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寬20公里,非軍事區割裂敘利亞!普京穩坐釣魚台,真不打了?

寬20公里,非軍事區割裂敘利亞!普京穩坐釣魚台,真不打了?

據《今日俄羅斯》以及《紐約時報》等外媒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在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磋商後,終於在18日達成「妥協」,雙方一致決定在敘伊德利卜省建立的非軍事區,隔離敘內戰交戰雙方。這一方案一出,不但成為了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外交成就,而且美國、伊朗、敘利亞甚至敘利亞反對派都交口稱讚。那麼這一個新協議,能夠給敘利亞帶來和平嗎?

根據協議,這一「非軍事區」將在10月15日之前完成,具體地點就是伊德利卜省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的交戰地域,寬度達15-20公里。普京稱,埃爾多安承諾「激進」反對派武裝在10日之前要把重武器撤出非軍事區。這一協議成果是在伊朗、土耳其、俄羅斯三國領導人在德黑蘭舉行領導人峰會後達成的。

除了達成協議的土俄兩國,其他相關國家對這一協議也持支持態度。例如敘利亞外交部就表示,歡迎俄土兩國達成的非軍事區的協議,並稱這一協議是敘利亞和俄羅斯雙方密集商討和充分合作的產物。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稱,感謝土俄兩國達成協議,阻止了一場在伊德利卜發生的血戰。就連美國國務院都表示,儘管美國沒有參與會談,但認為土俄兩國達成協議避免暴力衝突的成果令人鼓舞。

就連敘利亞的反對派,對這一協議表示「歡欣鼓舞」。伊德利卜反對派「自由敘利亞軍」發言人塞拉利稱,這一協議阻止了這一地區平民成為軍事打擊目標,斷送了阿薩德恢復全國反動統治的夢想。「自由敘利亞軍」將繼續控制伊德利卜,並致力於終結阿薩德的統治。而反對派另一位發言人則表示這是生命的意志,打敗了死神的威脅。

「非軍事區」這一概念由來已久,現在全球最著名的「非軍事區」就在朝鮮半島,甚至敘利亞在戈蘭高地上,就和以色列有「非軍事區」,在80多年前的二戰前,德國也有萊茵非軍事區。但是「非軍事區」能夠存在,必須對手實力大致均衡。例如法國由於無法對抗瘋狂復仇崛起的納粹德國,在其重新武裝萊茵非軍事區的時候,懦弱的退縮了,這直接導致二戰整個法國的投降。而在半島和戈蘭高地,為何「非軍事區」能夠存在,是因為當初交戰雙方經過長期殘酷的戰爭,意識到軍事無法解決問題,從而不得不坐下來劃定「非軍事區」,並一直保存至今。

而在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和伊朗支援下收復大半國土,圍攻伊德利卜軍事行動「箭在弦上」的情況下,這一「非軍事區」有多大效果真是一個疑問。顯然這是一個在美國軍事壓力下形成的軍事協議,因為有關「政府軍將實施化學武器攻擊」的輿論造勢,早已經在西方媒體中興起,同時美軍的攻擊力量也已經部署到位,因此俄羅斯和敘利亞不得不終止攻擊行動。但是這個協議,裡面的玄機還真不少。

在這個「懸崖勒馬」的協議,俄方爭取到了外交主動,將壓力轉嫁到了土耳其一方,因為土耳其要負責將非軍事區內的「極端派」武裝撤出來,但並沒有標準說明哪些才是「極端派」,這本身就會造成其內部的混亂。而敘利亞方面也有實惠,因為據傳這個非軍事區15公里的寬度,將可能覆蓋伊德利卜市,這意味著敘利亞政府行政機構將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重返伊德利卜最核心區域。

現在土耳其的境遇是最難受的,因為如果開打,土耳其將面臨更大的難民潮,現在數百萬難民已經讓土方不堪重負。原來土耳其接納難民的目的,是期望阿薩德倒台,從而在敘利亞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現在阿薩德勝利在望,土耳其接納這麼多難民完全就成了負資產,等於給阿薩德「減負」。同時土方在敘利亞的軍力又不足以阻止敘利亞的進攻,而美土之間的「隔閡」又難以形成密切的聯合軍事行動。

即便土方遵守協議,也等於是給自己套上枷鎖,因為敘利亞行政力量在伊德利卜的恢復將很難阻止,相比官方政府,敘利亞反對派顯然在行政管理和建設上要低能的多。而一些敘利亞親政府媒體則認為,他們根本不相信土耳其人,但是這個協議可以逼迫土耳其來給反政府武裝「繳械」,如果土耳其無法履行協議,那麼敘利亞就有理由再度發動攻擊,而屆時投入的力量就更強大。

因此,在軍事力量尚未通過「實踐」達成平衡的前提下,這一所謂的「非軍事區」只不過是另一次大戰前的中場休息。事實上,就連美國的軍事介入,也只能遲滯攻擊但很難挽救伊德利卜的反對派。事實上,幾天前就有美國人在建議美軍完全撤出敘利亞。那麼這個協議是不是俄羅斯在美國準備退出之前的緩兵之計呢?有人說這是一個出賣敘利亞的協議,但更有可能是一個土耳其和俄羅斯共同出賣反對派的協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它曾殺死400多美國人,差點滅掉總統,這次讓我國客機碰上了!
F-35B被英國專家泄密給我國?真實情況讓人看了啼笑皆非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