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i機器人集聚多位大咖,熱議智能語音語義的當下與未來

小i機器人集聚多位大咖,熱議智能語音語義的當下與未來

9月18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小i機器人語義主題分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宋依佳、小i機器人創始人朱頻頻、合合信息創始人龍騰、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Chitta Baral、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林方真、清華大學教授朱小燕等出席了本次論壇。

該論壇匯聚了企業、高校等多方位的海內外行業大咖,整個論壇圍繞智能語音、語義理解,從技術、應用、產業生態等多個方面探討了智能語音、語義目前的現狀、面臨的挑戰、機遇以及商業落地的過程等,共計吸引了數百位專業觀眾。此外,論壇上還舉行了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

圖 | Chitta Baral教授

活動現場,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Chitta Baral教授圍繞自然語義理解的演算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他表示,自然語義理解對於人類而言非常容易,對於機器人卻較難,機器只有在擁有很強的背景知識下才能夠準確理解語義。對此,Chitta Baral教授給出了自己的改進方法,他認為一方面可以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篩選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用一種叫novel Puzzle comprehension的方式在兩個puzzle之間建立聯繫。

在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林方真教授看來,人工智慧是利用邏輯來幫助人類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通過廣闊的知識庫回答問題;第二種是通過從信息中找模型;第三種則是做診斷。清華大學教授朱小燕則表示,機器學習存在對抗樣本,不直觀、不可解釋性以及知識難以加進去等弱點。目前機器只做智能信息處理,還是不能篩選和提煉,抽取信息和知識並把它們關聯起來,儲存在長期記憶里,為人類服務。

此外,合合信息聯合創始人龍騰認為此前傳統的OCR技術無法解決的痛點,如抖動、模糊字、反光等問題,現在基於深度學習的STR技術已經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圖 | 朱頻頻

在高端對話環節中,寬頻資本合伙人劉唯作為主持人向小i機器人創始人兼董事長朱頻頻、木木機器人董事長蔣化冰、來也科技CEO胡一川、觀谷科技董事長桑墒四位嘉賓展開了涉及產業、生態鏈、技術等多方面的深度對談。談到哪個領域能夠最快享受AI帶來的紅利時,蔣化冰認為有兩個領域:一個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更加擅長的領域;另外一個則是高度發展且資金充裕的領域,如醫療等,因為其具備資金投入的能力。朱頻頻則表示,短期來看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等已經享受到了紅利。長遠來看,人工智慧將深入各個行業。

談到「AI產業中,目前中國AI最薄弱的環節」這一議題時,胡一川認為AI產業中,中國目前最薄弱的環節是數據。一方面,當前大量的數據掌握在BAT這些巨頭企業手中;另一方面行業中的大量數據,傳統企業不具備處理、應用數據的能力,也沒有一個環節能夠將行業中的大量數據整合起來。桑墒則表示,最薄弱的環節是AI技術如何更加專業化,尤其像醫療這些領域。具有AI技術的工程師不具備醫療領域的知識,而具備醫療領域的知識又不具備AI技術。未來知識的多元化、從業者的視角廣度、寬度等將會決定AI發展的深度。

圖 | 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

活動中,除了海內外大咖們精彩紛呈、乾貨滿滿的演講,活動現場還舉辦了小i智慧學堂揭牌儀式。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能服務專業委員會張軍平、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賀樑、Y-CITY全球創新學院總監金冰冰、小i機器人高級副總裁許戈亞等人共同為小i智慧學堂揭牌。

近年來,對於人工智慧來說,無論從技術、產品、商業落地亦或者政策的推動與支持等多個方面都已經迎來了很好的時機。小i機器人藉助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集聚各路大咖從多個緯度對智能語音語義展開探討,不僅為觀眾奉獻了精彩的知識盛宴,也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交流與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LG研發機器人外骨骼,可支持和增強使用者的雙腿
未來有了人工智慧,人應該幹什麼?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