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此國不能打,否則會吃虧,幾任皇帝都很聽話,他卻不信邪

朱元璋:此國不能打,否則會吃虧,幾任皇帝都很聽話,他卻不信邪

朱元璋:此國不能打,否則會吃虧,幾任皇帝都很聽話,他卻不信邪

素材來自網路,文章原創

有一句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朱元璋作為一個父輩,明朝的第一個皇帝,在臨終之前告訴自己的子孫:有一個國家一定不能打,否則會吃虧的。不過,朱棣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帝位之後,沒聽朱元璋的話,攻打了這個國家。究竟,朱元璋告誡子孫不能攻打的國家是哪裡呢?到底為什麼不能攻打呢?

其實,朱元璋根據自己多年來征戰所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出來了攻打各個國家的利弊。並且在臨終之前留下了祖訓,告誡子孫有15個國家不可攻打,而且尤其強調了安南絕對不可攻打。

安南,從秦朝時期開始便是中國的領土。不過,到了唐朝晚期,天下動蕩,局勢大亂,而安南就趁此機會宣布獨立,還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國家,脫離了中國。安南從獨立之日起,便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達300多年。一直到了明朝時期,安南才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臣服於明朝皇帝。

為什麼朱元璋臨終的時候,特別告誡子孫不可攻打安南呢?安南到底有什麼特殊和不同呢?其實,朱元璋是考慮到了這其中的弊處:

首先,明朝時期,安南已經臣服。且安南整個地區就是一片荒蕪之地,就算明朝攻打下來成為自己的領土也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價值,沒有任何經濟發展價值。其次,一旦滅了安南,這個地區的百姓不可避免的會出來鬧一場。而明朝剛剛打完仗,還要撥款項、派兵力去鎮壓鬧事之人。這種百害無利的事情,朱元璋是絕對不會做的。所以,他也希望子孫們不要做。

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繼承了帝位。他也確實謹記皇爺爺的告誡,並沒有攻打安南。然而,建文帝做皇帝沒有幾年,便被自己的皇叔朱棣篡奪了皇位。朱棣登基之後,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威信,就必須要建立功勛。而開疆擴土,擴大明朝的疆土成了他提升地位的第一步。

而這個時候恰恰安南國出現了政變之亂,於是,朱棣便派兵趁機佔領了安南。既然成了明朝的地盤,當然要派人駐守。所以,朱棣派遣了大批量的官員去安南進行治理,並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將這裡變成了一個省。

不過,果然正如朱元璋臨終所講的一樣。安南被平定之後,當地勢力不斷的出來反抗明朝。且不是1、2次,而是數十次,甚至上百次。如此一來,明朝次次都派人鎮壓,漸漸便力不從心了。

不過,朱棣已經將安南給打下來了,怎麼能再放棄呢?這豈不是打臉嗎?所以他也一直勉強的維持著安南的管理。直到朱棣去世,明宣宗繼承帝位,才遵從朱元璋的訓誡,放棄了安南的統治。

而朱棣沒有聽朱元璋的話,一意孤行佔領了安南,最終還是白費了心思,竹籃打水最後只是一場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松戰場回來,宋江得知他想出家後說了4字,令兄弟之情岌岌可危
史上最悲催的太子,登基失敗起義謀反,最後卻被一道假聖旨賜死了

TAG:大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