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民以食為天!美食無外乎吃喝!

中國飲食文化遵從四季講求禮儀,妙趣多多!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一碗麵條,吃出個第一名

從前科舉時,有三個青年俊傑王生、張生、劉生,都是才華橫溢之輩,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但這卻難壞了主考官李大人,他是當世早已成名的大儒,一個惜才愛才的正人君子,絕不沾官僚惡習,但也正是因此,他對這三人既是愛惜,又是難以分出伯仲,很是費了一番比量,卻是左不願舍,右不願棄。

主考官李大人的夫人,問了一下煩惱的緣由,略一思索下隨即笑容綻開。夫人讓主考官李大人將三位俊傑一起請到自己家裡來坐客,言明來吃飯。李大人恐遭人詬病不願為之,而夫人卻胸有成竹,請他姑且一試,三人的高下將立判無虞。李大人聽到這麼說也是來了興緻,於是發貼邀三人明日過府吃飯,但言明絕不許帶禮品。

第二天,三人早早來到主考官李大人的府中,拜會寒暄後落座,閑語交談。李大人是越看越愛,這三人都是衣冠整潔,談吐有禮有節。就連三人入座也都是只做椅子的一半形,以示謙遜對恩師尊重;對於才學滿腹的年輕一輩人來說,這三人都沒有恃才放曠,確實是年輕人中不可多見的棟樑之才。

到了午飯時間,李大人招呼著大家落座,飯菜也只是四菜一湯,主食是夫人親自端上的三碗麵條。這三碗麵條,單單麵條已是滿滿一大碗,放好後又加上麵湯,這時三碗麵條已經差不多要溢流出來。李大人起初不明所以,看到這種情況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三個青年才俊,也是有些摸不著頭腦。恩師請客,飯總是要吃的。飯後送走三人,夫人指著麵條空碗,莞爾笑起來,並送上建議,三人才學相當,但從學以致用的治世角度,能力從高而低分別是第三位劉生,第二位張生、第一位王生。能用好碗,吃好一碗面而不失禮,才是觸類旁通,學以致用。

場景回到飯桌上,第一位王生,看著麵條太滿,沒多想就伏低身子先喝了幾口湯,坐好身子時,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大家幾眼,端起碗來吃慢慢吃了麵條。第二位張生,將筷子伸入碗中挑起麵條來吃,古時的麵條很長啊,於是他將高高挑起的麵條接入嘴中吃下,而後端碗吃面。第三位劉生,沒有思考,將筷子小心地插入麵條中,低低挑起時,碗里就顯得不那麼滿,於是他伸手將碗端起放到嘴邊,喝了幾口湯,又慢條絲理地吃完麵條。

李大人此時恍然大悟,對夫人誇讚有加,也分別將劉生、張生、王生,列為學子考試第一二三名。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碗!用文明傳承和成長做花紋

做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小時候的印記,碗總是一個樣式,碗很大,入手很沉;只有簡單的一圈藍色的橫邊,勉強稱為花紋。但就是這樣的碗,在當時一般的家庭也只能勉強人手一碗。和學用筷子一樣,很多飯時長輩們都會講,碗不能倒扣,遞碗要手心朝上,用碗不能轉圈喝湯,愛惜碗否則將沒碗吃飯。

總有不小心摔碎碗的時候,長輩們一邊喊著「歲歲(碎)平安」,一邊小心撿拾出去,要麼放在院里給小貓小狗當食盆,要麼專門放到屋檐滴水處,下雨時檐上流下的急水就不會直接將地面砸出坑來了。記得奶奶會將小碗片,分別放到院外幾個露天的不礙事的地方,說是下雨時自然接下的雨水,會讓流浪的小狗小貓們用來喝水。

大俠范兒小時積攢了很長時間的家裡的碎布頭等東西,等到挑擔貨郎的波浪鼓響起,沒有去換糖果,而是終於軟磨硬泡地換了一個小一些,有三個紅色小魚花紋的碗。於是這隻碗成了小時的專用碗,陪伴著走過了童年。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麵條一碗,愛吃面的看過來

管好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中國人對於碗,情有獨鍾。和筷子一樣,碗是中國人吃飯的工具;可是碗又更盛一籌,可以稱得上器。後來經濟發展迅猛,碗已經成為普通的餐具,樣式奇多,有的還有專題意思,樂趣無窮。當然飯碗,還有謀求一職掙錢養家的意思,並被社會廣泛應用。

網上搜索發現,「中國人的飯碗」竟然是百科詞條;原來是央視《聚焦三農》的一部紀錄片名。分別用「珍惜、驕傲、憂患、堅守、歸來」五種情懷,通過不同人物故事,從碗這樣的小切口,講述到中國人的糧食情懷。

無獨有偶,有位張訓照先生一直在用碗來闡明現代人餐桌的食材理念,他說「中國人的飯碗自己管,中國人的飯碗自己端。」這體現在他從事黑豬保種養殖,及產消一體的健康餐桌食材全供的征程中,讓豬過上世界第一等的「富裕人生」,讓食材從源頭種養上就順應四季無添加綠色無害。十幾年下來,張訓照打造的徒河飯碗說,讓徒河享譽中外。

站直嘍!中國人端好自己的飯碗,遠則大國聲隆,近則修家禮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