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兩大名臣:李鴻章富可敵國毀譽參半,左宗棠一貧如洗享譽世界

晚清兩大名臣:李鴻章富可敵國毀譽參半,左宗棠一貧如洗享譽世界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世人往往喜歡比較左宗棠和李鴻章這兩人,他們雖是同出一門的友人、同僚,但在性格、經歷和一生功過上卻是完全相反。

左宗棠「狂」,一生以諸葛亮自詡,大話連篇,連左夫人都聽不下去而取笑他。李鴻章自謂「生平不解空言高論,只知以實心辦實事」。然而,在國家大事上往往是左宗棠外狂內實,李鴻章外實內狂。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塞防與海防之爭」,在新疆被侵略岌岌可危之際,正是左宗棠堅定地抬著棺材誓死將其收復,倘若按照李鴻章放棄邊防、放棄新疆的主張,如今中國至少要少1/5的國土。

左宗棠「二」,睨一切世俗的成法,加上強硬不服輸的性格,使得他無法與師友「和諧」相處,最後師傅曾國藩、同壕戰友沈葆楨、兒女親家郭嵩燾,都一一與之關係破裂,甚至咸豐皇帝都看他不爽動了殺心,曾下密令:「如左宗棠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相反,李鴻章極度圓滑世故,很少衝動行事,正是這一點讓他的外交才能遠勝其軍事才能,也讓左李的關係不至於太尷尬,曾國藩曾特地寫信讚揚李鴻章「閣下不與左帥爭意氣,遠近欽企」。

左宗棠「直」,嚴峭刻深,只要看到不順眼的人和事,必然要呵斥,連曾國藩這樣有氣度的人都受不了,他脾氣大的名聲甚至蓋過了他的名氣和才氣,人稱「左騾子」,但他罵人有個特點:罵人的強度與烈度隨著官職的提升而日漸趨弱。李鴻章也罵人,也有自己的特點:罵得都是親近之人,且罵的越凶月越受他的寵信,而他對外人卻能做到忍辱負重,他平生遭受彈劾達800餘次,權傾一時卻謗滿天下,性格更類「徽駱駝」。

中國人喜歡蓋棺論定,百姓更喜歡通過官員死後留下多少財產來論斷。左宗棠當了20多年總督,每年僅養廉銀一項就有2萬兩之多,可他臨終時的全部家產,只有2.5萬兩。他曾告誡自己的4個兒子:「我…年俸二萬兩(白銀),豈不能增置田產為子孫計?然子弟欲成其人,總要在寒苦艱難中做起。爾等只要謹慎持家,不至餓飯。若恣意花銷,以豪華為體面,恣情流蕩,則吾多積金,爾曹但多積過矣!戒之戒之。」

相比較而言,李鴻章「絕世時有私財四千萬兩」,其兄弟子孫受益者頗多。清末有個說法:「清代中興功臣中最富者,惟合肥李姓為最,兄弟六人,一、二、四房約皆數百萬……合六房之富,幾可敵國。」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半個安徽是李家的」的說法。李鴻章的巨額財產到底從何而來,至今無人能理清,這也成了他人生的一大污點,甚至有人說他貪污、賣國。

從身後財產來看,左宗棠無疑是個清官、好官,他「狂、二、直」的性格雖然讓他生前遭受非議,卻在死後得到了一致的讚譽,就連李鴻章都說:「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爭,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武以治外,為天下惜公。」2000年,美國《新聞周刊》評選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國人,按順序依次是毛主席、成吉思汗、左宗棠。而李鴻章的「實、圓滑、忍辱負重」讓他生前死後都是毀譽參半,直至今日仍遭受非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村長送地給村民作墳,事後才知是龍脈所在,子孫後代以守皇陵為生
此人堪稱最被埋沒的名臣,宋太祖坦言:他若健在,我可當不上皇帝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