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城市房價貴!東北漁民忙著「撿錢」家產百萬還嫌少

大城市房價貴!東北漁民忙著「撿錢」家產百萬還嫌少

遼寧東港盛產蟶子,每年的九十兩月是收穫旺季,沿海養殖區的大小池子、加工點都忙碌了起來。因為保鮮難度太大,剛上岸的蟶子少部分進入市場即時銷售,更多的則流向了沿海漁村的大小加工點,漁村的人們將煮熟的蟶子剝開去殼,把蟶子肉晾曬在專門鋪就的水泥地面上,使之成為干海鮮。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加工蟶子的大忙季,棗山村2組一個普通的加工點,一天會有150到200人參與其中。一天下來,少則加工三四萬斤,多則加工四五萬斤。據加工點的負責人老景介紹,在大約一個半月的時間裡,這一個加工點總計會加工帶殼蟶子160萬斤。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蟶子加工拼得是剝開煮熟蟶子的速度、耐性和時間。一位正在剝蟶子的大姐說,我們都是論桶算錢,剝一桶蟶子10元錢。一桶蟶子15斤大約1000個,我一小時能剝三桶3000個,基本上一秒一個。只要耗上時間我一天差不多能剝3萬多個、掙將近400元,對我來說,干這個就等於是撿錢。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棗山村是一個很富裕的漁村,村裡身家百萬算是小數,幾百上千萬的也不少。加工點負責人老景指著幾個正在剝蟶子的大姐說:她們幾個都是老闆,家家有生意,都是插空出來干零活賺小錢,所以她們說這是撿錢。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村裡一位75歲的爺爺,他的職責是在專門鋪就的水泥地面上給晾曬的蟶子「翻身」。他說,我可不想讓別人說我倚老賣老吃閑飯,大伙兒都在比啊,能動彈不幹活丟不起那個人。再說,這活兒不累,不需要像剝殼的人那麼連軸轉,一天能掙100多,反正在家也是閑不住,還不如出來活動活動筋骨。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因為蟶子加工屬於只耗時不太耗力的手工活,掙多少全憑手上功夫,所以,來插空幹活的人幾乎是絡繹不絕,甚至會出現排隊等活的場景。他們說,我們是從窮日子苦過來的,知道沒錢的日子有多可怕,所以,就算是有個幾十萬百八十萬,哪個還敢停下來?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一位正在剝蟶子的大姐說,家裡供著一個大學生,就不能停下來。一兩百萬在大城市能不能買上一套房?如果孩子畢業了在大城市,憑他們那點工資能行嗎?所以父母在農村富了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讓孩子在大城市的生活也不緊張。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每天,三四萬甚至四五萬斤的蟶子被運到這個加工點。密密麻麻的蟶子,凝聚了漁村人對更高質量小康生活的期望。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在加工點,負責人老景捧起晒乾的蟶子,話語間充滿了感慨:已經小康的需要更高質量為自己多上幾道保險,還沒小康的也在努力,大家都在拼。東北漁家對小康的理解可能跟南方發達地區有差異,畢竟人家的收入更高。不管高低,我們心裡一直都綳著一根弦,什麼時候這根弦能稍稍地松一點,小康生活的質量就會更高一些。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漁民展示領取蟶子的標牌。一個標牌對應一桶15斤帶殼蟶子,驗收合格後憑標牌領取工錢。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漁民將裝在篩子上的蟶子肉拖到晾曬場地準備晾曬。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漁村一95後女孩也加入到剝蟶子的行列。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26歲的船主因為風大不能出海跟著媳婦一起來剝蟶子。小夥子的媳婦說,在棗山村,有兩個錢就得瑟會被人瞧不起,越有錢越能幹才算是真本事。我當初能嫁給她,很看重的就是他不得瑟還肯干。

圖片來源:棋簿紫/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的精彩文章:

沒有點創意,都不好意思出來招人了
彩禮超兩萬按販賣婦女論處 石家莊一紙村約剎住高彩禮風氣?

TAG:視覺中國圖播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