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九成日本人竟「不會走路」 快來自查你真的走對了嗎

九成日本人竟「不會走路」 快來自查你真的走對了嗎

【人們都知道為了保持健康,適當的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各式各樣的運動中,輕鬆靈活的步行廣受歡迎。然而,缺乏正確的走路知識,不但容易受傷,還可能對運動器官造成損害。為此,紀實文學作家Sumiko Kajiyama(下簡稱SK)採訪了理療師田中尚喜(下簡稱田中)。跟隨Livedoor門戶網站,一通探尋走路的奧妙吧!

小孩都明白的走路方法

除去喜馬拉雅與秘魯馬丘比丘上生活的人,世上大部分人其實是不會走路的,在日本,不會走路的人高達九成。具體而言,這體現在「大幅走路」這一點上。放眼生活,你會發現三歲的小孩走路時是小步前進的,那是小孩本能掌握的正確走路姿勢。走路幅度過大,會使得膝蓋無法完全伸張,導致彎曲。人們的走路姿勢為何發生改變?應該來說是方便的生活環境導致的。現代人類需要步行的機會大大減少,從而導致了腳部肌肉的退化,不但不能像從前一樣正確走路,還會迅速地疲勞。飲食、睡眠、步行是人類的基本活動,但大多數人都認為是飲食、睡眠、運動,甚至都沒有掌握步行的知識就跳到運動這一步,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警惕!大幅走路危害多

大幅走路不但錯誤,還會帶來許多問題。人體的肌肉可大致分為快慢筋兩類,快筋廣泛存在於身體表面,爆發力強,能夠帶動肌肉纖維的收縮,但容易疲勞,是筋肉疼痛的主因;慢筋主要存在於體內,收縮較慢,相對的,它不易疲勞,比較節省能量。日常生活的「站」、「坐」「走」等動作,主要依靠的是慢筋,而上了年紀之後,更應該鍛煉這一部分肌肉。然而,大幅走路使用的主要是快筋為主的腿部筋肉,不但對於預防運動器官綜合症毫無幫助,還容易導致肌肉拉傷。

此外,大幅走路還會使得人體重心偏移,發生骨盆前傾。從側面看來,肋骨會比胸部更突出,不但影響美觀,還會惡化代謝,引發生活習慣病、寒症等各種疾病。

掌握正確走路技巧

那麼,如何掌握正確的走路技巧呢?走路動作可分為「支撐」與「推進」兩部分。將重心放在一隻腳上,另一隻腳從後往前移動的同時將重心送出。如果再細化,就是處於後面的腳的大拇指指腹與地面接觸,然後像鐘擺一樣向前晃動,使得腳後跟接觸地面的過程。這時,膝蓋得到舒張,腳不比身體向前。重複這一動作,就能得到正確的步行訓練,每天五分鐘左右即可。

在上述的鍛煉中,負責「支撐」的是臀大肌與大腿內側的長收肌,「推進」則是臀大肌的上部纖維與腿肚子中的比目魚肌來主要推動的。正確的走路,就是臀大肌、長收肌與比目魚肌的鍛煉過程。

正確的走路,是健康與長壽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改正不被察覺的錯誤習慣,讓疾病與痛苦遠離自己吧。(實習編譯:尹晨陽 審稿:馬麗)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中國AI晶元初創公司被美國巨頭收購
如何對待我們的耳朵?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