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太年輕,猜不到出軌的愛情還能這麼拍
轉眼已是8012年下半,又到了各個地區申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時候。
魚叔興奮地搓著小手點開了申報名單,幾部大片果然榜上有名。
日本寄出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小偷家族》;
韓國選送了口碑炸裂的《燃燒》;
中國台灣派出的是橫掃金馬十項提名的《大佛普拉斯》。
以上幾部片子魚叔都推送過了(想看的直接戳片名),今天我就來講講以色列選送的申奧片——
《蛋糕師》
Der Kuchenmacher
獲得「以色列學院獎」七項大獎。
曾在去年的A級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上展映,收穫不少好評。
爛番茄新鮮度截至目前仍高達98%。
正所謂,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蛋糕師》聚焦的正是美食與愛。
男主托馬斯,是德國一家咖啡店的糕點師。
人帥話少,做的甜品還賊好吃。
發個圖隨意感受一下。
這麼優質的男人不僅讓隔壁小妹馬香玉發花痴,也打動了來德國出差湊巧光顧這家蛋糕店的以色列男子,歐倫。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撩的人。
兩人迅速點燃了愛的火花。
可扎心的是,歐倫是個有婦之夫,早在以色列安了家。
托馬斯雖然不介意成為「小三」,可他們的關係還是很快結束了。
因為,歐倫回到以色列後遭遇了車禍,就此撒手人寰。
托馬斯悲痛欲絕,為了療情傷,前往戀人的家鄉耶路撒冷,去感受他的生前過往。
並留在當地的一家咖啡店,駐足打工。
可沒想到的是,這家店正好是歐倫的遺孀安娜開的。
歐倫曾為了托馬斯,和安娜攤牌,提出離婚。這令安娜不知所措,因為猶太人的國度里,對一個帶孩子的離異媽媽並不友好。
為此,安娜經常和丈夫爭執。
她也十分好奇,這個勾走自己丈夫的妖艷賤貨究竟是誰。
沒想到,就在自己的咖啡店裡。
正妻和小三相遇,還不是一個性別,這還能忍?
按照以往的套路早就開撕了。
可兩人竟如同「好姐妹」一般相處起來。
更讓魚叔跌破眼鏡的是,正妻看小三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甚至在沒有旁人的廚房裡,做起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在這段等邊三角戀里,有著愛情世界裡普遍存在的「嫉妒心」。
古龍說過,世上最可怕的情感不是恨,而是愛,因為有了愛才有嫉妒。
聽到歐倫描述和正妻的生活時,托馬斯受里受氣的小眼神里充斥著大寫的不滿和嫉妒。
他會讓歐倫描述和正妻啪的細節,然後還很婊氣地讓歐倫把這些都用在自己身上。
這裡不得不誇一下德國微胖界演技派提姆·卡爾克霍夫,雖是新人,卻把一個有著嫉妒心的「怨婦」形象詮釋的相當到位。
安娜也是一樣,看著歐倫在托馬斯的蛋糕店裡厚厚一沓的消費記錄,聽著托馬斯在留言中對丈夫的深情告白,嫉妒的淚水止不住地流。
但他們並沒有把嫉妒演化成憎恨,而是逐漸把彼此當成「情感寄託」。
愛人的意外離世,使托馬斯和安娜一直處在陰霾里。
但經過朝夕相處的陪伴,彼此填補了歐倫的空缺,都把對方當成了歐倫的替身。
大家可能會跟我有一樣的困惑。
對於安娜喜歡上托馬斯,尚能接受。
前面魚叔也提到了,像托馬斯這樣又帥又會做美食的男人,女孩子都心儀。
安娜就是先喜歡上了托馬斯的甜品,才漸漸發現他的好。
托馬斯不僅給安娜做她喜歡吃的肉桂餅乾,還用自己做的糕點令咖啡店走紅,使得不少人來打卡這家網紅店,替安娜創造了不少收益。
這些事讓安娜開始對他敞開心扉,越發欣賞起眼前這個男人,慢慢地連看他的眼神也越來越曖昧。
終於在廚房裡,情難自禁地對托馬斯一陣狂吻,開始了廚房play。
但反過來,對於托馬斯喜歡上安娜,就非常令人不解。
理由很簡單,托馬斯是同性戀,怎麼會喜歡上一個異性呢?
性取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但廣泛意義上來說,改變一個人的性取向是不太可能的。
當今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很難通過後天改變。
這不是個人做出的選擇,不由自己控制的。
在這裡,托馬斯為什麼會愛上安娜呢?
答案是,他太愛歐倫了。
他愛歐倫的一切。
包括歐倫的國家、歐倫的父母、連他遺留下的舊衣服都不捨得扔。
最後,還愛上了歐倫的老婆。
托馬斯不遺餘力地幫安娜打理咖啡店的生意和起居,安娜想吃什麼都幫她做。
甚至丈夫下線了想要x生活,托馬斯立刻幫她填補。
他記得歐倫怎麼寵愛安娜,於是想盡辦法滿足她。
也正是托馬斯這樣的無微不至,以至於安娜情不自禁喜歡上了他。
托馬斯對安娜的愛,是帶著歐倫對妻子的那份愛。
基於這份深情的感應,托馬斯這個同性戀會愛上異性,也就不奇怪了。
因為那都是出於對歐倫的愛,這種深愛可以讓他愛上愛人的一切。
他的愛藏在歐倫與他失聯後他焦急的13條語音留言里;
藏在他知道歐倫去世後奮不顧身的離開故鄉來到陌生的地方;
藏在歐倫最愛吃的黑森林蛋糕里;
藏在「我只需要你」的動人告白中。
這樣刻骨的愛,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導演歐佛·勞爾·葛雷澤處理的既細膩又自然。
除了性取向這一層身份上的差異,導演還設置了國籍身份的差異。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是猶太國家,而德國曾經深深傷害了整個猶太民族。
安娜的咖啡店裡,食物遵循著非常嚴格的「猶太認證(kosher)」,是不允許托馬斯這樣的外籍人使用烤箱的。
在托馬斯給安娜的兒子做生日餅乾時,湊巧使用了烤箱,就被其他店員嚴厲責備。
但這樣的身份排斥,相處過程中慢慢被消解。
在猶太人非常重視的安息日里,托馬斯被邀請參加他們的家庭聚會,跨越了猶太人和德國人之間的隔閡。
在安娜的介紹下,歐倫的母親也開始了解並喜歡托馬斯,教托馬斯做飯,還有意無意地講兒子生前的故事,完全是一副「婆媳相處」的和諧氣氛。
你看,任何不同都是可以被和解的。
無論是什麼種族,無論是什麼性取向,這些是先天的,並不像手機的出廠設置,可以修改。
不要用那些與生俱來的標籤,綁架別人。
承認不同,包容不同,才擁有不一樣的人生邊界。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婊氣衝天的新劇,三集就飆到9.1
※與其苦追70集宮斗,不如擠出5分鐘看看這部高分「敏感」劇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