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什麼樣的低頻才叫好低頻?絕大部分被騙的都是耳機初燒

什麼樣的低頻才叫好低頻?絕大部分被騙的都是耳機初燒

關於美國最有名的耳機,相信很多人會投給Beats,而關於Beats的聲音,很多人又會吐槽,說白了就是沒什麼含量的動次打次。

但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動次打次到底是個啥意思,其實你可以直接理解為架子鼓的擬聲詞,或者重溫迪斯科的那節奏。對於其專業的解釋,坊間直接將其分解為四個動作,分別是敲擊底鼓一次、敲擊踩鑔一次、敲擊小鼓一次、敲擊踩鑔一次;其實就三個基本音,在快慢和力度上去變換,就產生各種節奏感很強的神曲。

如果你能理解,自己隨便找個什麼敲擊的也能模擬出這動次打次的節奏來。說了這麼多,千萬別覺得動次打次就是低頻的全部,恰恰相反,它只是低頻節奏的基礎而已……感覺再說下去就要聊Beats耳機的聲音為啥要被吐槽了。

言歸正傳,所謂低頻是從物理角度來給聲音分為低、中、高三大部分,30—150Hz的就是低頻,最常見的樂器就是各種鼓類樂器,當然想大提琴、鋼琴甚至貝斯都有低音表現;除此之外在150Hz—5Khz的中頻段還有150Hz—500Hz的中低頻段,所以低頻表現向來不是那麼單純的,你可以理解為低頻表現好的耳機可不是有節奏有氛圍就夠了的。

Beats其實都不算老品牌,但是憑藉著動次打次的節奏從美國起勢成為世界名牌,其實跟美國那時的流行音樂脫不開關係。如果了解美國音樂的知道美國在90年代末期搖滾樂逐漸乏力的時候,嘻哈樂這種街頭說唱就開始受到青少年的追逐,到2000年後它已經形成一種主流文化,有年輕人的地方,街頭、球場、潮牌服裝店等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嘻哈樂不僅在黑人之間盛行,也感染了很多白人少年。

嘻哈樂沒有那麼複雜的編曲,節奏感的人都會即興來上一段,也正因為如此,想要聽嘻哈樂都不需要多麼專業的耳機,大多人聽的是氛圍和節奏。但你一定要明白,低頻不等於嘻哈。本文要說的不是Beats耳機,而是一款美國知名度有限的耳機MEE,中文叫做迷籟,目前在HIFI圈的知名度也是有限,不過相信有不少人領略過這家耳機做低頻的魅力。

一、還是先開箱吧

包裝比較低調,收399元的包裝也沒啥說的,遠看還是有點似曾相識的。

包裝背後是很嚴謹的產品信息,看圖也發現是可換線的。其型號為P2,實際上在幾個月前我分享了其前任P1的聽感,那是一副比較均衡的耳機,而這款純粹就是做低頻的。

內襯展示;

全家福展示,耳塞套很多,線材、說明書、腔體、線夾,還有一個仿皮的收納包;

仿皮材質看上去質感一般,出街有壓力,不過收納是很方便的;

二、耳機部分

腔體是塑料的,表層做了鋼琴烤漆,光澤感比較強,外觀算是特別的;

雖然腔體形狀有點怪,實際上它也符合人體工學,佩戴是繞耳式的,個人覺得是很舒適的;

自從藍牙耳機發展起來後,現在不設計成分離式都不好意思賣了,標準的MMCX介面換藍牙線很方便。

線材是比較常見的,就是有點點粗,線控板只有一個按鍵,不過切歌、調聲音以及接電話都可以;

三、個人主觀聽感部分

因為是聽低頻的,我很應景的用了馬歇爾的倫敦手機做前端,咱先從嘻哈說唱開始,選了NBA 2K10遊戲的主打歌曲《Top of the World》。其實我並不大喜歡聽說唱樂,尤其當中國有嘻哈盛行後,我發現很多人還是看臉去的。

個人先說自己對嘻哈的理解,嘻哈樂有個很重要的表現是即興,如果你看過《8英里》那部美國電影,就能感受到嘻哈樂在街頭是怎樣表現的,它應該算是最自由的音樂,雖然出專輯的大咖還是會去錄音室做混音什麼的,但也掩蓋不了它自由、即興的表現。這首《Top of the World》除了黑人主唱、黑人和聲還是小女孩的童聲做間奏。MEE P2的下潛並不是很深,但是器樂分離感好,簡單的樂器的音色細膩部分也能表現出來,整個中低頻呈現出相對寬鬆,動次打次並不明顯,人聲在低頻樂器下顯得很凸出,其實解析並不高,童聲欠缺一點乾淨,整首曲子聽起來還是有韻律感的。

聽完嘻哈咱再聽美國鄉村民謠,這首《500 miles》在科恩兄弟的經典電影《醉鄉民謠》里被翻唱後大火了一把,不過它是美國經典民謠,有很多歌版本,四兄弟這個版本不確定是否是原版,但絕對是那個時期的。

四兄弟的唱法有點美聲唱法,但它是偏低頻的,再加上幾把吉他的低音,整個曲子簡單而又韻律,歲月陳舊感從第一聲吉他想起來的時候就溢出來了。MEE P2的解析真心不高,不過很柔和,無論是吉他還是人聲。聲場是橫向的,不同的人聲,不同的吉他,略微偏暖的人聲,傳入耳朵的是輕微的沉醉與平靜。

最後用馬歇爾手機聽的是槍花的金屬搖滾樂,特地選了勁爆的《14 Years》,架子鼓的下潛還是有些深度的,下潛速度不顯快,凝聚感很好,彈性中規中矩,大鼓的低沉之中沒有那種解析不夠的鈍感;器樂分離度很不錯,這首曲子節奏感是偏快的,MEE P2並沒有因此而黑成一團,加上不錯的動態,氛圍感和細節都有不錯的表現,如果瞬態再好點應該會更有韻味。聽搖滾樂的時候儘管沒達到我個人預定的理想狀態,但也會為細節上得細膩和整體上的穩定所吸引,還特地去聽了恐怖海峽的名曲《Sultans of swing》,這種帶著明顯爵士風格的搖滾樂表現反而還要好一些,MEE對吉他、貝斯和架子鼓這些音色的把握確實很到位,加上偏暖且有點醇厚的人聲,聽起來是養耳的。

雖然是聽低頻的,還是得上專業播放器看看它的潛力,所以我後來又上了乾龍盛的QA361。一上去就直接聽了德國戰車的《The Mass》,交響樂風格的低頻在MEE P2聽來是有些難度的,聲場雖然不大,但是較厚的聲底還是顯得聲場很穩,動態就顯得較弱了,雖然不至於顯得無力,但感受不到和聲響起的氣勢。

嘻哈、民謠、金屬搖滾、爵士搖滾、交響樂咱都聽了,最後聽的是M83這種獨立的電子迷幻搖滾樂,大量合成樂以及民謠式唱腔用MEE P2聽起來竟然很有殺傷力。電子樂合成的聲場是可以欺騙耳朵的,這一點MEE P2輕易地上當了,當和聲隨著人聲一層一層的湧上來,同時伴隨低頻的器樂,熱鬧的主歌部分一點都不嫌擁擠,氛圍十足,又有清晰的器樂分離度,動態已經足夠了,唯一缺的是瞬態,在尾奏部分結束的時候顯得有些平淡,不過主歌部分依然很刺激。

四、整體總結部分

再說個人總結部分時,先說說個人覺得怎樣的低頻才叫好低頻。目前界內低頻耳機有兩個比較大的缺點,一個是無限制的動次打次的節奏感和氛圍感,另一個則是有意提升解析讓低頻變得很乾凈。動次打次那個就不說了,單說第二種,我覺得乾淨和寧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比如說尼爾楊的那些古老的民謠,主力樂器是吉他和鼓,當它過於乾淨,失真就很明顯,那味道截然不對。所以個人覺得一款耳機的低頻應該是整體與細節的統一,整體上有一定的氛圍,有不錯的聲場,有較厚實的音底,還得有動態;細節上下潛深度並不需要特深,凝聚感和彈性把握好了,再加上良好的器樂分離感,整個低頻就會四平八穩,無論什麼風格都能駕馭。

MEE P2的低頻是解析和動態還可在提升一點,聲場可以不追究,畢竟是單動圈;其優點部分是味道很正,器樂分離感良好,聽搖滾樂時可以讓你感受不到明顯硬傷,聽民謠時對吉他貝斯這些樂器的音色把握的極好;聽嘻哈的時候欠缺的是解析,但韻律感把握的很好。

關於MEE P2的聽感就說到這裡,各位對低頻還有高見和感受的歡迎提出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醫生燕七 的精彩文章:

500元藍牙耳機終結者,智能專屬定製之聲無意助攻小米
到底是什麼在限制藍牙音箱音質,傳奇老廠解了迷

TAG:數碼醫生燕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