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早知道這些心理學,也許就多瘦了20斤

早知道這些心理學,也許就多瘦了20斤


Sept.


18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減肥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雨林林





人生中,有過兩次成功的減肥。


 


所謂成功,我的定義是在不損害健康的前提下達成目標,且

6

個月內無反彈。一次是產後一年,直掉

20

斤,重回孕前身材;一次是最近半年,體重回到高中時期,人生第一次有了馬甲線。


 


身邊很多人,也號稱要減肥,但永遠在減肥的路上。暗戳戳觀察了一下,其實打敗他們的不是方法,而是心態。減肥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我都或多或少體驗過,所以總結出來,分享給想要或正在瘦身的朋友。






聲明:

本文僅出於個人觀察和經驗,不是嚴肅的健康心理學,如有不妥,歡迎留言

討論。


 



 1 

 

| 給慾望一個出口




拋開各式各樣的花式減肥大法,僅以

管住嘴、邁開腿

這個最被廣為推薦的辦法而言,

減肥,實在是反人性


 

吃,是所有生物自帶的

出廠設置

。吃高熱量食物,盡量少動以保存體內能量,是人類祖先為了族群繁衍,安放在我們身體內的

原始記憶


 

雖然人生的快樂有千百種,但最原始的快樂不外乎吃。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叫口欲期,這個階段我們的所有快樂,都來自嘴巴對外界的探索。如果口欲期沒被滿足,或者過度滿足,就可能在成年後,依然保有口欲期的特徵

——

遇到壓力,就想吃東西。


 


減肥過程中對食物的剋制,恰恰需要我們壓抑這種本能。


 

壓抑的後果可能是抑鬱,畢竟最基本的快樂源泉都失去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壓抑又反過來造成本能的狂熱。理智告訴你越不該吃,內心就越想吃。如果時刻處於吃和不吃的掙扎中,無疑是對心理能量的巨大消耗。


 


怎麼辦呢?我的秘訣是:

放自己一馬,不要過度壓抑。

慾望永遠不會消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所以,我永遠不推薦那些飲食極度嚴苛的減肥方法。平衡的關鍵在於,別讓自己時刻處於飢餓感之中,找到一套適合自己、健康營養又不會餓的食譜,非常重要。


 


此外,用

替代滿足

欺騙你的嘴巴和大腦。既然口欲期特點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掉,那就用低熱量食物替代高熱量食物,至少讓嘴巴動起來,讓大腦感知到你在吃東西。



改變飲食結構期間,一定會有鬆懈的時刻。吃就吃了,

不要沉溺在悔恨里

。或者,找個人給你一點

懲罰

,能幫助你卸掉吃多的罪惡感。


 


我的減脂營里,經常有小夥伴在放縱後去教練那裡自首,

我吃了

XXXXXX……」

,其實自己不說,教練根本不知道。


 


去教練那裡自首,換來一頓批評。就像小孩子偷偷吃糖後卻第一時間告訴媽媽,潛意識裡都希望用外在的懲罰,洗脫內心的自責。


 


學會和慾望和平共處,找到慾望的合理出口,

才能維持繼續前進的動力。


 




 2 

 

| 先定一個小目標




現在,我們好不容易動用全部自我,堅持了一段時間的健康飲食和運動,一開始效果顯著,過了段時間,體重秤上的數字卻紋絲不動,此時又會陷入自我懷疑

——


 




  • 命運不公啊,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還沒瘦?



  • 隔壁辦公桌小王天天吃炸雞喝奶茶,為什麼腰圍還比我小

    7

    公分?



  • 為什麼要減肥?



  • 為什麼要和自己過不去?


 


付出了很多,目標卻遙遙無期,是個正常人都會自我懷疑。


 


如果這個心理關沒過去,大部分人就直接放飛自我,一夜回到解放前。


 


很多人在減肥初期,雄心壯志,不瘦

30

斤不回頭。如果把減肥當做一個問題來解決,不妨使用一些問題解決策略。


 


心理學家紐厄爾和西蒙提出過一種策略,叫

手段

-

目的分析法

。將目標狀態分成若干子目標,通過實現一系列子目標,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


 


應用到

30

這個總目標,我們可以分解為每天至少吃

500g

蔬菜、每周至少運動

3

次、戒掉夜宵和酒精、每晚

12

點以前睡覺等等多個子目標,每個目標既是總目標的一部分,單獨拿出來也有意義,比如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分解後,即使體重沒降,但是卻達成了子目標。身體不會說謊,它一定能給你除了體重以外的積極反饋。度過瓶頸期後,就能順利進入下一個周期。



另外一種方法叫

爬山法。顧名思義,就是

先定一個小目標

。總目標是山頂,我們只需要設定階段目標,爬上去以後,再根據目前的狀態設置下一個目標。這個階段,不宜設置得太短,減肥初期不要每天稱體重,以

為單位比較合適。


 


減肥不易,這些權宜之計該用就要狠狠用。


 




 3 

 

| 讓社會推你一把




如果你是一個超級自律的人,前面兩個難關都成功跨越,然而

……

閨蜜小酌?不好意思,我不能喝酒。同事聚餐?不好意思,我不吃火鍋。


 


因為減肥,我們成為團體里的一股

清流

,但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一股麻煩的

泥石流

。和別人不一樣,內心就會有壓力,更別提還要承受外界評價:想不到你是一個對外表這麼重視的人啊?減什麼肥呀,人生得意須盡歡,不負美食不負卿!




如果感到自己慢慢滑向這些

敵對勢力

的深淵,那就需要一些必要的社會支持了。


 


在社會心理學裡,有個詞叫

社會促進

。就是說

當有人看著你幹活時,你的效率就會提高。




我知道你們會想起數學考試時老師停在身邊的恐懼,大腦明明一片空白,怎麼可能會提高效率?因為解數學題是相對複雜的工作,

社會促進更適用於簡單、重複、操作性強的事情。


 


幸好,減肥總比做數學題簡單。


 


所以,比起悄咪咪減肥突然驚艷眾人,我更推薦一早就昭告天下你在減肥。大家都看著呢,再苦再累也要含著淚走下去。


 


然後,加入一個可以支持你的團體。比如線上減肥小組,或者找一個能識破你所有借口逼迫你去鍛煉的強悍私教。支持性團體除了幫你加油打氣,也是一種社會監督。


 


減肥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減肥變成了對自己的攻擊,或者討好他人的手段,那麼,比減肥更重要的事情,是先療愈背後隱藏的問題。






 


慾望會化妝。


學習心理學,


首要任務便是學卸妝,


看清自己真實的慾望。


減肥如是,人生如是。




—THE END—




?

作者:雨林林,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碩士,國家心理諮詢師,精神動力取向,關注親子關係和自我成長。本文選自:

雨林林的心理小鋪(微信ID: yulinxinli)。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驚艷!限時10分鐘,這些清華老師的板書,看了簡直捨不得擦黑板!


??為什麼要早起?這是我聽過最牛的答案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壓力一直相伴,大學教授的日子絕不是玫瑰花鋪就的


??被6張到此一游的照片,無意中見證了一個奇蹟的誕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晴雯:美麗有才華卻結局慘淡,她給所有女孩的啟示是什麼?
從青梅竹馬到舉案齊眉,相愛80年:這才是最美的愛情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