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各國瘋狂打衛星美國拿100萬噸核彈爆轟中國就悄悄射了2枚導彈

各國瘋狂打衛星美國拿100萬噸核彈爆轟中國就悄悄射了2枚導彈

號稱冷戰後中俄舉行的最大規模集團軍級戰略演習東方-2018剛剛結束,9月13號,中俄參演大軍就來了次沙場秋點兵。本次軍演我國共出動3200餘人,包括99式主戰坦克在內的1000餘量戰車,30架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而俄軍更是出動30萬大軍,36000輛戰車,1000餘架軍機和80餘艘軍艦,規模創俄羅斯歷史之最。

兩國大軍演習閱兵猛,就算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也沒落下。就是美國人看演習閱兵的方法不太尋常,人家是高高在上全程俯視。閱兵當天,號稱美軍網路發言人的「防務新聞網」就放出了美國的「傑作」,數張衛星拍攝的東方-2018軍演和閱兵期間的高解析度彩色照片。防務新聞網洋洋得意的寫道我們不稀罕現場觀看,我們直接在太空上看。就連俄軍伊爾76空投戰車和人員都拍的一清二楚。這場來自太空的美軍問候,著實讓人不能袖手旁觀。美軍衛星能把中俄閱兵拍的這麼清楚,偷窺我國軍事基地自然輕而易舉。

因為美國的太空野心早已顯露無疑,前有升級天基預警系統先發制人打擊我國導彈基地,後又投545億建太空軍,在太空戰場上,美軍的目的只有一個,打贏戰爭。在可預見的將來,太空戰的主角都是衛星。衛星作戰無外乎偵察監視和反衛星。用衛星實時監控獲取目標情報,傳輸至打擊部隊引導武器精確攻擊,效率比陸基空基和海基都要高出數十倍。而戰時,動用軟殺傷干擾他國衛星使其成為廢鐵,或者用己方衛星搭載武器第一時間打掉他國衛星,讓他國在太空的眼睛變成瞎子,則更加粗暴有效。一旦衛星被打掉,在太空就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目前,中美俄等主要大國都在大力發展衛星偵察能力,幾乎到了變態的地步。美國在外太空擁有600顆以上衛星,絕大部分是軍用偵察衛星。就算是GPS和商業衛星也能隨時被美軍徵用。尤其是最新鎖眼衛星,能達到0.1米以內級別的恐怖解析度,別說導彈與核武器了,連地面人長啥樣都看的一清二楚,而且美國還在發射NROL巨型電子情報衛星。

俄羅斯雖然沒錢,不能像美國一樣能隨意射,但仍擁有130顆以上衛星,其中不乏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宇宙」系列,以及新近發射的「琥珀」電子偵察衛星,解析度最高達到0.4米。為了和美國競爭,俄方已加大了發射偵察衛星的力度。與美俄相比,我國衛星起步晚但發展極快,擁有將近200顆衛星,比俄羅斯數量還多。雖然官方並未公開我國有軍用偵察衛星,但「遙感」系列從2006年開始已經發射了30顆以上,具備雷達和光學偵察能力,是除美國NROL衛星外,全球第二大太空偵察網路。而即將完成組網的北斗系統理論上也有軍用偵察能力。至於0.1米解析度級的高分系列已經高度逼近美軍鎖眼衛星。

吉林一號更是將美軍航母基地拍的一清二楚。在偵察衛星領域,我國已成第二梯隊領頭人。之所以不用軍用衛星稱號,主要還是淡化軍事色彩減少被他國攻擊的概率。但即便如此,擁有超強反衛星能力的美國才不管你叫什麼,是軍用還是民用。隨時會對我國衛星發動攻擊,打掉我國經營數十年花費上萬億的衛星系統,讓我國在太空沒得玩。從1959年用B-47轟炸機空射核導彈打掉報廢衛星後,美國就掌握了反衛星戰力,不斷進行瘋狂的反衛星試驗。甚至將雷神彈道導彈發射到400公里高空引爆100萬噸TNT的核彈頭,擊毀了包括美蘇在內的6顆衛星。

如今美軍機載ASM-135反衛星導彈和X-37B空天戰機都具有極強的反衛星能力。ASM-135能以2.4萬公里時速擊殺衛星,25倍音速的X-37B則能發射導彈、高能激光和粒子束等新概念武器打擊衛星。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各種反衛星殺器,我國衛星遭遇的威脅已經不言自明。這就需要我國有保護衛星的能力。

之前,軍報就透露1999年我國衛星遭遇鄰國衛星信號干擾,之後我國工程師獲取其衛星數據,才使對方調整了自己的衛星數據。但最好的防禦永遠都是進攻。只有我國擁有了反衛星能力,才能讓美國不能隨意打掉我國衛星,否則它就得付出代價。

2007年,我國發射動能1反衛星導彈擊落了老化的氣象衛星,正式擁有了反衛星能力。2013年,我國發射動能2導彈在18000英尺高空打掉老舊衛星,如此高度足夠擊落美國高軌道衛星,而能攻擊36000公里高度的動能3也開始試驗。2016年,我國將遨龍1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送上太空,發現小型偵察衛星可直接抓獲。反衛星,能抓的,能打的我們都有,要搞太空站,我們有的玩。不過也別擔心,這只是我們的太空垃圾清掃器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西方公司解除高科技限制?先進技術雙手奉上 只求我們不要白菜化
我軍又一電磁武器獲突破 將用於野戰火箭炮 足以重創任何入侵勢力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