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安石與司馬光,相愛相殺的一生

王安石與司馬光,相愛相殺的一生

紅豆的豆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處。」這首《登飛來峰》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吧。這首詩歌的作者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人物之一——王安石。

那另外一個人物是誰呢?還記得小學課本裡面砸缸救人的那位嗎?

對,就是有名的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但是,人家不僅僅是小時候出色,長大了也依舊是蒂花之秀的秀。歷史上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就是出自他手。被清代學者王鳴盛認為是:「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就連曾國藩撰成《經史百家雜鈔》一書,都選錄了《資治通鑒》之中的11篇。曾國藩評價此書說「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鑒》,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但是,今天的重點不是給大家介紹兩個人是多麼的優秀,而是要給大家認真剖析一下王安石與司馬光之間不得不說的那段政治朋黨之爭。

同樣是腰間盤,就是有人如此突出。然而兩位如此突出之人,卻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不對付。

熙寧二年夏秋,為了解決北宋出現的冗兵、冗官和冗費局面,王安石以驚人的氣魄推出新法,史稱「王安石變法」。這場變化,涉及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和外交等各個方面。其雷厲風行之勢,令往昔的朝堂舊臣目瞪口呆;其影響之廣泛,涉及到是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其鬥爭之深刻,絲毫不差於戰場上的刀光劍影。

就是在這場行新法和反新法的激烈衝突中,王安石和司馬光爭鋒相對,在對立面的戰營各自為首。

司馬光清楚的明白因「用度太奢,賞賜不節,宗室繁多,官職冗濫,軍旅不精」而導致大宋王朝出現積貧積弱的現象。所以,在熙寧三年春,司馬光對於變法的態度是持著一種觀望的態度的。但是當司馬光發現改革可能給國家帶來災難的時候,他對待王安石的態度由私下規勸轉變為公然反對了。

雖說如此,司馬光對於王安石這種優秀的人總是懷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情。曾多次寫信勸解王安石「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可是,固執如王安石,怎麼可能聽取別人的意見。

於是,朝廷上形成了新舊兩派對立局面,兩方爭鋒相對。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認為人多就是力量,吸收了一批擁護新法的人,不管你人品如何,不論你出身怎樣,只要你有一顆擁護新法的心,那我就敢吸收你。於是,這批由王安石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憑藉人數優勢佔據了上風。王安石變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然而,王安石的擁護者多是投機分子,並非是真心改革,只是打著改革的幌子來實現在即在朝廷上升官發財的目的。就連司馬光都曾特意寫信告誡王安石:「彼諂諛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緣改法,以為進身之資,一旦罷局,譬如魚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介甫奈何徇此曹之所欲,而不思國家之大計哉。」

然而執拗的王安石並不理會這一些,只當司馬光是刻意瓦解他們改革小分隊的進度,目的不純,用心險惡,並沒有理會。

司馬光眼見著無法改變現在的局面,為了表示自己的抗議,竟辭去朝廷的官職,離開京城隱居洛陽,用了19年的時間編纂出那部偉大的作品——《資治通鑒》。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就在司馬光辭官後,王安石這邊也遭遇到了打擊。新法頒布不足一年,保守派御史中丞呂海公開控訴王安石變法的十大過失,反對派各方給予了當時的皇帝神宗以巨大的壓力。例如,你不停止,我就撞死在這大殿;你還繼續實施,我就告老還鄉……這一哭二鬧三上吊雖然不傷筋動骨,可實在讓神宗很無奈,怎麼辦,那就和稀泥吧。但是,王安石很受傷。當初,支持我變法的是你,現在不支持我的也是你,說好的一輩子呢,說好了是一輩子的,少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能算是一輩子。

於是,王安石悲憤之下告老還鄉了。像他這樣優秀的人,就是和我們不一樣。在熙寧八年的時候,王安石再次拜相。然而,屬於改革派的那些人當時支持他的人已經不在了,宋神宗也動搖了,變法已經推行不下去了。在王安石長子病故後,王安石徹底心死,辭去宰相一職,隨後隱居江寧。

而在當他歸隱江寧謝家墩的時候,司馬光又如何了呢?

丙寅年的暮春季節,六十七歲的司馬光,又回京執政了。而且,再次回歸的朝廷的司馬光一改往日穩健的作風,大刀闊斧地廢除了變法條令,撤換支持新法的人士。對於蘇軾、韓維等人的勸解,司馬光也如當初的王安石一般,並不理會。現在有個詞語叫「雙標狗」,這個標籤貼在此時的司馬光身上其實並不誇張。

此時的司馬光那是比王安石更為固執的存在了。

就此,聲勢浩大的王安石變法就此正式退出歷史舞台,歷史上對王安石變法也褒貶不一。

有的觀點認為,王安石變法是導致北宋亡國的主要原因。評價王安石變法「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檜之罪也」。

有的觀點則認為,王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為保守勢力的強大以及變法派內部的分裂和當時皇帝宋神宗的搖擺不定而導致的。王安石變法本身是為了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王安石的變法師全面而深刻的。

其實,在這場持續了17年的變法之爭中,並沒有哪一方真正獲得勝利。不論是王安石還是司馬光,都是真正的君子。

只不過是一個激進開拓,一個是保守收成而已。但是在本質上都是為國為民,純粹是君子之爭,不存一己私利。王安石雖然痛恨司馬光阻止了他實施變法,但依舊稱讚他為「司馬君實,君子人也。」而司馬光評價王安石也為「介甫無它,唯執拗耳」。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影響了蘇波戰爭的結果?
「希特勒對中國有特殊的好感」?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