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培養有見識的孩子,這10部適合孩子的紀錄片比旅行更有效

培養有見識的孩子,這10部適合孩子的紀錄片比旅行更有效


六六很喜歡小動物,所以在世界各地旅行時,動物園是我們必到的打卡地。有一年去北海道旭川動物園看那裡著名的企鵝散步,六六學著企鵝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一邊走一邊說:企鵝媽媽去捕魚了,企鵝爸爸孵蛋了,企鵝寶寶就快要出生啦!




我很驚訝,沒有給她講過企鵝家族是雄性負責孵蛋呀,這孩子從哪學到的呢?後來問她才知道,有一次電視上播放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她跟著看了一會兒,恰好看到講解雄企鵝孵蛋。




我這才認識到,

好的紀錄片如同一位優秀老師,通過逼真的畫面和生動的講解教給孩子豐富的知識;

觀看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好比打開一扇新的窗戶,帶孩子去往世界各地、甚至潛入深海、飛上太空,讓孩子了解到,地球是多麼奇妙,生命是多麼神奇。




現在孩子的生活中要完全不看pad或者電視手機是不太可能的,0-2歲的時候,我還可以嚴格控制六六不看電視,兩歲以後,也逐漸由管到疏了,那麼,選擇好的內容和控制觀看時長則很重要了。那種5分鐘一集的小短片,提前和孩子商量好看幾集;120分鐘的紀錄片電影,如果有條件在家裡放,最好分幾次看完。在幫助孩子增長見識的基礎上,又不讓眼睛因此過度疲勞。




這些年,我特意選擇了一些適合孩子看的紀錄片,即使有的目前六六還不能理解,我也放在收藏夾里,等她能看懂的時候和她一起欣賞。羅羅的這些私藏中,是不是有和大家不謀而合的片子呢?



說在前面:



因為六六是一名6歲的小學生,我在選擇紀錄片時是根據她的年齡段挑選的,

咱們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的孩子年齡從2歲到7、8歲吧。





紀錄片之所以吸引人,實事求是的展現大千世界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也因為如此,紀錄片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不適合孩子、尤其是低齡孩子看的鏡頭。那麼,怎麼選適合孩子看、怎麼指導孩子看紀錄片呢?我是本著這2個基本原則:




1.內容安全,沒有特別血腥和暴力的鏡頭

內容選擇方面,我想沒有哪位家長會給學齡前孩子選一部記述二戰歷史的紀錄片,不過在一些看似「安全」的紀錄片中有時也埋了一些雷,比如講述動物世界的紀錄片,大自然中動物弱肉強食的殺戮鏡頭,可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豆瓣評分逆天高到9.9的《地球脈動》,的確是一部很好的紀錄片,但是蟒蛇追殺吞噬小蜥蜴的一幕堪比驚悚片,別說孩子,就連我看的時候都是有些心驚。還有一些猛獸捕獵咬斷羚羊喉管的血腥畫面,並不適合低齡孩子觀看。




2.故事性強,有吸引孩子投入觀看的情節


孩子喜歡故事,有情節、有劇情、配音生動的作品更能吸引孩子興趣。比如同樣講動物世界,教科書般記錄動物生活的片子,就沒有把動物擬人化以故事展現的方式更讓孩子感興趣。




其實,和孩子一起看紀錄片,對於咱們大人也是個學習的過程。比起看不用思考的肥皂劇,花在看紀錄片上的時間更有價值。下面這10部紀錄片基本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但其中也有年齡跨度較大、或者是小寶寶和學齡孩子都可以觀看的交叉作品。還是那句話,適合不適合孩子,只有家長最清楚哦。




1.《萌寵成長記》


 Too Cute!





時長:

每集60分鐘



適合年齡

:2歲以上




強烈推薦的治癒系萌片。英文名「Too Cute!」(太可愛!)說明了一切!這就是一部小貓小狗賣萌的紀錄片!像拍「真人秀」一樣記錄了小傢伙的點點滴滴,從出生、吃奶、學步,到長大、學本領。和媽媽分別、獨立面對世界……


每一個瞬間萌的讓人心都化掉了。



孩子對於毛茸茸的寵物沒有任何抗拒力,而且,這也是一個教育孩子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大好機會。




?

羅羅感受:

如果家長不拒絕孩子看屏幕,我覺得

從2歲就可以給孩子放了,時長60分鐘,一次給孩子看多久還需要家長控制一下。

毛茸茸的寵物寶寶,沒有孩子會拒絕。




2.《像我這樣的小可愛》
 Petits d"homme





時長:

每集33分鐘



適合年齡:

2歲以上




孩子總愛問:我是從哪來的?我是怎麼長大的?這部紀錄片就給出了答案。攝製組跟拍了世界不同國家五個寶寶的生長過程,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哇哇大哭到破涕為笑,每個場景都那麼熟悉。通過這部紀錄片,孩子了解到:原來我還經歷過這麼多有趣的事情啊!




記得以前央視播放過配音版的,譯做《嬰兒日記》,加了普通話的旁白。

央視配音版我覺得很適合父母尤其是准爸爸准媽媽看,旁白講了很多嬰兒心理和育兒知識,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不錯的學習過程。





?

羅羅感受:

因為是法國紀錄片,沒有找到美國電影協會的相應分級,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小寶寶和大孩子都可以看的作品。2、3歲的小寶寶會對片中那幾個和自己有同樣動作同樣情緒的小寶寶產生共鳴;大一點的孩子看,則能解答「我從哪來」、「我是怎麼長大的」等問題。




3.《時間的風景》


Time Scapes




時長:

52分鐘



適合年齡

:2歲以上




孩子的審美需要從小培養,從點滴培養。六六不到一歲時我就帶她去美術館看畫展

(前提是確保孩子不會吵鬧影響到其他觀展者,如果孩子吵鬧,沒二話立刻抱離展廳)

,雖然她不可能理解莫奈梵高,但是大師筆下的色彩、構圖,我相信是會給她心靈帶來美的浸潤的。




《時間的風景》是酷愛攝影的六爸發現的紀錄片,據說是世界上首部面向公眾發售的4K電影。我發現在家播放時,六六也會被吸引。仔細看了內容,發現孩子感興趣是有理由是太!美!了! 正好可以作為美育的啟蒙呀。





?

羅羅感受:

一般來說不太給孩子看風景片,因為沒有情節看一會就沒意思了,但這個仍然是給六六看了,她也被吸引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實在太美了。這是一部利用高科技拍攝技術在美國西部拍攝的風景紀錄片,畫面美到窒息,畫質高清到爆。在人們印象里孩子對這類沒有對白沒有情節的紀錄片不會感興趣,實際上,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構圖、五顏六色的色彩,對於孩子的視覺是非常大的刺激,對於孩子的美育也是不錯的啟蒙

。2歲多的孩子,可以作為背景畫面播放,讓孩子有一搭沒一搭的看上幾眼,大點的孩子就可以坐下來靜心欣賞。




4.《微觀小世界》

Minuscul






時長:

每集5分鐘


適合年齡:

2歲以上




這部紀錄片更像是一部寫實風格的動畫片,蟲子部分採用3D動畫製作,場景部分則是實景。感受一下這種Q萌的畫風:






身邊挺多孩子對蟲子感興趣,這部法國紀錄片就像是給這些孩子量身定製的,能讓孩子學到不少昆蟲知識。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搜片源時還有另外一部類似的高分紀錄片:《微觀世界》(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那一部鏡頭對準的是真!蟲!子!無限放大後雖然令人驚嘆,但也會讓人感覺不適,心裡毛毛的。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個人更傾向動畫效果的《微觀小世界》。





?

羅羅感受:

我對蟲子是避之不及,六六是很愛看寫實蟲子動物的,所以對這類紀錄片非常感興趣,看多了也能說的頭頭是道,比我清楚的多。在我身邊,也真的有對蟲子充滿熱情、立志要當昆蟲學家的小朋友,

這部短小精悍的紀錄片聚集就非常適合喜歡昆蟲的孩子們觀看和學習

。由於是3D動畫+實景背景的拍攝形式,孩子的接受度也比較高。喜歡的會非常喜歡,害怕的就需要家長根據孩子性格特點來判斷了。




5.《熊世界》


Bears






時長:

78分鐘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迪士尼拍紀錄片是什麼效果?看看這部《熊世界》就知道了。攝製組跟蹤了熊媽媽和兩隻「熊孩子」一年四季的生活。熊媽媽對孩子的無私付出會讓孩子對媽媽的愛有生動的理解。





這部紀錄片就符合我選片時「故事性、有情節」的原則,迪士尼給熊一家加了不少戲,對白也非常擬人化。

雖然從專業紀錄片的角度來看它有些刻意編排,但更符合孩子的胃口。





?

羅羅感受:

專門紀錄某種動物生活軌跡的紀錄片不在少數,這部《熊世界》的特別之處在於把熊一家擬人化了,整部片子洋溢著溫馨的母子情

,有專業人士質疑這種擬人化的拍攝手法不理性,不過在我看來,對於剛接觸紀錄片的孩子來說,挺適合的。




6.《企鵝群里有特務》


 Penguins: Spy in the Huddle






時長:

60分鐘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胖乎乎、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企鵝是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歡的動物,六六也不例外。講述企鵝故事的紀錄片有很多,比如六六學到雄企鵝孵蛋知識的《帝企鵝日記》

(March of the Penguins)

也很經典。




之所以推薦這部《企鵝群里有特務》也有譯做《卧底企鵝幫》,是因為它的拍攝視角非常特殊,不是攝影師舉著攝像機拍攝,而是把攝像頭偽裝成企鵝甚至企鵝蛋,讓這些「特務」混跡於企鵝家族。




我什麼也不說,我只是默默的路過……





我還是個寶寶,我什麼都不知道……





噗……企鵝蛋特務登場!





岩石也不是吃素的……





為了卧底企鵝幫,這些「特務」沒少吃苦……



這樣就能抓拍到很多珍貴的瞬間,也能最近距離的拍攝企鵝。喜歡企鵝的小朋友不可錯過。


 


?

羅羅感受:

視角最不同的企鵝紀錄片!讓攝像頭裝扮成企鵝混跡於企鵝群偷拍,英國人的腦洞也算是很大了。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對這些動物認知有著強烈探索的時候,看到這類一般都會很喜歡。




7.《藍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時長:

每集60分鐘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很多家長都會帶孩子去海洋館:媽媽,這是什麼魚?爸爸,那隻章魚在幹什麼?要想解答海洋世界的「十萬個為什麼」,這部《藍色星球2》無疑是精美而生動的教材。



這部紀錄片涉及的區域囊括全球五大洋幾乎所有海域,記錄了數不勝數的海洋生物,雖然也有稍顯刺激的鏡頭,但整體來說比第一部溫和了很多

,海洋生物之間弱肉強食的場面減少,孩子的接受度也相對第一部更高。





?

羅羅感受:

2001年第一部《藍色星球》推出後被獲得了「最美紀錄片」的讚譽,但那部我看了,裡面緊張刺激的鏡頭比較多,不是很適合孩子觀看。這部續集相比第一部更溫和,孩子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海洋知識。




8.《美麗中國》


Wild China






時長:

每集60分鐘


適合年齡

:3歲以上




這是英國BBC和中國CCTV歷時四年合拍的紀錄片,或許是加入了外國人的視角,紀錄片看上去和其他介紹祖國風景的紀錄片不太一樣,鏡頭下的中國讓人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這部紀錄片平常單獨看,孩子可能沒一會兒就不感興趣了,但要作為旅行前的熱身和旅行歸來的總結,孩子的興趣就大多了。比如去桂林玩,先看看片中關於桂林的介紹,有個大概印象,玩回來再看一遍,梳理總結自己的旅行見聞。比起盲目玩,玩完就忘,學習效果好多了。





?

羅羅感受:

看完就覺得很感動,原來祖國還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啊!除了作為風景紀錄片給孩子看,也是一部不錯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呢。




9.《BBC:非洲》


BBC: Africa






時長:

每集60分鐘


適合年齡:

5歲以上




周圍有去肯亞、坦尚尼亞看動物大遷徙的朋友,回來後都跟我說非常震撼,那種野性的大自然有著發達國家所沒有的迷人魅力,所以,我也想等六六大一點之後帶她去非洲到真正的草原上看動物,這部《BBC:非洲》就被我收藏起來,計劃在適當的時候當做科普教材給她看。





我始終覺得,旅行前對目的地有所了解,能在旅行中獲得更多知識,所以旅行前我都會給六六講講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哪裡啊,那裡有什麼特點之類……非洲我還沒去過,這部紀錄片正好讓我先對那裡有個了解,在孩子面前當老師也能當的有模有樣:)






?

羅羅感受:

個人認為喜歡大自然、想要了解野生動物知識的孩子適合看,這是一部比較全面的介紹非洲的紀錄片,

沒機會去非洲獵奇,先看看片子過過癮也好。需要提醒的是,雖然這部片子在美國電影分級里是PG級別,屬於家長帶著一起看的。

但是觀看實際內容後發現,非洲動物世界,免不了動物獵食、殺戮、交配等畫面,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選擇觀看。




10.《如果國寶會說話》


Every Treasure Tells a Story






時長:

每集5分鐘


推薦年齡

5歲以上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去博物館欣賞文物,口乾舌燥的給他們講文物背後的歷史,孩子卻聽不進去,原因就是:太枯燥了!《如果國寶會說話》就用俏皮的解說、生動的動畫,講述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


感受一下國寶賣萌的畫風:



這是我目前正在追的紀錄片,每集只有5分鐘,正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輕鬆一下。六六對其中的一些章節也表現出興趣。這是一部我會放在收藏夾里,根據六六的年齡而給她選擇播放的「藏品紀錄片」。




?

羅羅感受:

超級推薦的央視精品紀錄片,適合觀看的人群年齡跨度很大,六歲的六六對其中的部分章節很感興趣,六姥姥也看的津津有味,三四歲的寶寶,雖然看不太明白,但每次看完也煞有介事的和媽媽「探討」一番「歷史大問題」,非常生動可愛的作品,可以看出製作組在背後下足了功夫。




觀影地址:



萌寵成長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26603/


像我這樣的小可愛:

http://jishi.cntv.cn/2012/12/15/VIDA1355562206235708.shtml


時間的風景:


https://www.iqiyi.com/w_19ru68hddt.html


微觀小世界:

http://open.163.com/movie/2015/8/N/D/MAVL61AT1_MAVOCOSND.html 


熊世界:


http://www.iqiyi.com/v_19rrnmdm00.html?vfm=2008_aldbd&fc=828fb30b722f3164&fv=p_02_01 


企鵝群里有特務:


http://www.iqiyi.com/w_19rslxi65p.html  


藍色星球2:


https://v.qq.com/x/cover/105799h50gs5i0n.html?ptag=baidu.aladdin.doco


美麗中國:


https://www.iqiyi.com/a_19rrk6e6b5.html


BBC:非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061579/


如果國寶會說話:

http://tv.cctv.com/2017/12/27/VIDA8q5lvqEcNEMsMEEonT6o171227.shtml


註:有的需要開通視頻網站會員才能觀看全集



END


羅羅有話說:


我是愛帶六六旅行的媽媽,但公允來講,旅行是會有收穫,但論增長見識,紀錄片會比旅行的針對性更強。特別對於孩子來言,紀錄片是有知識性的,旅行有時就是比較盲目的瞎玩,而且,畢竟出門不容易,看這些片子提高孩子的認知卻很方便。




這幾年在給六六選擇紀錄片時我也看了很多推薦,但有些感覺是站在成年人角度甚至影視行業專業人士的角度給出的選擇,並沒有真正從孩子的喜好、視角、感受、接受程度進行篩選。大部分推薦中都會包括的《地球脈動》因為裡面有很多驚險刺激的畫面,如果孩子對生老病死、弱肉強食沒有太深刻的理解,很可能被片中部分內容嚇到。所以在選片時,這部被譽為「神作」的紀錄片就被我pass了。




而且,孩子的接受程度、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像在這篇《北京親子游,玩點不一樣的,這些地方快來打卡吧》中提到的,帶孩子們去昆蟲博物館,有的孩子對甲蟲非常感興趣,配合管理員撫摸;有的孩子就站的遠遠的,表現出來很害怕。




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看到別人家孩子看了什麼什麼紀錄片,再看看自家孩子,嚇得捂著眼睛,就奚落孩子「就你膽小」、「有啥害怕」,甚至逼著孩子也去看去學,這樣可真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文中給出的年齡推薦,還是需要根據個體差異再進行判斷的,並不是說適合3歲孩子看的,2歲孩子就不能看。這個適合年齡是一般來說,更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在看的過程中能吸收理解的內容更多一些。




紀錄片是好東西,孩子愛看我們挑選好的給她看,不喜歡看也不用硬逼著看,我們了解世界,增長見識的途徑還有很多很多。我在教育孩子時的理念一貫是按照孩子的步伐和節奏,慢慢來。我相信,孩子準備好的時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延展閱讀





點擊?

關掉《熊出沒》,我們還有這麼多優秀的動畫片可以看!


點擊?《

專註力好壞就是看時間長短嗎?更重要的被我們忽略了





回復關鍵詞查看

REPLY


回復 「 繪本 」

可同時查看:




  • 66本不可錯過的幼兒繪本推薦



  • 家長必讀 | 養成讀書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晚(附實用具體的引導辦法!)



  • 淚奔 | 最火繪本!看完再也不想做「惡」媽媽!



  • 每日繪本|多多什麼都愛吃



  • 繪本 | 「我不要睡覺!!」你家娃娃這樣不


回復 「 培訓班 」

可同時查看:





  • 孩子什麼年齡上什麼培訓班,這份匯總值得你看看



  • 觀察|美國中產家庭如何給孩子選擇培訓班


回復 「 情商 」

可同時查看:




  • 提高嬰幼兒智商最有效的方法 | 早掌握,早受益!



  • 高情商的孩子,大多出自這樣的家庭



  • 情商低的人,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沒哭夠?





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至購買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媽羅羅 的精彩文章:

我生病了孩子不聞不問,這是個不孝子嗎?
5歲前讀完1000本書!掌握這些方法就不難了

TAG:六媽羅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