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網易云:從場景化切入,堅定開源理念

網易云:從場景化切入,堅定開源理念

2016年網易正式對外推出了網易雲服務。作為公有雲領域的後來者,網易雲另闢蹊徑選擇從場景切入,為企業提供場景化的雲服務,推出了專屬雲等產品體系,並取得了漂亮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網易雲服務了45萬家企業,覆蓋 55萬開發者,通過各類企業應用連接了超過8億互聯網用戶。

在網易雲看來,企業上雲必須考慮長遠,既要保證系統平滑演進、自主可控而不被雲廠商鎖死,還要有源源不斷的生態人才。而滿足這三個要求,這朵雲一定是開放的雲,基於開源技術,並採用最主流的開放標準。

對此,網易雲副總經理陳諤在第九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2018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創新峰會上接受了至頂網記者的採訪,對網易雲的產品特點、開源理念和生態體系進行了介紹。

記者:我們看到,其實在公有雲市場「玩家」比較多,那麼網易雲作為一個後來者,選擇切入這個市場的思考是什麼?我們的優勢是什麼?

陳諤:在這其中,網易雲還是看到了一些機會。經過早期對市場的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公有雲在技術層面已經比較成熟,但是,面向客戶場景就需要完整的解決方案。所以,在公有雲層面,網易一直強調的都是場景化雲服務所。包括信息安全領域,網易的大數據、雲基礎服務等產品也在客戶中積攢了非常好的口碑,我們在幫助客戶做完整解決方案的時候也提供結合了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解決方案。這是我們從場景化的角度著手去發展雲服務的思路,我們認為在公有雲市場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記者:正如您所說,在公有雲領域,各個企業的打法不同,有的公有雲主打出海,強調海外節點的多少,有的則強調數據中心如何實現數據保護。而網易雲選擇從場景化的訴求出發,這對於我們的產品或者技術布局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要求我們的產品和技術怎樣適配這一理念?

陳諤:這要求我們在整個產品體系打造的過程中更追求技術的閉環,包括視頻服務、安全服務,也包括我們目前為企業去做的微服務化。因為我們要深入了解用戶在業務創新的閉環里需要哪些能力,並把這些技術能力協調起來,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交付給客戶。同時,我們也提出,企業要改變自己生產的方式,就要儘可能在一個閉環內使用雲技術,而不是進行一些零散資源的組建。

記者:雖然雲計算市場已經相對成熟,雲技術已經從概念的普及嚮應用落地發展,但是技術創新還在繼續。如今,我們看到雲計算廠商都是主打開源牌,從您的角度,如何看待開源在雲計算髮展中起到的作用?

陳諤:我認為開源是推進雲計算業務非常重要的基礎,在很多層面開源就是雲計算的「血脈」。任何一家雲計算廠商的背後都用了大量的開源技術,一方面,在構建自己的技術站時不可能所有的設施都能夠重複建設,或者自己重複建設了以後延續性可能也不一定就如開源社區那樣好。另一方面,開源背後其實是一種標準,包括整個市場上的人才和生態相配套的鏈條,這是企業在做軟體研發時所不能缺少的。

記者:其實開源技術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服務企業自己的業務需求,更多的企業會把它看作是一個工具。

陳諤:一方面是工具,另外我認為它是一種標準,即開放的標準。因為技術的封閉不僅對客戶來說意味著高額的成本,對廠商自己來說也會提升成本。

記者:網易雲在開源社區方面現在是什麼情況?

陳諤:首先,我們現在與一些基金組織密切合作,推出了支持微服架構的相關產品。同時,我們也是開源機構和基金會組織的會員,在線下組織了大量的技術培訓。我們希望藉此把開源的標準推廣出去,並且在發現開源組件存在的問題之後及時和社區溝通推進問題的解決。

記者:在企業上雲和向互聯網+的轉型過程中,網易雲如何去賦能行業客戶?

陳諤:我們把行業客戶的上雲需求歸納為三個層次:一是IT的雲化,指的是如何通過自身的計算能力對IT資源進行管理;二是數據的資產化,指的是通過完整的方案推進數據資產化,將企業在生產、運營等所有流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從而最大化數據的價值;三是實際業務的服務化,過去的很多企業的IT都是外包採購的,這造成了內部的一些IT信息的孤島,比如HR系統、財務系統和生產資料系統可能都是不同時期採購的不同廠商的產品,其中的數據和服務很難組合。這是目前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遇到的一大問題。對此,我們認為服務化是個很好的思路,就是把這些東西拿過來做服務化,通過提供標準服務化的介面,進行更細緻的組合,重構原有的信息系統。

記者:其實正如剛才您所說的,企業上雲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傳統IT架構與原生架構的衝突。在您看來該如何解決這一?網易雲的經驗是什麼?

陳諤:其實我們所訂立的服務化架構,就能提供相關的介面。比如我們可以給企業做HI的分裝,提供HI的網關,使得它跟其他的組件能夠連接起來。也有一些侵入性很低的方案,先把以前的系統給分裝起來再逐步根據需求去做對應的菜單。也就是先把HI抽象出來,然後再逐步分化、逐步推進,因為企業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系統全部進行重構,或者推翻重建。

記者:現在談到雲計算,有一個熱詞叫「生態」,無論是針對行業客戶還是開發者,很多廠商都在試圖打造一個自己的生態體系。您是否能介紹一下網易雲的生態布局?

陳諤:針對於生態,網易雲提出了「數字化」的想法。包括網易所擅長的雲計算、大數據,及場景化服務都歸納為數字化,以數字經濟去做一個支撐的基礎。但是,在於行業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行業的業務知識比我們想像的可能要複雜得多。為此,網易發展了很多相關的行業專家企業,他們既可能是我們的客戶也可以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

另一方面,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企業需要的其實是端到端的服務。對此,網易也有一些能夠幫助企業做研發的合作夥伴,通過從業務架構服務化的角度出發,基於我們的技術和標準服務化出一個第三方研發體系。需要強調的是,這其間所交付的這些服務化的系統將來在企業中是有迭代能力的。這就是目前我們在生態層面所推進的事情。

記者:您對未來公有雲的發展有什麼樣的展望?對此,網易雲會有那些布局?

陳諤:首先,場景化的雲服務我們會持續地做下去。另一方面,我們也將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比如考慮到很多企業遇到的數據安全問題,我們也推出了專屬雲和混合雲方案,以滿足企業在不同場景中的雲計算需求。我們希望提供更多、更靈活的組合能力,幫助企業解決業務轉型和業務架構重構過程中的各類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思科開放DNA Center可管理競爭對手等第三方設備
微軟發布第二代Azure Data Lake Storage服務預覽版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