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中國盆景研究現狀

中國盆景研究現狀

中國盆景研究現狀

盆景微雜誌

20世紀80年代,我國成立了中國花丼盆景協會,到了80年代末,盆景專類協會逐漸形成規模。從專類期刊與相關研究論文來看,近幾十年,出版的盆景類專著與期刊多達80多種,且從發表的學術期刊總庫里來看,每年所發表的文章呈上升趨勢,目前與盆景相關的理論大多是對盆景的歷史、流派、審美、製作技法這些方面的研宄。

在盆景的起源方面,韋金笙(2001)提出了根據現知考古、文獻記載: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於唐代(公元618-907年),興盛於明清(公元1368-1991年)。

在盆景分類方面,唐貝1987)提出了盆景的五級分類系統,為三類、五型、四個亞型、若干式、四個號。

在盆景的內涵方面,賈祥雲、賈濤、夏名采(2001)的研宄結論認為盆景藝術與園林藝術一樣,受中國傳統詩畫的影響,追求詩情畫意和深刻的內涵。

在福建地方盆景方面,徐煒(1998)介紹了福建閩中盆景園的特色、盆景樹石種類、製作技法等內容。

在盆景風格因子方面,胡挺進,彭春生[19](2003)論述了影響盆景藝術風格形成和發展的內在、外在因素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並對盆景的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

國內目前對盆景園的研宄還沒有專業書刊出現,大多數期刊以研究介紹盆景為主,在眾多盆景相關的著作中,介紹盆景園規劃的少之又少。目前只在《中國花舟盆景》期刊中出現了少數幾篇有關盆景園的文章。

較為早期的有賀硯孫、黃重光(1981)總結了南湖盆景園的各方面的設計要點,提出盆景園要做到展覽與遊覽休息相結合的結論。

周公寧(1993)提出了盆景園建設應該聚落成組與突出主題,組織好遊覽過程中的人流動向,形成立體交叉的遊園動線。根據功能分區和展出盆景內容組成大小不同、形式各異的庭院空間,形成園中院的格局,使建築、園林、自然融為一體。

韋金簽、李何(2004)其在「論中國盆景園建設」中提出建設盆景園時,要明確功能,合理布局,精心建設,把中國盆景園建設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古雅的藝術風格,盆景、名園相得益彰的盆景專類名園。

潘世玲(2007)提出用生態學原理指導整個設計,將盆景園的空間領域引入自然景觀,再現自然,使景園遠離城市的喧囂和污染,為遊人創造宜人的、富有自然情趣的空間環境。

席有山、馮如林(2010)提出盆景園建設應該要突出高雅的主題,要做好宣傳引導,還因該將傳承與創新結合,繁榮我國的盆景事業。

(圖文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聯繫小編的微信以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往期精彩內容回放

點擊閱讀》》》

(下拉查看內容)

人物篇

知識篇

鴻江故事篇

視頻篇

一場關於盆景界的革命行動即將打響!

盆友們請加以下微信備用。

商務合作、投稿、諮詢請長按識別鴻江盆景客服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微雜誌 的精彩文章:

「樹痴」劉丙禮
玩盆景的人都是智者

TAG:盆景微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