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將至,外出旅遊這些事情要格外謹慎了
時過月半,瑞典警察粗暴扔三名中國遊客至墓地一事依舊沸沸揚揚,而美國又傳出了21歲中國留學生凌晨酒駕撞樹身亡,俄羅斯火車乘務員向中國遊客「勒索」小費, ……諸如此類事件,境內境外時有發生,而這些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卻被部分遊人或留學生忽略掉了。接下來,我們細說出門在外旅遊,都應熟知哪些細節,有些還要格外謹慎、格外小心!
不同境域,要注意的事項不盡相同,我們先從國內說起。
近年來,隨著交通漸趨便利,錢包慢慢鼓起,進藏、入疆遊客越來越多;然而,部分遊客做足景點攻略之後,卻忽略了研習民風民俗類的旅遊攻略,且無意識地騷擾旅遊目的地居民或破壞他們的生活習慣、民俗信仰等,甚至還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藏地旅行時常接觸的是雪山、寺廟、民居和草原牧場,這意味著雪山面前切勿隨意大小便、指向雪山請用「請人」手勢,不可食指直接指,更不可大聲叫吼;廟宇經堂遵循當地教派規矩,有些主殿需要拖鞋、脫帽進入,切忌裙子短褲和隨意拍照;在草原牧場、藏地民居與當地人合影之前,盡量徵詢同意,切莫為了自己一時興緻隨意叫他人擺拍,畢竟遊客不等於高人一等。此外,進入藏民族家做客,不懂的禮儀可直接詢問,萬事微笑溝通,切莫做悶頭驢導致無意觸犯他們禁忌。
與西藏不同的是,新疆民族成分較多,除了注意以上禁忌之外;在疆旅行應盡量避免在當地居民家中過夜,如需過夜(當地居民同意後)應提前至當地派出所備案並徵詢意見。此外,新疆廟宇多為伊斯蘭教,切忌裙子短褲、拖鞋,切忌酒後或抽煙進入。
其次,宗教人士(如穆斯林、喇嘛)切莫隨意拍攝,拍攝之前一定征請同意,拍完之後呈請查看並說明影像最後用途。
在國內,以上事項主要適用於西部地區,還有青海、寧夏、雲南迪慶、川西、甘南等地。而在其它省份旅遊,主要遵循我國文明旅遊條例即可;遇事微笑面對,切莫輕易爭執,即便是有理在先,也應在確保行程不被耽誤、人身安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有意識搜集理據。
與國內旅遊不同,出境旅遊就像變了一個身份。
據文旅部統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713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5%。換句話說,出境旅遊的國人會越來越多,出境旅遊的辦理方法會越來愈多,而且越來越便捷;不過,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隨著出境旅遊人數增加,境外求助事件也隨之增加,泰國、日本、越南為求助最多旅遊目的地,求助類型以傷病(如骨折)、小孩發燒感冒為主;此外,護照、手機、相機丟失也佔據求助前列。
首先,出境旅遊需要名列清單的是護照、簽證、行程預訂單、大使館緊急聯繫方式。如果護照有新舊更換,一定記得帶最新的護照;如果行程有兒童相隨,應提前告知行程安排方並做好相應準備;如果需要自備藥品和奶粉出境,應提前告知安排方,畢竟有些國家對這些「必備品」是有明確禁令的。當然,行程單一定要獲得對方確認,特別是酒店住宿,確定好入住時間。
其次,前往非洲和發達國家(如北歐),國人待遇是非常不一樣的。
前往非洲,雖然目的地國家多數是中國友好邦國(如盧安達、南非、阿聯酋等),但因經濟發展滯後,交通、飲食、民風民俗各異,盡量做好民俗攻略、旅遊交通攻略和預備緊急救助辦法。前往北歐、北美等發達國家,要特別熟知當地習俗,粗略瀏覽當地旅遊相關的律法,避免一個很無意的動作可能觸犯當地律法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如前段時間被警察粗暴對待的遊客,如果他們熟知瑞典旅遊酒店入住時間規定之敏感以及警察執法(警察雖粗暴,但很民主了,不然不會給他們拍視頻了)、墓地與中國截然不同等情況,麻煩應該就不會出現了,旅途可能就很愉快。
總之,出門在外旅遊,細節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出境旅遊,個人言行舉止影響到自己身後的祖國和同胞形象。


※青海周末自駕公路新寵:山清水秀只是開胃菜,彩色十二盤和互助溝才是硬菜
※寺廟附近常有看相算卦的算命先生,他們是寺廟的得道之人嗎?
TAG:野蠻的卡農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