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年輕時最重要的事,是做出正確的選擇|華為CFO孟晚舟精彩演講

年輕時最重要的事,是做出正確的選擇|華為CFO孟晚舟精彩演講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雙偉大的翅膀,只是有時忘記了扇動。」


 


9月14日,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回到故鄉成都,與電子科技大學的1700餘名學子進行了一場思想的對話。


 


演講以《從平凡到非凡》為主題,孟晚舟與學子們聊起了華為的精彩故事,以及她在這些故事中的感悟。


 


她說: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翅膀忘記扇動,就退化成披肩。


華為給年輕人最大的回報,就是不辜負你的選擇。


把思想打包帶走,分享勝於擁有。


 


演講中,孟晚舟講述了一個城市、一個企業在平凡中展現著怎樣的非凡,以及如何讓短暫而寶貴的青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信息量很大,帶來深深的觸動。



今天,小編就把演講的精華分享給大家!

(文末提供工作機會)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





一切非凡都源於平凡


 


清水河畔,漁歌唱晚;歸帆遠影,千山悠悠。

 


很多人說,成都,就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自古就有「少不入川」的說法。


 


其實,「安逸」「舒適」只是成都溫柔的一面。都江堰「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模式,為成都平原帶來了良田千里;電子科技大學的太赫茲研究又將帶領我們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一切非凡都源於平凡,成都是一個平凡的城市,總也能處處展現著它的非凡。華為也是如此,我們一直努力在平凡中創造著非凡。


 


1993年大學畢業後,我加入了華為,那個時候的華為只有二三百人,銷售收入剛剛過億。30年前,華為只是無人知曉的創業公司。20年前,知道的人也沒幾個。1996年,我去北京參加通信展,手裡提著幾大袋資料,紙袋子上有華為的Logo,計程車司機很熱情,說:「哦,華為,我知道,就是做紙袋子的嘛!」


 


在30年後的今天,你在全世界的機場都能看到華為的廣告,我們正為全世界30億人提供著通信服務。

 


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原本是開自行車鋪的。布爾代數解決了計算機的邏輯問題,沒有布爾代數,就沒有計算機,也沒有信息革命,然而布爾代數的發明者,只是一名小學教師。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人生的起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終將駛向哪裡。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雙偉大的翅膀,只是有時我們忘記了扇動。




當我們忘記扇動理想的翅膀時,翅膀就退化成了一個羽絨披肩。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佛說,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自己有時間。


 


我們可以給自己算一筆時間細賬:假設一個人可以工作35年,一天工作8小時,一年250個工作日,我們真正用於工作上的時間也只有7萬小時。


 

「一萬小時定律」的提出者,研究過許多作曲家、作家、鋼琴家、運動員、棋手,比如莫扎特、甲殼蟲樂隊、比爾·蓋茨等。他得出的結論是: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從平凡走向非凡的必要條件。」


 


同時,我們也要記住,「一萬小時定律」只是從平凡走向非凡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生命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它會停止。」

生命是短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還有夢想、還有期許,那麼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把有限的精力聚焦在你的選擇上。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生命註定是一條不會回頭的河流,我們要做一朵奔騰的浪花,而不是漩渦中的一片枯葉。




生命是平凡的,也是平等的,那麼,

如何讓平凡的生命綻放出非凡的光芒呢?這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首先,選擇一個行業大趨勢。


 


今天的行業大趨勢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一點,我們不妨把時間拉長、把空間拉大來思考。人類幾千年的科技進步史,就是一部擺脫時間與空間束縛的自由史。工業革命,讓我們擺脫了體力的束縛;電氣革命,讓我們擺脫了黑暗和距離的束縛;太空梭,讓我們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


 


今天,我們正在進入的智能社會,這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自由體驗?


 


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想像智能社會將會多麼美妙,但我們可以肯定,智能社會正在到來。自工業革命以來,一個新的產業周期大約是50年到60年,前30年是技術的縱向發展,後30年是應用的橫向擴張。我們正處在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產業周期交替的奇點上,作為智能社會基石的ICT產業,將擁有23萬億美元的數字化轉型市場空間。


 


選擇與社會發展大趨勢同行的行業,成功的概率自然會增加幾分。





 



其次,選擇一個成長的平台。


 


行業趨勢,是天時;成長平台,是地利。


 


瓦特改良蒸汽機,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但是如果沒有格拉斯哥大學這個平台在理論基礎、實踐試錯上的支持,也許改良蒸汽機的就不是瓦特。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平台是個人價值的放大器,也是個人價值的延長線。

華為將為大家提供有技術領先優勢的學習平台,建立世界觀的國際化平台,開放協作的團隊平台,還有銳意進取的成長平台。


 


定位決定地位。

華為30年來,選擇持續聚焦在ICT基礎設施的突破上,智能社會必將是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華為在這三個方向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眼界決定思

想。

遍布170+個國家的銷售網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拓展視野的平台。







在華為,世界不在遠方,就在你的眼前。

每次出差,對我來說,都是一件愉悅的事情,特別是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見到一些陌生的人。有一次入境時,移民局官員看到我蓋滿章的護照問:「你是不是導遊?」我說:「No, I work for Huawei!」其中的自豪與愉悅,相信很多華為人都深有體會。


 


2017年,華為人飛行了17.5億公里,可以繞地球4.3萬圈。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對世界、對社會、對文化的認識,正是在這樣一個國際協作的平台上建立起來的。


 



第三,選擇一個聚焦方向。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面對時間,面對宇宙,我們都有深深的無力感和渺小感。


 


人人生而平凡,如果又不自甘平庸,怎麼辦呢?


 


無數成就非凡的科學家,無不是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在一個領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持續研究。

把有限的生命聚焦在一個方向上持續投入,才有可能突破,就像強度足夠的高壓水槍可以切割鋼板一樣。




2016年,極化碼(Polar碼)正式成為5G技術標準之一。其實,它的發明者、土耳其的Erdal Arikan教授1982年就開始了研究,在2008年才公開發表Polar碼論文。2010年,華為識別出Polar碼的潛力,持續投入。華為科學家與Arikan教授一起,又經過「十年磨一劍」,取得多項核心技術突破,才完成Polar碼從學術研究到產業應用的蛻變。




童文博士,是3G、4G無線通信技術構架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華為引入的第一批Fellow(同事)。作為華為5G項目經理,為了實現技術突破並幫助制定統一的全球標準,在過去10年里,他在世界各地旅行了數百萬公里。







我們製造部的員工周二虎,能夠在50倍顯微鏡下,手工調整六維調節架,精調到千分之一毫米,實現720束激光通道。


 


童文和周二虎,就是華為18萬員工的縮影,他們板凳甘坐十年冷,耐得住寂寞,認準方向就堅持不懈,把工匠精神做到了極致。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駛向哪一個港口,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不是順風。


 


所以,要真正問清自己的內心,拿出行動的勇氣,堅持自己的選擇。


 


華為給年輕人最大的回報


是不辜負你的選擇


 


人生苦短,青春更短。我想,華為能給年輕人最大的回報是不辜負你的選擇。我們將與你一道,用奮鬥的火花,點燃無愧無悔的青春。


 



「蒙哥馬利計劃」打開成長的空間


 


我們從今年4月份開始,實施「蒙哥馬利計劃」,就是為了讓好苗子不在等待中枯萎。


 


年輕人,你覺得自己牛,你幹了牛的事兒,但是公司不知道,怎麼辦呢?


 


我們的「蒙哥馬利計劃」能為每一位華為員工提供「20分鐘」的演講機會。在公司董事會成員的面前,客觀講述自己的工作成績和感悟。任何員工都可以自由申請成為演講人。


 


「蒙哥馬利計劃」給每一位基層員工一個「懷才得遇」的機會。


 


2017年華為破格提拔4500人,2018年將破格提拔6000人。








物質文明奠定精神文明


 


電子科技大學的劉盛綱老校長,70歲從校長的崗位上退下來,走進實驗室,進行太赫茲的研究,太赫茲可能將改變未來的通信技術。


 


劉校長說「搞科研就是要一輩子清貧」。我們崇尚劉校長始終與夢想同行的精神追求。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為員工提供的不僅僅是與夢想同行的精神追求,還有與夢想同行的物質回報。


 



精神文明引領物質文明


 


今天在成都,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成都的英雄故事。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華為成都無線產品技術支持部的同事羅濤,第一個冒著生命危險,和中國移動的兩位工程師,在5月14日空降到震中。當天他們乘坐軍用直升飛機從鳳凰山機場起飛,晚上六七點鐘飛到汶川牛老寨山頭,降不下去。山頂空地很小,第一次飛過了頭,第二次機翼差點鏟在山崖上。第三次好不容易懸停在山頂,靠繩索降落到地面。


 


對於外界,他們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在華為,他們就是令人崇敬的英雄,羅濤被華為評為了我們自己的「特級英雄」。救災結束後,公司給參加抗震救災的勇士頒發了九公斤重的水晶紀念杯。


 


七年之後的2015年,我們又在巴黎造幣廠重鑄了「汶川地震救災搶通英雄紀念章」,發放給142位參與了汶川地震搶險的同事。


 



 


華為崇尚「物質文明奠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引領物質文明」,

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只要你們選擇華為,華為都將「不負歲月不負卿」。


 



把思想打包帶走,分享勝於擁有


 


華為其實是一所沒有圍牆的、開放的大學。我們擁有超過30000+的網課,為你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


 


我們構建了心聲社區,每位華為人都可以自由發言,指點江山。


 


在華為的園區內,有咖啡吧,有圖書館,我們鼓勵分享。我們相信分享勝於擁有,華為有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僅財經圖書館有藏書萬冊,涉及人文、社科、藝術等偏思想類的書籍。我們鼓勵大家有借無還,把知識帶回家,把思想分享給他人,有分享才會有新的聚合,新的動能。







最後,我想說:


 


勤奮不設時限,


偉大不因天賦,


成功不走捷徑,


探索不問終點,


開創不曾畏懼。


 


來吧!邀請你加入華為,加入我們的勇敢新世界!


這裡有一份

華為offer

等你點開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文摘 的精彩文章:

父母愛管閑事, 原來是有私心啊!
一遇到人人從從眾眾我就慫慫慫慫慫慫

TAG:青年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