪橋修路,建立孤兒院和醫院等等。1937年他前往南洋考察,從越南回國後一直在國內宣傳抗戰救國,還曾在1940年打算去延安看看,不過半路就被朱紹良接了回來,等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時,薩鎮冰已經是一位86歲的老人了。而國民政府授予了薩鎮冰國軍二級海軍上將。

等到1949年,國民黨政府已經是搖搖欲墜,因此代總統李宗仁來到福州,轉達蔣介石的意思,邀請薩鎮冰前往台灣,不過被他拒絕了。等到新中國成立後,薩鎮冰擔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等到1951年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打進了漢城。回想甲午舊事的薩鎮冰忍不住賦詩一首: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第二年薩鎮冰在福州病逝,享年94歲,他一生之中經歷了晚清,民國和新中國三個時代,當真是時代的見證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去 的精彩文章:

她年輕貌美,卻被送入宮中更當了王妃,因愛吃醋先是被廢后又處死
最可憐的漢朝皇帝,直接被人培養成傻子,死後連墓碑都沒有留下

TAG: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