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廣西首次放生攜帶高科技GPS監測的冠斑犀鳥

廣西首次放生攜帶高科技GPS監測的冠斑犀鳥

9月16日早上,4隻攜帶GPS監測器的冠斑犀鳥(屬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從南寧運到防城港上思縣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本次放生活動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救護委員會的支持下,廣西壯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救護和疫源疫病監測中心聯合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共同在廣西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冠斑犀鳥放歸項目,而這次也是廣西首次使用高科技GPS監測放生冠斑犀鳥的生存狀況。

據了解,30、40年前十萬大山曾經是冠斑犀鳥棲息地,但是後來慢慢遷移了。去年北海市高速公路交警執法查獲10隻冠斑犀鳥,經過工作人員精心照顧一年後,決定讓這些冠斑犀鳥回歸自然繁衍後代,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救護與疫源疫病檢疫中心給10隻冠斑犀鳥中的4隻(雌雄兩對)安裝GPS,讓它們每天每5個小時發回一批生存數據,以監測它們的生存狀況。

記者了解到,在鳥類身上安裝GPS監測一直是廣西的空白,因為鳥類身體嬌小,不易攜帶跟蹤儀器,所以這次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救護和疫源疫病監測中心特意聯繫了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並帶來了最先進的儀器,將4隻攜帶GPS的冠斑犀鳥,放歸廣西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同時還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十萬大山救助站駐點觀測,如果這幾隻冠斑犀鳥能順利繁殖存活,接下來還會繼續把更多的冠斑犀鳥放歸自然。

闊別40年,冠斑犀鳥回家了

40多年前,冠斑犀鳥在十萬大山林區自由的翱翔,曾幾何時,它們就在人民的視線消失,陔中原因,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9月16日,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聯合北京市救護中心,在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配合下,成功實施冠斑犀鳥回歸十萬大山項目,放歸了首先冠斑犀鳥。作為十萬大山的主人——原住居民,應倍感榮幸,要承擔起冠斑犀鳥的保護義務,主動進行看守巡護,確保這個大山的精靈——冠斑犀鳥,在這個新家安家立業、繁衍生息。

冠斑犀鳥是我國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國分布的5種犀鳥之一,也是我們廣西唯一有分布的一種犀鳥。犀鳥是鳥類中較為古老的物種,其解剖結構和生活習性特殊,被譽為研究鳥類物種進化和自然演變的「活化石」,又因其對森林大種子傳播起重要作用,被譽為「森林農夫」

法律知識要知道

保護野生動物,往廣的角度說,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非法獵殺國家重點野生動物,將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四十五條規定:在自然保護區域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保護區域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並處獵獲物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危害野生動物可不是小事,那些想要通過危害野生動物攫取利益的人尤其要引起注意,邁出這一步將面臨牢獄之災,一定要慎重噢!

來源

南寧電視台新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的精彩文章:

野生世界 中華攀雀育雛
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成立

TAG: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