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羅斯地下還埋著多少二戰裝備?讓無所不能的「挖土黨」告訴你

俄羅斯地下還埋著多少二戰裝備?讓無所不能的「挖土黨」告訴你

作者:葛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前蘇聯廣褒的國土上,有超過3000萬人長眠在那裡。對於戰爭的記憶永遠存在。幾十年後,來自俄羅斯等地的人們仍然在尋找戰爭遺迹,試圖揭開無數沒有解答的問題。

這些人中很多是歷史愛好者和軍迷,他們大部分時間用來挖掘埋在地下的戰場遺留物和財富。這種職業在俄羅斯是合法的,中國人稱他們為「挖土黨」。雖然這行危險,但報酬豐厚,而且非常刺激,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加入到「挖土黨」中,目前估計在俄羅斯有將近一千人專業干這個。

掘地三尺,蔚為大觀

蘇德戰爭規模空前,激烈血腥,很多時候雙方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打掃戰場,也沒時間掩埋戰友遺體。尤其在雙方分別潰退期間,被遺棄的武器裝備數量驚人。蘇聯西部土質鬆軟,湖泊沼澤縱橫交錯,數不勝數的戰爭遺物沉入地下,保留下來。

敢拆彈排雷的,除了軍中專業「拆彈手」,就是俄羅斯「挖土黨」,被炸死炸傷的屢見不鮮

有時「挖土黨」自己也不敢相信,他們能發現的遺物簡直取之不盡。有些箱子打開時,裡面的彈藥看上去像是全新的。很多武器被挖出時已經鏽蝕,但仍然令人著迷。

挖出來的鍋底藏著一枚結婚戒指,周圍的一切已經面目全非,戒指仍然閃閃發亮。

「挖土黨」知道,他們的發掘將具有難以置信的商業價值,不過他們也相信歷史價值可能更為重要。這些發現無疑是理解和記住人類歷史過程的重要物證,提醒著每個人從歷史錯誤中汲取教訓,讓災難永不再發生。

各顯身手,無所不能

除了常規性發掘,「挖土黨」這些年屢創神跡:

——幾年前,幾名俄羅斯小夥子深入東歐戰場腹地,誤打誤撞地發現了一個當年遺棄在這裡的德軍軍火庫,當他們撬開箱子的瞬間,全傻了眼。

德軍軍火庫中發現了一箱嶄新的蘇制波波沙

不知道這幾個年輕人最後怎麼處置這批軍火,如果在黑市交易,他們自己是發了一筆小財,可考慮到俄羅斯人的戰鬥能力,對社會的危害將很嚴重。

——2006年,一群波蘭「挖土黨」在一條河床上,成功地挖出了一輛德軍4號突擊炮。

對於武器愛好者來說,克虜伯公司生產的4號突擊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它直接使用4號坦克的底盤,上半身則嫁接了先前的3號突擊炮,在創意和工藝上都充滿了奇思妙想,目前世界上保留下來的4號突擊炮少之又少。

挖土黨遇到過很多次這種情況,蘇軍坦克皮實,有的挖出來還能動。德軍裝甲車過於精密,一旦受損,還能動的極少,更別說已經廢棄了幾十年的,想要修復幾乎不可能。

可是這群大神不僅能挖,還把這輛突擊炮拉到波茲南軍事博物館去修,大家一頓忙活,幾天之後,這輛突擊炮竟然突突地開了起來。

修復好的這輛4號突擊炮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3輛之一。

——除了坦克裝甲車,挖土黨還撈出過飛機。這架從湖裡撈出的蘇軍飛機照樣能修,修完噴上塗裝,又重返藍天。

——有時挖土黨還會挖到意外驚喜。不過那可是70年前的二戰軍用肉罐頭,想想都犯噁心。俄羅斯人可不管這個,他們直接把罐頭裡肉挖出來塗在麵包上,就這麼給吃了下去。

術業專攻,裝備精良

前蘇聯地區土質酸鹼適中,對金屬腐蝕性較小,蘇德兩軍武器的金屬材料質量優秀,這都有利於戰爭遺物的保存。

挖土黨的收穫離不開高科技助力。 挖土黨成員亞歷山大曾經在網路上介紹他們的裝備,他強調他們「是一個非政府和非商業的組織,只是對這種形式的探索很感興趣。我們使用的設備是汽車、金屬探測器和自己的經驗。」

Garret ACE 250金屬探測器,極其輕便,可以放在旅行背包里

條件更好的挖土黨還配備熱像儀、挖掘機、越野車之類的專業工具。還是老話說得對: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兒。

除了挖寶,還要埋人

有一件事必須向挖土黨致敬,俄羅斯的一些志願者,在大批挖土黨的配合下,戰後70年里幫助政府掩埋了50萬名士兵的遺體。

據統計蘇德雙方共有400萬名士兵被官方認定在戰爭中失蹤。挖土黨和志願者們一直沒有放棄搜尋士兵的遺體,以給他們一個適當的埋葬。按照慣例,一旦蘇德雙方士兵遺骸被發現,必須報告有關部門,核實身份後蘇軍遺骸統一安葬,德軍遺骸交給德國相關組織處理。

志願者瑪利娜大媽說:「每年春天、夏天和秋天,我內心都會有強烈的渴望去尋找士兵,我的心拉著我去做這項工作。」

金屬探測器的「嗶嗶」聲點綴著森林的寧靜,「他們沒有埋得很深,」她說。「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他們只是在苔蘚和落葉下面,他們仍然躺在犧牲的地方。士兵們一直在等待我們,等待一個終於可以回家的機會。」

志願者組織的負責人表示,從現場收集的數據越多,識別士兵身份的概率就越大。有時即使找到個人物品乃至照片,卻仍然無法找到遺骸的名字或出生地。

二戰期間,蘇聯士兵的身份證不是由金屬製成的,而是一種木質膠囊,裡面塞著一小張紙片。令人難過的是,幾十年後,這些文件難以辨認,從膠囊里倒出來的不是紙片,而是棕色的積液。

在保存完好的紙片上,很多士兵沒有填寫名字,他們有一個迷信,認為填寫表格會導致意外死亡。

負責人接著說:「有時我們會發現士兵的名字,還會發現士兵們寫道『如果我被殺了,請把它轉給我的女朋友或我的媽媽』。你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它。」

集體安葬儀式是志願者數月辛勤工作的高潮,新挖出的大型墳墓上掛滿了紅布,穿著紅軍軍裝的年輕人組成儀仗隊。經常有超過100口棺材被一起埋葬,每個棺材裡包含12-15人的骨頭。

參加安葬儀式的人們向獻出生命的士兵致敬,有些人望向天空,人們相信飛過頭頂的鳥兒可以運送死者的靈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正式投降之後,還有鬼子負隅頑抗,我軍是怎樣消滅他們的?
世界上最危險的貧民窟是怎樣形成的?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