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科學文化領域首個英文期刊創刊:投稿英文、中文都可

中國科學文化領域首個英文期刊創刊:投稿英文、中文都可

「在科學上,科研誠信重於一切,沒有誠信就沒有科學。不管是對待科研上的想法、科研過程還是科研結果,科研工作者必須誠實,因為科學始終建立在誠信之上。」

《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以下簡稱《科學文化》)期刊聯合主編、魁北克大學伯納德·席勒(Bernard Schiele)教授強調。

作為主編,伯納德·席勒的任務是保證各項程序有效落實,推動期刊按計劃發展。他表示,希望《科學文化》將來能被國際重要資料庫收錄。

9月15日,《科學文化》期刊創刊號發布會在京舉行,這是中國科學文化領域第一本英文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0-1524/G,每年出版四期(季刊)。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以及中國科協等8家單位6個國家的期刊編委以及特邀專家學者20餘人參加發布會。

發出中國學者聲音 填補國內空白

「由於英文水平受限或發表英文論文時遇到困難,很多傑出的中國學者難以被世界所認識。」伯納德·席勒對記者稱,《科學文化》期刊旨在發出中國學者的聲音。「儘管期刊是用英語出版,但投稿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中文。

如果中文來稿最終被採納,會有專人負責把中文論文譯成英文,還有文字編輯對文章進行潤色,確保語言地道。目的在於為科學文化研究領域的中外學者搭建溝通的橋樑。」

「國外有很多探討科學與文化的英文期刊,但是都基於西方國家,《科學文化》則產生於中國的土壤。此外,相比較西方已出版的期刊,這本新刊囊括的話題更為廣泛。」伯納德·席勒表示,這本期刊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創刊號特邀主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李正風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本期刊的理想是讓人們發現科學文化的多樣性和來自不同國家的聲音。「我們希望入選論文符合期刊宗旨:表達不同社會環境下,人們對科學文化的思考和探索,特別是非英語國家非西方國家對科學文化的思索。」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在期刊發布會上強調,《科學文化》的創辦填補了國內科學文化研究領域的空白,更標誌著非英語國家創辦的科學文化專業性學術刊物的誕生。

嚴格評議程序 確保刊物質量

伯納德·席勒指出,《科學文化》編委會前兩年的主要目標是打造一本嚴肅的學術期刊。

在接下來的兩年,期刊的論文主要來源於約稿。在工作機製成熟之後,《科學文化》期刊將開始接受投稿,通過雙盲評審和同行評審的方式對論文質量進行嚴格把控。「雙盲評審就是評委不知道作者是誰,作者不知道評委是誰,確保評審過程的公平公正,這是國際通行的審核方式。」據伯納德·席勒稱,審核論文需要4至6個月的時間,程序複雜。因而,刊物發行初期,每一本收錄論文5篇左右,確保每篇論文都經過嚴格評審程序。

在確保科研誠信方面,編委會也採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作者需要簽署原創聲明,此外編委會有專門編輯負責審核數據的真實性。李正風指出,國內科學文化方面的專門期刊有10來本,但權威性期刊佔比相對較少。在質量方面,《科學文化》編輯部會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對文章進行評議,通過評議之後,才能納入文章入選範圍。備選文章還需要進行反覆修改,最終才能被刊用。

伯納德·席勒認為,確保學術論文誠信的做法非常簡單:在做好同行評審、雙盲評審的基礎上,讓科研成果向公眾開放。「公眾監督評判科研成果是確保科研誠信的核心」,伯納德·席勒稱。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研究揭示:肥胖是如何導致疾病的
新研究:想要減脂,應該早飯晚吃,晚飯早吃?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