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每一份字正腔圓的背後,都是來自遠方的召喚

每一份字正腔圓的背後,都是來自遠方的召喚

人生而有一種渴望,渴望與人交流,渴望表達自己,渴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被理解。





這源自人類的社會屬性,是先民們走出叢林時就具備的連接天性。聲音傳遞作為最方便、最直觀、最富情感意味的連接,得到了我們的「厚愛」。







以前,人們藉助電話溝通,一個電話撥過去,就能聽到地球每個角落的聲音。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軟體不斷突破連接的可能性。




通過手機,無論是渴望發出聲音,還是渴望聽到聲音,你我之間再沒有什麼障礙。「喂,你聽得到嗎?」不會有人再追問這樣的話。




甚至,如今被手機支配的恐懼、過度的社交,讓我們有時想要逃離這種連接,患上了「社交恐懼症」。當然,沒有人想真的回到過去。技術賜予的禮物足夠偉大,我們只是偶爾抱怨一下它的副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這種抱怨也印證了,目前聲音已經得到充分傳達,充分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信息溝通的需求。




是的,我們終究是不甘心囿於生活的。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虛構了「千里眼」「順風耳」,表達了古代人缺乏科技支撐的想像和渴望。如今,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讓每個人都可以有「千里眼」「順風耳」。聲音,理應突破生活和時空的邊界,抵達更遠的地方。




最近,微信朋友圈就流行這樣一個小程序活動,讓我們的聲音直指「星辰大海」。


 


讀一首詩,面向太空




這幾天,朋友圈總有人炫耀:我的聲音要上天!不知道的以為是玩笑話,但確有其事。藉助微信和中國航天聯合發起的「微信太空詩人」活動,普通人的聲音也有機會飛上太空。




具體方案是,「微信太空詩人」小程序收集的讀詩聲音,經微信智聆技術判定有效的前5萬條,被收錄入進數字帳戶,搭載長征四號系列火箭升空。在火箭升空的當天,參與者可通過「微信太空詩人」小程序觀看聲音刻錄入火箭並升空的視頻,親眼送別自己的聲音飛向浩瀚的太空。







微信太空詩人當中,包括了楊瀾、湯唯、李宇春等名人。點擊聽一下湯唯念的這首《阻礙》~






 



根據目前披露的情況,太空詩人們所朗讀的詩歌篇目時代特色明顯。既有古人的吶喊,又有今人的心聲。但時移事易,詩歌里所表達的情感流傳下去,必然會衍生出新的內涵。



當或年輕,或蒼老,或沉鬱,或輕快的聲音彙集到一起,生成「新時代之音」,搭載長征四號系列運載火箭飛進太空。不妨期待一下:這一次,我們向太空文明發起的語音通話申請,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得到回撥。




試想,如果你接到外星人來電,第一句話要說什麼?


 


個體匯聚的聲音,才是時代之音




1970年,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攜帶《東方紅》樂曲進入太空;




1972年,先驅者10號攜帶90分鐘「地球之音」飛上太空;



1977年,旅行者1號攜帶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問候語和音樂飛向太空……




聲音走向太空,這種與浩瀚宇宙極具象徵意義的溝通早已有之。




但這次長征四號系列火箭帶著5萬首詩歌朗誦聲飛奔太空,顯然有些不同。以往每次太空項目,參與人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出的精英,攜帶的聲音也是精挑細選的「官方聲音」,而這次活動,打破了以往僅官方機構參與航天事件的慣例,普通人都有機會向太空傳遞自己的聲音。




史無前例的嘗試,在大範圍內讓普通大眾也能夠和太空產生親密連接,以深具詩意的浪漫情懷參與到航天事業,是微信這樣的社交平台「連接一切」價值的深層次展現。讓太空進入我們聲音的範疇,這種驚喜遠在社交溝通之上。




當你對著手機讀完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歌,輕點發送,這段飽含你的情緒愛好、文化感悟、意見表達的聲音就飛上了遙遠的太空,那會不會有一種個體創造歷史的興奮與激動?




確實如此,每個參與的人都被感染了。





「開心,我的聲音也要上太空了呢。感覺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永恆。——Christina」




「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我們的聲音也可以去往遠方的風景了,真好。——若水」




 「也許真得有平行世界呢,也許我的聲音可以給另一個星球上平凡但努力的小姑娘帶來溫暖——小玖」




「連聲音都可以海選送去太空了,那要是弄個太空X照片大賽,那豈不是整個宇宙的生物都有機會認識我了(膨脹得自己快飄上了天)——iKris」




是的,這種景象讓我們更加堅信,每一個聲音都有它獨一無二的力量。




如果你也想成為創造歷史的一員,向著太空發出聲音,也不妨參與到傳播「時代之音」的活動中。這裡再給大家分享幾個提高錄製成功幾率的小tips:





1. 錄音風格:避免舞台腔,建議像與知心好友面對面交談,有對話感;


2. 錄音環境:選擇相對安靜環境、大聲、清晰、字正腔圓、用標準普通話完整朗讀(能大大提升成功率);


3. 錄音提醒:


? 距離手機話筒15公分,不要正對話筒,防止噴麥(建議斜側);


? 按住錄音鍵2s後再開始錄製,所有文字錄音結束後2s左右再停止錄音;


? 只讀詩歌正文,別讀題目和作者(不然識別不了)。




長按識別小程序碼,或者微信搜一搜「我微信你」,進入「微信太空詩人」小程序。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爸爸,我願意做一直等待你的候鳥
這次,特朗普不但「退群」,還停止了撥款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