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為汗,肝為淚,腎為唾,教你從「三液」看「三臟」的健康!

心為汗,肝為淚,腎為唾,教你從「三液」看「三臟」的健康!

中醫認為,五液,也就是人的淚、汗、涎、涕、唾五種液體,分別對應人的五個臟器。

《素問》中有解釋: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今天,主要為大家講解其中「三液」,也就是心臟、肝臟和腎臟。


心為汗,肝為淚,腎為唾,教你從「三液」看「三臟」的健康!

一、心臟:汗液

汗的異常主要有自汗、盜汗兩種。

心陽不足、心氣虛,不能「守住」心液,則見自汗,此時應補氣補陽;

心陰血不足者,容易出現盜汗,盜汗患者體質多熱而偏燥,故室溫宜偏低且濕。

養護心臟,謹記心有「一怕和二喜」

1、心怕過勞

長期勞累、熬夜,會傷害心臟,容易誘發心肌梗死,甚至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我減負,不能太過於勞累,要勞逸結合,才會有利身心健康。

2、心喜靜

靜心凝神,靜則生陰,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臟。

保持精神上的安謐和清靜,這樣人的神氣自然就會心平氣和 ,血脈流暢。

3、心喜樂

悲傷是心臟病人的天敵。

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悲觀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是樂觀患者的2倍。

所以,養護心臟健康,就要做一個樂觀的,積極向上的人。

二、肝臟:淚液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於目竅則為淚。

淚可滋潤眼目,若肝有病變,就會從淚的異常表現出來。

淚少而眼乾,為肝陰血不足,應滋肝養血;

迎風流淚、兩眼發癢,為肝經受風邪,應少用眼,保持清潔;

淚熱發黏、兩眼畏光作痛,為肝經有熱,可用棉簽沾水,擦拭淚囊處,一天數次。

養護肝臟,謹記肝有「一怕和二喜」

1、肝怕霉物

「霉」是指發霉的食物,因為發霉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霉素,而黃曲霉素是一種強致癌物。

生活中主要存在於糧食、久置的菜板、腐爛的水果、發霉的堅果當中。

黃曲霉素,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很強,會導致肝癌的發生。

2、肝喜按摩

按揉肝俞穴,可疏肝理氣、降火退熱、行氣止痛。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

肝俞穴,要也可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3、肝喜蛋白

雞蛋、豆腐、牛奶等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

這些食物中豐富的蛋白質,就像肝臟的「維修工」,能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三、腎臟:唾液

腎氣旺盛,腎之陰精上充於口為唾,有濕潤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

一個人,唾液的異常變化,可反映腎的病變。

口苦口乾少津,腰膝無力為肝腎陰虛,需多休息,忌煙酒;

多唾或唾液清冷,應溫陽利水,方外感,多清淡。

養護腎臟,謹記腎有「一怕和二喜」

1、腎怕縱.欲

《黃帝內經》曾指出:醉入房,欲竭其精。而歷代醫家也反覆強調了保養腎精的重要性。

專家稱,現代人,如果因為生活富裕而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不知節戒「慾望」,珍惜精氣,最後只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腎不好,身體便不會健康。

所以,想要保護好腎臟健康,縱.欲是萬萬不可行的。

2、腎喜水

「腎主水」,多喝水能促進體內廢物歲尿液排出,減少腎臟損傷。

另外喝水時,可加一些護腎小茶飲,有利於保護腎臟。

在水中加入番麥須、蒲公英、玉竹、玫瑰花,搭配成番麥須茶,泡水代茶飲,對預防腎病、腎炎、排腎毒有很好的幫助。

番麥須,就是常說的玉米須。具有利尿、泄熱、平肝和利膽等功效,對治療腎炎、水腫、膽結石和腎結石等很有療效。且具有調節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也可以飲用;

蒲公英性味甘,微苦,寒。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蒲公英又稱「尿床草」,具有很好的利尿消炎作用,和玉米須一起可增益其排石作用,對慢性腎炎也有緩解作用;

玉竹可調節體液,其含有的甾甙,還有強心的作用。

玫瑰綜合滋補,可以中和茶中的寒性。

四者搭配可長期飲用,對防治腎炎、腎結石有益,對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也有幫助。

3、腎喜暖足

腎經,起源於腳底,而腳底,卻是很容易受到寒氣侵襲的地方。

近期,天逐漸變冷,更要保護好腳部。

一方面,可穿厚一些的襪子、鞋子,避免寒氣入侵;另一方面,可用熱水泡腳。腳底穴位多,泡腳時可起到按摩、滲透的作用,從而保護腎臟。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點小常識 的精彩文章:

45歲以後,是「生命高危期」,做好2件事,健康跨過「壽命坎」
40歲,是男人的一道「壽命坎」,3個「減壽」習慣,改一個也好!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