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肥胖可影響記憶和學習;人類最古老抽象畫現身南非 | 科學FM

肥胖可影響記憶和學習;人類最古老抽象畫現身南非 | 科學FM




撰文 | 王爍、楊梟、郝春暉


責編 | 惠家明


 


  

●  

   

    





音頻配音由公眾號:閃電配音 提供




1.世界氣象組織預測:今年冬天恐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圖片來源:Pixabay.com




好不容易熬過夏天的極端天氣,世界氣象組織卻又告訴我們另一個壞消息:今年冬天很可能遭遇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是一種全球氣候反常現象,會導致太平洋東部海水

異常增溫。而對中國來說,它將帶來暖冬和南澇北旱的局面,並威脅糧食生產。

上一次厄爾尼諾爆發是在2015至2016年間,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每5到7年發生一次,但這次卻只間隔了不到3年。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表示:「儘管我們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強度不會像上一次那麼強,但是它仍然會對氣候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文章鏈接: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45471409


 


2.荷蘭發明家設計600米大網,太平洋上捕撈垃圾




圖片來源:AssociatedPress


 


也許你不知道,海洋已經淪為了人類的巨型垃圾場。近幾十年來,大量的廢棄塑料湧入太平洋中,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為此,24歲的荷蘭發明家斯萊特

(Boyan Slat)

發起了「海洋清潔計劃」,並於本月8日啟動了一個長達600米的巨型海上垃圾收集器。它從舊金山灣區啟程,可以一路攔截太平洋垃圾帶的垃圾。這個巨型垃圾收集器呈U型,下方掛著三米長的網,通過海浪和風的作用收集垃圾。為了避免傷害海洋動物,該裝置還配有一個障礙器,從而保證海洋生物可以安全通過這張網。如果運行成功,這個垃圾收集器有望在一年內收集重達56噸的海洋垃圾。


 


文章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18/09/09/science/ocean-cleanup-great-pacific-garbage-patch.html


 


3.日本小型太空電梯本月迎來首次測試



圖片來源:Wikimedia




其實,向太空發射火箭是一種非常低效的方式,因為火箭不僅造價昂貴,而且大多是「一次性用品」。因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太空電梯」的設計概念——它要求在地球同步軌道中建造一個空間站,該空間站通過拉伸梯子與地球連接,並保證兩者的速度同步。這樣,宇航員就可以通過梯子「登天」。這個想法聽上去科幻,但卻離實現越來越近了。9月11日,日本靜岡大學創建的太空電梯比例模型就被送進了太空。這些發射的太空梯將被部署到空間站,以便進行後續的測試。




文章鏈接:


https://m.phys.org/news/2018-09-japanese-company-tiny-space-elevator.html

 


4.肥胖可能影響記憶和學習能力




圖片來源: Pixabay.com


 


肥胖二字許多人避之不及,除了審美原因之外,健康風險也足以令人擔心。本周《神經科學》雜誌發表文章則稱,肥胖會影響大腦健康,有損記憶和學習能力。動物實驗發現,「肥胖鼠」在走迷宮等智力測試中的表現比普通小鼠差很多。肥胖鼠大腦的海馬體神經突觸數量比正常鼠要少,而海馬體正是主管空間定位和記憶的重要部分。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肥胖鼠神經突觸的減少和小膠質細胞有關,這一發現對於治療和肥胖相關的腦損傷十分有意義。


 


文章鏈接: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how-obesity-may-harm-memory-and-learning?tgt=nr


 


5.為什麼人

會注意別人的腳步聲,卻忽略自己的?




圖片來源:Nature


 


你是否留意過,當你走在大街上時,往往可以輕易地聽到他人的腳步聲,卻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利用動物實驗,研究人員揭示了這種現象背後的神經機制。實驗中,研究者專門訓練小鼠聽一種和自己腳步速度成比例的聲音,這種聲音可以被小鼠當作是自己發出的聲音。反覆聽了一周之後,小鼠的聽覺皮層就不再對這些聲音進行響應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小鼠的神經系統會產生一種「感覺過濾」機制,用於過濾它們自己的腳步聲,幫助它們在行走時發現靠近的貓,躲避捕食者的獵殺。這種機制可能在人類中也存在,從而使我們更注意別人的腳步聲。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520-5


 


6.人

類最早「抽象畫」現身南非,距今73000年




圖片來源:Nature


 


考古學家普遍認為,人類最早的「繪畫」出現於距今4萬年前的歐洲。然而就在本周,《自然》雜誌報道稱,南非布隆伯斯洞穴發現了一幅用赭石畫在硅質岩上的「抽象畫」。這幅「畫」出土於距今73000年前的地層中,形狀看起來像是一組交叉線。研究人員證明,創作這副「畫」的人先將硅質岩的表面進行了打磨,然後使用尖頭狀的赭石在岩石上繪製出了交叉線。據了解,這是人類目前發現的的最古老的手繪畫作,比以往的認知提早了3萬多年。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514-3 


 





往期精彩回顧:





最安全的酒量是零





Facebook計劃發射衛星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長按觸達網站


www.zhishifenzi.com



訪問網站,瀏覽更多內容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


及使用本頁內容


授權轉載請聯繫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知識分子書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劉勇軍:從數學不及格到跨國葯企研究部總裁
中國科學家陝西考古,改寫人類第一次出走非洲時間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